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文化引領下職業學校師德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12-17 02:56:03
導語:行知文化引領下職業學校師德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師德文化的內涵
師德是教師立身做人的根本和教書育人的精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不同時期的師德觀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時代的特征,無論是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警句,還是孟子的“教者必以正”命題,無不體現了歷史上教者正,才能正人這個師德本源。教育家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彰顯著新時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高貴師德,他的“愛生為本”“奉獻為魂”“進取為源”的理念高度凝練了新時期師德的內涵實質。
2師德建設的現狀
教師工作在教育戰線的最前沿,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者。推進素質教育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擁有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質與高尚的人格素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目前,職業學校教師師德建設總體狀況良好,絕大多數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團結協作、為人師表,但受社會其他行業職業道德的影響,職業學校教師隊伍中也出現了把教學工作當作副業,不能安心執教,工作馬虎,敷衍了事等現象。甚至部分教師感覺在職業學校沒有升學壓力,把上班當作休息養老,片面追求物質享受的現象。
3師德培育的途徑
新時代師德建設應重視精神引領、制度創新和環境熏陶,營造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氛圍,為全體師生建立起積極的思維模式、健康的行為模式、高效的工作方式和友善的交往模式。學校通過師德建設內化教師隊伍建設,形成一個團結互助、平等友愛、攜手共進的良好人際環境,使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得到全面發展。
3.1打造特色文化,孕育愛滿天下情懷
南京新港中等專業學校地處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發源地,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實驗學?!?,也是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所在。2009年,學校經專家論證,圍繞“文化立?!睉鹇运枷雱摻四暇┦小靶兄幕表椖垦芯恐行?。該項目中心研究愿景為“文化育人,特色發展”,旨在傳承并創新行知職業教育思想使之校本化、活動化、課程化;在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導下完成“三進任務”,即行知教育思想進大腦、行知教育思想進課程和行知教育思想進課堂。
3.1.1打造行知特色文化
學校重視辦學品位,注重弘揚團隊精神、加強精神文化的學習提升,運用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注重以“三風一訓”為重點的學校精神文化建設。以“博愛、博學、善思、善教”的教風引領教師,培養、鍛煉、打造一支凝聚力強、業務精、素質高的教師隊伍。為實現職業學校的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教書育人、環境育人的“四育目標”,學校把精神要求與具體規定有機結合,把“軟文化”與“硬制度”熔于一爐,打造富有行知特色的制度文化,提升職業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
3.1.2營造學校環境文化
基于學?!吧畹掠钡牡掠厣局畹掠从谏?、豐富生活、成就生活的德育理念,營造“靜、凈、競、敬”的校園氛圍,全面進行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用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名言做成景觀石,并把校區每一個“物質元素”都涂上“人文元素”的色彩,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每一處景點都育人,形成樓道文化、教室文化、板報文化和櫥窗文化等系列。每周升旗儀式,全體師生面對主題標語雕牌,感受行知理念,學習陶行知“愛滿天下”的慈母情懷,不斷錘煉教師的師德風范,通過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建設,以“潤物細無聲”“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去影響和熏陶全體師生,孕育“愛滿天下”情懷。
3.2創設系列活動,激發敬業奉獻精神
有位教育家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睅煹碌暮诵氖恰皭坌摹?,這種愛蘊含了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學校堅持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行知文化引領下的師德建設系列活動。
3.2.1主題活動
學校以“學習、研究、弘揚、創新實踐行知思想”為主線,深入開展“練師能、聚師智、樹師表”師魂主題活動。有的放矢地進行職業操守教育、職業文化教育,積極營造屬于教師隊伍固有的教育氛圍和教育環境,讓每一名教師切身感受到作為職業學校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準則,欣然接受屬于教師群體固有的文化。在學校中樹立“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風氣,形成“三看齊”即學校領導向模范人物看齊,教師向領導看齊,學生向教師看齊的良好態勢。
3.2.2共讀共寫
以“學陶修身,踐陶育人,有效教學”為主旋律,開展“行知杯”共讀共寫“、行知文化”教師講壇和班主任節等專題活動。全體教師定期共讀《愛滿天下———陶行知名言警語》《做最好的自己》《我的教育理想》《夏山學校的百年故事》等教育書籍,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際,利用業務學習時間面向全體教師大會交流讀書心得。期末學校開展讀書心得評比和讀書演講比賽活動,在激發教師敬業精神和提高業務能力的同時,使教師不斷追求新知、充實自我,提高文化品位,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提高自身的人格素養,激發“敬業奉獻”的激情。
3.2.3“師德標兵”評選
定期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師德標兵演講比賽,為每年一度的區“師德標兵”評選遴選候選人,用“行知講堂”形式學習教育戰線先進人物事跡,邀請李鎮西等教育名家走進校園傳遞教育真諦。開展《我的教育故事》《我心中的同事》等教育案例或敘事的評比活動,幫助教師更多的關愛、賞識和激勵學生,并用學生的感動來感動教師,用教師的感動來激勵學生,進而引領教師學會感恩學生、感恩團隊。讓教師學會對每一個學生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學會蹲下身來賞識并激勵職業學校的學生,學會多元認識職校生的智能,發現職校生的閃光點,在細節中堅守“責任與愛”同行。在尋常工作和生活中找典型,充分挖掘學有所成、教有所長、德有所范的能人事跡,讓廣大教師真正感覺到先進就在身邊,從而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3.3弘揚進取精神,提升教人求真素養
主席在北京師范大學講話時指出,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貢獻。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明確要求,只有不斷的更新知識結構,豐富知識內容,拓展知識外延,才能與時俱進,順應教育發展的要求。
3.3.1要磨煉“師能”
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能力,教師沒有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能如同一支沒有點亮的蠟燭,師德的光芒是無法發散出來的。信息時代的教師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因此,磨煉師能,就是要把尊重傳統和大膽創新有機結合,把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把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大膽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
3.3.2要積聚“師智”
陶行知先生說:“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這就要求教師始終處于學習狀態。面對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的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作為一名職業學校教師更加需要潛心鉆研業務知識,不斷吸納學科前沿的最新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全面提高業務素養和知識水平,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學業精深、學養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職業學校教師。
3.3.3要篤行“師表”
陶老曾說:“教師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修養到不愧人師的地步?!弊鳛橐幻殬I學校教師,加強師德修養,要把內省與外修、言傳和身教有機結合起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世人的楷模。教師只有在教學中思維活躍、態度積極、作風民主、儀態端莊、言行文雅,在社會生活中人格獨立、志趣高潔、自尊自愛、與人為善、協作奉獻,才能贏得學生和世人的尊重,才能生發出超凡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才能率先垂范,做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推動者,做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作者:王敬蓉 單位:南京新港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加強幼兒園師德建設的措施
- 下一篇:免費師范生師德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