內部控制體系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時間:2022-09-23 09:45:17
導語:內部控制體系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概述
1.1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是通過財務規劃、數據分析、經濟預測、資料收集等方式對企業資金配置和運用的合理協調,以達到最佳使用效果、提高經濟效益。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至關重要,并且涉及到籌資、投資、資金調配、資金結構優化等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財務管理并不是單純的投資籌資亦或資金調配,也不是單純的數據分析整合,財務管理并不是某一個部門或者企業內部某一個角色所承擔的職責,而是涉及到企業各個方面的綜合管理。如果企業不進行財務管理或者沒有進行完善的財務管理工作,企業的資金將很難合理流動、內部資源將很難順利循環、生產經營活動將無法維持。
1.2內部控制
企業的持續經營和流暢管理離不開對企業內部各個部分的協調和組織,這種協調和組織就是企業的內部控制。企業治理結構的明確與構建、財務審批執行體系的建立、預算體系的建立與執行、部門職責權限的規定、崗位職責的定位與明確等都是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一部分,雖然內部控制作為一項明確的定義被學者所提出并未很久,可是企業出于自我提升的需求而進行的這些內部控制工作早已有之。內部控制作為一項理論被逐漸明確和完善,使內部控制從理論和實踐上得到了相互促進和共同的發展,也使企業內部架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從而提升了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與發展潛力。
1.3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的發展
企業從內部出發進行財務管理活動,進行財務管理所產生的資金流轉、數據采集和分析等行為必然構成企業內部活動的一部分。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都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其理論的形成和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始于20世紀中期,資本市場的擴張和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對財務管理領域的內部控制建設起到里程碑意義的是1987年美國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贊助的COSO委員會的成立,該組織成立后,了《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并且不斷對其進行補充和完善。在當今經濟局勢下,企業對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都越來越重視,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需求逐漸從大型企業向中小企業擴展,財務管理也成為所有企業提升經濟效益、改善自身管理的內部需求,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對財務管理的影響越來越重要。
2.1同屬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部控制和企業財務管理都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通過完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內部流程的合理性,避免因操作流程的漏洞而帶來經營風險,同時可以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發現企業管理的不足,做到揚長避短,促進企業持續經營。而財務管理是以資金為中心,從各個方面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最大限度地優化企業發展的環境。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在促進企業持續經營、推動企業發展上有著共同的積極作用,企業的會計行為作為財務管理活動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對象。
2.2受社會經濟環境的同步影響
在資本市場上市交易的公司作為公眾公司,受到全社會的監督,在社會的監督下,公眾公司不得不提升其內部控制水平和財務管理能力。能夠在資本市場交易的上市公司往往資金充足、實力雄厚、管理規范、結構完善,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對其他企業構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其他非上市公司,不管其規模大小,都希望自身內部控制水平和財務管理能力能夠與社會和國際相接軌,因此往往參照上市公眾公司來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和財務管理策略。在這種情況下,內部控制和企業財務管理受到相同因素的影響,其變化往往會同步進行,一方有變化,另一方就要做相應改進。
2.3領域互相交叉,相輔相成
從學術研究上來看,雖然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分屬不同的領域,但是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研究的對象都是企業,都是以會計和財務方面的管理措施為核心進行研究和改善,研究領域相互交叉,相輔相成,二者相互結合,為規避經營風險和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而共同起作用。如果內部控制領域背后沒有財務管理研究作為支撐,那么內部控制就無法周密進行,財務細節和會計規范便無法得到明確和落實。如果財務管理領域沒有內部控制研究作為基礎的話,財務管理活動將僅僅局限在表面,無法在企業的細節得到貫徹,無法真正實現財務管理目標。
3內部控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3.1內部控制推動了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企業的內部控制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企業改善內部管理控制如完善人事制度、改進公司結構、優化審批流程等為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創造了優異的環境;而企業改善內部會計控制如優化票據核驗流程、改進財務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企業、完善財務負責制度等直接影響著公司的財務管理活動,在公司進行會計行為的過程中,優化了會計行為結構,推動了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推動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強化內部控制體系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企業的財務目標,使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能夠有序開展。不論是管理控制還是會計控制,其最終目標都促進了財務報表的落實,推動了財務目標的實現。
3.2內部控制保障了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
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了使各部門更加協調,以減少摩擦、促進融合、規避風險、推動進步,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是由各個承擔不同工作的部門組成的整體,為了協調企業各部門的正常運轉,信息傳遞工作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尤為重要。內部控制政策的完善和實施,在企業內部形成了良好的運營環境,企業各部門之間、各成員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財務管理的相關活動可以更加流暢地開展。內部控制的完善和發展實質上是細節的把握和流程規范的優化,這種細節和流程規范的改進有效地保障了企業財務活動的順利進行。
3.3內部控制實現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新途徑
很多企業在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實行了全面預算管理的新模式,開辟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新途徑。全面預算管理模式是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相結合的產物,企業的財務往來和資金內部流通通過預算管理平臺來進行。企業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內部控制體系在積極發揮著作用;企業進行實際資金操作的過程,財務管理工作也貫穿在整個流程中。通過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模式,一方面企業能夠改進內部控制,有效地減少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依托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可以進行成本分析、資金預測,提高了財務管理水平。
3.4內部控制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
企業的工作效率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內部控制制度強調細節,優化流程,使經營管理過程中各個環節聯系更加緊密,企業各部門之間配合更加默契。財務工作千頭萬緒,異常復雜且繁重。在進行數據分析時,需要落實各項數據的來源;在進行財務審批時,需要層層落實責任;在進行成本預測時,需要精確核算成本構成方案的各個部分。內部控制制度的改善增加了財務報表的準確率,使財務數據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匯總和分析;落實了各項財務活動的權限和責任,使財務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4改善對策和建議
4.1改善財務管理的職能和作用
內部控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企業的管理模式決定了它的內部控制方式,而其內部控制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財務管理模式。企業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對于大型企業來說,應明確機構部門職責,采用集體決策的科學方式來制定運營政策,改善財務管理的職能,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扭轉對財務人員的偏見;對中小型企業而言,企業所有者應劃分清楚個人財產與企業財產的關系,分清個人感情管理和規章制度管理的區別,運用完善的規章制度和科學管理體制來管理企業。企業還應改善財務管理人員和內部控制人員的崗位設置,做到專人專責,合理完善組織架構。
4.2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
企業經營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崗位員工的素質決定了該崗位的效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決定了企業整體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企業的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工作紛繁復雜,如果沒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較強的業務素質,這些業務就很難開展。很多企業對財務管理的認識較為滯后,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認識仍停留在“出納“”記賬”等原始層面,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這些財務人員在內部控制視角下,對企業財務流程的建設和完善、財務報告的撰寫、項目的評測和風險的評估等工作都無法開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以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和財務管理綜合水平。
4.3培養內部控制意識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財務風險不可避免。以內部控制的視角來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地避免財務風險,推動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在企業內部,應該樹立內部控制的意識,從高層管理者到普通員工,都應該從內部控制的角度出發來參與企業進行的各項經濟活動,包括財務管理活動。在進行財務管理活動時,如果員工發現某項工作內容有可能會發生財務風險,或某項流程可以進一步完善以提高效率,都應該在內部控制的視角下,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反映并尋求改善。只有從企業內部出發,從每一位企業成員的每一項工作著手完善企業財務管理,企業才能有效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作者:朱磊娜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鎮江分院財經藝術系
- 上一篇: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 下一篇:農村中小企業財務戰略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