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編師資師風師德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14 08:02:21

導語:混編師資師風師德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混編師資師風師德建設研究

【摘要】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逐步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為了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許多高職院校積極探索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組建混編師資隊伍,對學生進行聯合培養。本文對ICT專業背景下校企合作中混編師資隊伍的師風師德建設問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校企合作;ICT;師風師德建設

一、ICT專業中混編師資隊伍面臨問題

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2014年23至24日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在深入學習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精神過程中,高職院校中的各級領導、一線教師以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在工作中努力實干,對黨中央關于“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和號召作出積極響應,部分高職院校進行積極積極探索,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開展職業技術教育。信息通信技術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帶動力量,需要大量合格的從業資格者。國內一些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優勢的高職院校已經與華為、中興等優秀企業共同進行校企深度融合,共同開展學生培養。校企雙方共同派出一線教師,組成混編師資隊伍,共同擔任課程授課、實訓室建設、專業規劃、專業發展等具體工作。ICT行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企業派出的老師都行業里的能工巧匠,將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帶進了課堂,彌補了校內教師在實踐操作方面的欠缺。同時,通過課堂聽課,課外交流等方式,校內老師又將自己的授課經驗分享給企業教師,雙方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然而,混編師資隊伍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隊伍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雙方教學理念存在較大差異,少數教師在思想上出現懈怠的情況,上述問題嚴重影響了整個團隊的士氣,打擊了其他同事的工作積極性,有損教師在學生心中的良好形象。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一起以來都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內容,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已經成為了高校實現教師隊伍優化、合格人才培養、辦學內涵提升的重要措施。師德是教師整體素質的核心,決定著教師對教育實踐的態度和價值觀,制約著教師教育教學的行為規范,是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實踐動力與精神支柱。師風是師德的延伸和補充,是師德的表現形式和載體?!暗抡邘熤辍?,教育維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及未來,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應時時刻刻放在首位。黨的的勝利召開,標識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時期。高職院校應當響應黨的號召,緊跟時展,將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到實處,而高職院校的教師更是將精神落實到實處的踐行者。要想實現“立德樹人”,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教師首先就必須具有崇高的道德修養,所以要想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提高混編師資隊伍的師德師風。

二、提升混編師資隊伍的途徑

1、提升混編師資隊伍的凝聚力。師資隊伍的凝聚力是教師工作體現出來的合力,是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凝聚力會激發每一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大家緊密聯系在一起。如果團隊內部缺乏凝聚力,工作就會變成一盤散沙,提升教育質量和實現學校發展目標就將無從談起。所以,首要工作應是統一思想,堅持團結合作,增加整體合力,形成優勢互補。不斷提高雙方教師的存在感、幸福感和成就感。2、提升混編師資隊伍對教育的神圣感。老師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高校教師的價值取向出現了一些的變化,部分教師甚至失去了“教師是最神圣職業”的觀念,日常工作中不講奉獻,只講獲取。部分教師甚至將工作作為謀生的一種手段,在工作的過程中只為自己著想,忽視對學生的教育。教師存在的這種功利意識泛濫的情況不僅損害了自身的師德師風,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培養與教育。3、提升混編師資隊伍責任感。指出,學生的成才和身心健康容不得教師的半點疏忽,身為人民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責任心,才能讓學生順利成才。教師的責任心不是在轟轟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細微的各項工作中體現。老師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反之,如果教師的責任心不強,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敷衍了事,那么“教書育人”就成了一句空話,再好的教師,再好的教育方案,再嚴厲的管理措施也將于事無補。

作者:劉通 楊智勇 劉宇 尤淑輝 單位:1.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北京華晟經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