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探析
時間:2022-12-19 08:37:38
導語: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針對新時期的企業財務風險成因,提出了企業財務風險的規避對策。要樹立風險意識,加強財務管理;建立財務預警系統,采取適當的風險策略。
【關鍵詞】企業財務;財務風險;成因;對策
財務風險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概念,是企業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風險,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財務風險主要描述企業融資的不確定性。廣義的財務風險,受企業內外部因素影響,導致的企業預期財務收益與實際財務收益間的差異。它既可能表現為企業的損失,也可能代表企業的收益。[1]本文探討的是廣義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全面性、不確定性、共存性、激勵性的特征。在經濟變化多端的當今,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日趨復雜多變,企業的健康運營與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因素威脅,財務風險已成為現代企業市場競爭形勢下的的必然產物,比以往更復雜地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活動,發展趨勢令人擔憂,預防和解決財務風險的任務日益緊迫。要想更好地融入到金融大環境,必須提高財務風險預警防范意識,強化風險防范手段,加強管理,使企業財務系統更透明,積極主動的把握企業經濟發展方向。
一、新時期的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既有外因,也有內因。1、外因——宏觀環境復雜多變。對企業來說,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制度環境等都能夠對企業運營情況產生一定影響,這些環境共同構成了企業生存的大環境。[2]這些因素存在于企業之外,難以準確預見和人為控制。環境的變化是把雙刃劍,在可能為企業帶來機會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某種威脅。目前,我國企業財務決策普遍存在主觀決策、經驗決策現象,由于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決策者相關知識缺乏,由此導致的決策失誤時有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宏觀環境的任意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可能波及企業的經濟利益,宏觀環境的復雜而多變給企業財務管理造成影響。如近年來持續的通貨膨脹,必然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短缺;金融市場上利率、匯率等的變動,也是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企業要根據市場變化狀況或判斷的變化趨勢來決定未來走向。市場供求變化的不確定性,導致商品市場供求狀況變化與企業經濟行為出現時間差異,從而企業決策容易出現偏差。2、內因——企業財務活動異常復雜。企業發展速度加快,資產規模日益擴大,勢必使企業財務活動隨之復雜。企業財務活動涉及的問題遍布企業活動的全程。比如企業籌資中自有資金與借款比例及相關的負債經營問題,日常資產管理中的存貨管理以及應收賬款管理,投資中的多元化投資,利潤分配中的比例等一系列的問題。(1)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認識上的不足。財務管理人員對風險實質缺乏認識,風險意識淡薄、財務風險概念理解狹隘、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認為只要資金管好、用好了,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2)企業內部財務關系處理不當。一是企業與上級企業、企業內部各部門權責不明、關系不順。無法合理處理資金管理、使用、利益分配等問題,從而導致資金嚴重流失等現象,資金完整與安全無法得到保證。二是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資金結構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中負債資金與權益資金的比例關系。一些企業由于對外部環境變化缺乏科學的預見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甚至資產負債率達到30%以上,而償付能力又嚴重不足,從而產生財務風險。三是固定資產投資決策失誤。其發生的原因通常是獲取的經濟信息不系統、不可靠,對投資項目可行性不能進行科學分析。決策失誤必然導致投資項目無法獲得預期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從而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四是企業賒銷比重大,應收帳款缺乏控制。買方市場形勢下,產品滯銷成為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賒銷銷售產品,增加應收帳款。賒銷中對客戶信用等級缺乏了解等原因,勢必造成應收帳款失控,甚至收回困難,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無償占用,企業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必然受影響,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二、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的規避對策
針對企業財務風險成因,企業必須找出相應對策。只有全面重視并更新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根據新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建立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使企業財務管理科學化,才能有效避免企業財務風險。具體來說:1、樹立風險意識,加強財務管理。一方面,企業要樹立風險意識,掌握企業財務管理外部環境,提高企業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深入研究企業財務風險外部因素,及時掌握因素的變化趨勢,以便及時制定措施合理規避風險。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強財務管理,建立財務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實現企業經營方針和經營目標的同時,有效防范風險。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要注重財會人員素質的提升,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管理基礎工作,提高財務管理質量。加強對資金管理的監控,對財務預算管理進行控制外,還必須要對項目融資、投資、債務的還本付息等做出統籌安排。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風險基金,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2、建立財務預警系統,采取適當的風險策略。一方面,通過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建立財務預警短期系統。為全面反映企業動態現金流動情況,可通過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分析法預測現金未來收支狀況,回避風險。另一方面,通過確定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財務預警長期系統。通過優化財務結構,使企業資本、投資、負債之間的結構保持恰當比例。在權益資本與債務資本之間確定合適的結構比例,優化負債結構與資產結構、投資結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是要獲利。財務預警長期系統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標是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潛力。要權衡舉債經營的財務風險來確定財務比率,考核負債經營資產收益率與債務資本成本率、長期負債和營運資金比率、資產留存收益率以及債務股權比率等。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建立后,企業要針對風險信號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如回避、控制、接受和分散風險等策略。每一種策略又可進一步分類,提出相應措施,盡量降低損失程度。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保證是要提高營運能力,加強資產管理。健康企業的償債資金來源于其盈利。因此,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是合理配置資產、加速資產周轉。增強融資能力,使企業有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
三、結語
在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伴隨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與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息息相關。[3]沒有企業可以完全規避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對于企業來說,應了解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樹立全面風險管理、全員風險管理、全程風險管理的原則,積極探索和創新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努力創造良好的控制和預防財務風險的環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規避財務風險的適合的措施,將風險降至最低,立爭為企業的經營創造最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倩云.SD公司財務風險與控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7.
[2]余朋倬.淺議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對策分析[J].中國商論,2017(14)87-88.
[3]李笑梅.論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7(03)85-88.
作者:高蔚 單位:中石油海南銷售有限公司
- 上一篇:電力工程財務成本控制研究
- 下一篇:化工企業財務風險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