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思想道德學習的思考

時間:2022-12-25 09:09:01

導語:高校教師思想道德學習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師思想道德學習的思考

1高校教師缺乏思想道德學習動力背后的深層次的原因

1.1社會大環境的轉變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現代化的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成就,但是,在急于擺脫貧困,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卻完全忽略了道德建設,使得中國社會在發生轉型的特殊時期,傳統道德發生了裂變、消亡,新的道德沒有建立起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面對各種“利”的誘惑,貧富的巨大反差,人們的思想處于一種極度迷茫的狀態,因為沒有正確清晰的道德觀,致使今天的社會到處充斥著炫富事件,流行著“寧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的極度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觀點,對物質、金錢、權力的沉醉迷戀取代了以前崇高的理想,對一個人成功與否的評價標準已經到了只按照擁有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了。

1.2高校教師的人員結構

中國高校在國家倡導教育產業化的號召下,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擴招,由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現在的普及教育,那么擴招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師資力量的不夠,為了滿足這個亟待解決的需求,高校在選擇老師時只能降低進校的條件并且只重視教師的學歷和專業技術水平,而忽略了思想道德這一方面的把關,這樣一來,進入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人員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面對著滾滾而來的經濟浪潮,一些自我道德修養不夠的教師,就會忘記師德,忘記教師這個行業是人類靈魂工程師而具有的崇高性,開始不甘于清貧,為追求金錢和權力弄出論文造假等玷污高等學府的事件。另外,高校中還有一部分非常年輕的教師,他們從學校進入學校,沒有與社會真正地接觸,也沒有人生的經驗,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特點還沒有深層次的認識,就更談不上如何育人了。

1.3高校教師背景分析

近年,老一代的高校教師都陸續的到了退休的年齡,在高校中擔任著中堅力量的教師,大部分是生于70年代,長于80年代的這一代人。這一代人的思想道德整體來說是非常薄弱的。小時候處于剛剛結束,那個時候,整個社會的傳統道德分崩離析,孝、仁、智、禮、義、信等中國傳統美德遭到肆意踐踏,等長到青年,又趕上國家為擺脫貧困埋頭大搞經濟建設,無心顧及道德的重建,并且,隨著對外開放,西方一些思潮的涌入,混雜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物質至上主義一起沖擊著社會上每個人的靈魂,高校教師也未能幸免,那些思想道德薄弱的一些老師難免就會隨波逐流。

2對加強高校教師思想道德學習的幾點想法

2.1高校教師在提高自己業務的同時必須始終貫穿思想道德的學習

高等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在從事教學、科研等活動的同時,還擔當著育人和社會兩大職能,也就是說,高等學校向社會輸出的應該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利社會和諧發展的有用人才。這就賦予了高校教師特定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責任,在育人方面,我們都知道,其效果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知識的力量,另一個就是人格的力量。尤其在人格方面,高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典范性的,這種影響會持續很久甚至是一生,再由學生擴展或傳遞給自己的家庭和社會各個層面。另外,作為社會道德的風向標,高校教師在廣泛參與社會事務的過程中,其思想道德的水平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更具廣泛性與深刻性。所以,高校教師要想擔當起這份社會責任,終其一生,要始終不斷地加強思想道德的學習,始終走在道德的前列,傳遞給社會的永遠是正能量,并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影響著廣大莘莘學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師。

2.2充分利用基層黨組織加強思想道德的學習

基層黨組織是黨加強教育、管理和監督黨員的基層組織,也是和廣大群眾接觸最多,最了解廣大群眾思想動態組織。為了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基層黨組織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利用學校的廣播、院報、宣傳欄,組織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將思想道德方面的宣傳和學習融入到活動中,使廣大教師在娛樂的同時逐步領悟思想道德之真諦。尤其是高校里的一些年輕教師,他們的思維敏銳,樂于追求新思想新事物,與學生年齡相仿,愛好相近,對學生有著較大的影響,基層黨組織更應該加強對他們的思想道德的引導,創造出良好的政治氛圍和學術環境,使他們能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讓他們感到工作有勁頭,事業有奔頭。把一些表現優秀的青年教師吸納到組織中,樹立成榜樣,并通過他們去影響到更多的年輕教師。

2.3利用高校網絡加強思想道德宣傳

隨著信息社會的來臨,以多媒體和互聯網為標志的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的已經被定義為文盲的一種,可見互聯網在現今社會的工作學習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在網絡時代,要充分利用網絡的迅捷、影響力大等特點,把網絡變成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和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將校園文化和網絡虛擬社區的文化相互結合,讓思想道德的建設和傳播春雨潤物般滲透到網絡校園文化的各個版塊。網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新的陣地,利用網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利用網絡也有弊病,高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網絡信息進行過濾和監管,避免虛假信息的和傳播,凈化網絡文化。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網絡已經是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忽視的一塊重要領地,我們要充分地利用網絡的優勢,成就更多的優秀教師和人才。古語有云“以身立教,身亡教存”、“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道出了師德對個體道德及至社會道德的密切和深遠的影響和關系。由于教育這個行業的特點,高校教師接觸的大學生,也都還是思想未成熟的孩子,他們對社會抱有強烈的實踐欲,并在實踐中自覺模仿長輩和老師的言行,由此可見,作為高校教師,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才能在大學生的道德觀和世界觀上給予正面的影響,并通過這些學生輻射到社會上去,形成正能量,以達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目的??傊?,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關鍵是高素質的高校教師。作為高校教師,進行思想道德學習,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養,是一件刻不容緩、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通過高校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規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接班人。

作者:萬玉 單位:湖北鐵道運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