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道德教育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07 03:15:12

導語:小學語文道德教育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道德教育問題及對策

摘要:小學語文道德教育是培育新時期“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徑,但在實踐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通過對主要問題的梳理,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提升小學語文道德教育水平的對策,以其為小學語文道德教育的長遠發展貢獻微博之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國學教育;對策研究

習指出,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風尚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輿論導向,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社會風尚。小學,是孩子道德品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學是小學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而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就是培育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品質。

1道德的概念

社會學認為,“道”是萬物萬法之源,創造一切的力量;“德”是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的行為,不違背自然發展規律,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提升自己的踐行方式。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期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從小學生的思想意識成長抓起,從小培養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從而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小學語文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道德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小學語文道德教育也得到一定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制約著道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

2.1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從學校的傳統功能來看,學校的主業是傳授知識、授業解惑,成績才是硬道理,而道德教育難以量化打分,往往被忽視,同時,學校道德教育主要以說教為主,缺少必要的參與和實踐,有些學校即使開了專門的道德講堂,但也往往流于形式,由于在思想意識上忽視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在道德教育方面被動的履行學校職責,道德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2.2缺少專門道德教育教師:道德教育教師要求具備較高的個人素質,特別是高尚的道德素質,多數學校在教師的配備上,缺少專業的道德教育教師,往往由語文教師兼任,特別是在農村以及邊遠地區,缺少專業道德教育教師的情況更為嚴重。

2.3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社會和家長們關注更多的是成績和分數,道德教育被擺在了次要的位置,對于道德教育,社會和家長們缺少必要的支持,國家為了加強校園道德教育,制訂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但這些措施在學校的執行過程中,出現走樣、不到位等現象,導致措施未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2.4教學方式簡單: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教學方式應該多樣化,但在實際教學中,道德教育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教-受,講-聽,傳統教學模式沒有改變,道德教育不同于普通的知識傳授,道德教育更傾向于情商教育和開發,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可以更好地寓教于樂,使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

3提升小學語文道德教育水平的對策

小學語文道德教育對于提升全民道德素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應采取有力的對策,全面提升小學語文道德教育水平。

3.1提高認識,創新考核方法:《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指出: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是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點[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學校領導,特別是從事一線教學的語文教師,要提高認識,充分理解道德教育在培育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過程中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小學語文是小學生道德教育不可替代基礎性平臺,充分意識小學是孩子道德品格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同時,要創新考核方式,將道德教育納入考核范圍,不僅要納入對學生的考核,更要納入對教師甚至學校的考核。只有全體與道德教育有關的從業人員全面提高對道德教育的認識,小學語文道德教育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3.2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教師是小學語文道德教育的直接傳授者,所以,教師的素質特別是道德素質,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加強對相關教師的業務素質培訓,全面教育的業務素質,才能在講課過程中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身教的效果要好于言傳,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是提升小學語文道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

3.3深挖教材,課內課外結合:教材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載體,教材中的文章,蘊藏著深刻的道德思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思想,加大深挖力度,準確把握文章中的德育資源,充分發揮教材的價值。同時,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例如書畫展覽,國學講壇等,引導學生閱讀課外道德教育讀物,在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質。

3.4重視參與,形成良好氛圍:道德教育需要加強社會、學校、家長的聯系和互動,通過共同參與,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家長要主動配合學校對孩子加強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能僅依靠學校,家長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通過言傳身教,開展親子互動等形式,互相督促、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爭做道德家庭;社會要積極支持校園道德教育,可以通過組織公益活動等全民參與的活動,吸引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形成全社會重視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圍。

4總結

小學語文道德教育是長期建設的系統工程,通過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在相關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小學語文道德教育將逐漸走向正軌,為培育出新時期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貢獻微薄之力。

作者:席友彬 單位: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豐收鎮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王秀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道德教育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