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德育教育實踐與探索

時間:2022-08-20 10:48:01

導語:農村學校德育教育實踐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學校德育教育實踐與探索

【摘要】新世紀,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新型的網絡產品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的運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為農村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本文結合當前信息化背景下農村學校德育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學校實際以及自身的工作經驗,就信息化背景下的學校德育教育,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農村學校德育;探究

21世紀,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新型的網絡產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如寬帶、智能手機、電腦等多媒體產品。這些新技術的出現為學校的德育教育環境提供了變革力量和物質保障,使農村學校德育教育擁有了新的朝氣和活力。因此,農村學校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與發展,對農村德育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化環境對農村德育教育產生的影響

1.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產生與發展,廣闊的網絡空間為孩子們的德育教育增添了一個更加深層、更加廣泛的新的教育空間,孩子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國內外新鮮事物,開闊孩子們的視野。通過網絡一幕幕漠視規則、喪失道德底線的故事,讓他們明辨是非,明白了“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勿以惡小而為之”以及“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道理,這些潛規則為提升孩子們的道德素養打下了堅實的根底。2.信息化背景下的德育教育拓寬了德育的課程資源。以往的德育課程資源都比較封閉、單一,通常是以圖片、文本和教師的論述為主,缺少直觀性和全面性。信息化背景下的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這個廣闊空間,以網絡技術數字化教學平臺為基礎,把日常生活中拍攝的圖片以及錄像通過篩選、加工,配上文字說明,通過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方式,把豐富多彩的世界和社會生活引入課堂,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實效性。3.信息化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實現了教師、學生、家長零距離的溝通交流,特別是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QQ、微信、E-mail等先進的信息化產品已經成為人們通信交友、聯絡感情的最佳方式。學生可以利用QQ、微信、E-mail、信箱等網絡平臺的優勢作用,把自己在思想方面存在的困惑、疑難問題、自己的想法等,通過這些聊天方式與教師、家長進行溝通,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信息化背景下農村學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人們通過互聯網獲取的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但是獲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積極、健康,個別信息沒有經過操作者有效的篩選和加工,都不能保證其真實性和準確性,甚至個別信息還帶有欺騙性,便進入人們的視野。特別是農村小學生因為年齡小,接觸面窄,識別信息的能力較差,很難正確辨別信息的真偽,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長。2.信息化的確為學校道德教育開辟了一條新的捷徑,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對學生進行道德思想和網絡知識的傳遞,但忽略了最重要的對人的教育,忽略了對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忽視了對信息素養的教育,嚴重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給學校德育工作造成了諸多障礙。3.教師德育教育價值觀取向出現偏差。老師作為德育教學的一線人員,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隨著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的增加,再面對著小學生的特殊群體,易產生不耐煩的情緒或是責任心的倒退,有時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借助網絡找一些與德育教育無關或者糟粕的內容來充實教學任務,背離了信息化背景下學校德育教育的實質和價值取向。4.德育教育課程地位重視度不夠。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和“分數至上”的長期壓制,教師和家長的眼光均放在學生成績高低和升校優劣之上,對德育教育的重視不足,不能針對具體的德育案例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近期發生的德育典型實例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教育。

三、信息化背景下農村學校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1.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有效改變傳統的德育教學方式,通過信息化技術,對原有的枯燥的德育素材或者直接從網上下載未經修改的資源重新加工設計,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把生活中活生生的德育典型實例,生動、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重新定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重視將道德課堂延伸到網絡世界,積極做好德育教學模式和網絡課程平臺的創新工作。學校通過校網頁,開設“道德課堂、心理健康、德育案例分析、健康之友、家長學校、班主任寄語、信息反饋”等欄目,向學生展示一個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世界。3.強化教師隊伍的道德建設,加強信息化德育教育的培訓。學校要加強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培訓,特別是班主任,通過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以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引導學生,引導孩子們正確上網,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得失,以史為鑒,以人為鏡。面對信息化時代,學校在利用信息化優勢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與時俱進,不斷革新德育內容,創新德育方法與途徑,讓正能量傳遞你我他,讓德育教育跟上時展的潮流。

作者:黃登文 單位:永昌縣朱王堡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