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學校德育實踐探索
時間:2022-08-20 10:45:19
導語:紅色文化學校德育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痹谑澜缃洕蚧?、文化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優秀文化進校園,已成為當前中小學校德育的重要任務。陜西省延安育才學校依托革命圣地的紅色教育資源,結合革命老區的實際情況,走出了一條適合學校教育、切合學生實際的紅色教育之路,為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奠定了基礎。延安育才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在延安時期創辦的一所“延安保育小學”,是一所誕生在黨的懷抱、成長在革命熔爐中的歷史名校。建校以來,學校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國家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學校按照“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充分利用延安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積極開展以“紅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教育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一、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
學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校史文化,精心設計,使校園里的一草一木都閃爍著紅色之光,讓師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出紅色之魂。一是精心打造校園主題雕塑。學?!俺砷L”主題雕塑的打造,寓意著學生們在紅色火炬的照耀下,沿著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砥礪奮進。二是努力營造紅色文化氛圍。學校在教學樓的醒目位置,鑲嵌了當年為學校題的詞———“為教育中華民族的新后代而努力”,并將其作為學校的辦學思想。同時,秉承“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宣傳展板、文化櫥窗、樓梯走廊的每個墻面,將延安精神、紅色故事物化到墻上,寓思想性、趣味性、教育性為一體,營造了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三是積極開展紅色稱號命名活動。學校把班級招牌統一設計為紅色的五角星,并以“紅”字開頭命名,如“紅五(1)班”等。而且還把宣傳提示牌設計為紅色的五角星形狀,把校園的常青樹命名為理想樹、奮進樹、成才樹等。為了紀念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學校積極開展“班”“雷鋒班”“劉志丹大隊”“謝子長中隊”等創建活動,在全校形成了“比學趕幫、追趕超越”的濃厚氛圍。
二、立足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推動紅色文化進課堂
課堂是推進紅色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充分挖掘學科教材中的紅色資源,把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有機結合,教育和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一是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力軍作用。學校把班主任作為推動紅色教育的有力抓手,定期組織他們外出培訓,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教育水平。充分利用晨會、夕會、主題班隊會,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勞動教育和文化教育(簡稱“三大教育”),教育他們弘揚延安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二是發揮學科滲透的主渠道作用。學校把課堂教學作為紅色教育的主陣地,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紅色經典;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學唱紅色革命歌曲;在美術教學中,弘揚剪紙等優秀傳統文化……使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切實加強紅色文化課題研究。學校高度重視紅色教育的理論研究,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組,積極申報省、市級規劃課題——“紅色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應用研究”。近年來,學校將教育成果匯編成了二十多本書,如“教學論文集”“陜北剪紙集”“紅色故事集”等,加強了紅色文化課題的研究。四是積極研發紅色教育校本教材。充分挖掘校內外的紅色教育資源,積極研發校本教材,先后編寫了《保小校史》《可愛的延安》《我是育才人》等校本教材,并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紅色教育課程體系。
三、開展紅色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推動紅色文化進頭腦
教育實踐是紅色教育的重要途徑。學校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來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宣講紅色故事。邀請老紅軍、老戰士、老八路、老模范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定期給學生宣講革命故事,讓大家一起緬懷先烈,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二是追尋紅色足跡。學校先后組織學生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西北局舊址、抗大紀念館、棗園1938廣場等場地,追尋紅色足跡,重溫紅色故事,感悟紅色精神,激發愛國情懷。三是觀看紅色影片。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定期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并讓學生寫體會、談感受,而且積極開展影評征文活動,強化學生的“三大教育”。四是傳唱紅色歌曲。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音樂課堂、升旗儀式、主題隊會傳唱紅歌,讓歌聲彌漫校園,使“人人唱經典、紅歌傳校園”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五是誦讀紅色書籍。充分利用網絡及圖書資源,為學生提供不同時期的紅色教育讀本,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氣概和豐功偉績。六是緬懷革命英烈。每年清明節,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到“四八”烈士陵園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七是拍攝紅色電影。師生自導自演了紅色微電影《無名小英雄》《半夜雞叫》《紅色小戰士》《小紅軍北上》《雞毛信》并在延安電視臺實況播出,受到了各級領導和電視觀眾的一致好評。實地拍攝使學生深切感受到革命戰士在艱苦歲月里學習、生活和戰斗的情景,產生了愛祖國、愛家鄉的家國情懷。八是編寫紅色教材。學校依托校史資源,組織人員編制《延安歲月》《我是育才人》等以紅色教育為題材的校本教材,使紅色文化走進了校園、走進了課堂。九是表演紅色劇本。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課本劇的展演活動,如師生編創的大型歷史情景劇《延安歲月》先后在延安電視臺播出和延安文化藝術中心、延安鳳凰廣場等地演出。后來,該劇又由學校和中央電視臺進行了重新聯合錄制,并在央視少兒頻道實況播出,受到了廣大觀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十是宣講延安故事。學校成立了400人的“小小講解員”社團,利用節假日,組織講解員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深入革命舊址,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講述延安故事。學生們精彩的講解,贏得了廣大游客的一致好評。春華秋實,碩果累累。學校先后獲得國家、省、市、區各級各類獎勵百余項。項目式學習中,學生撰寫的解決方案報告,制作的節能家用電器以及可重復使用的包裝袋等,這些都是解決問題的產品。因此,設計思維中的原型制作可保證項目式學習中產品的生成。5.測試設計思維的最后一步是測試,即檢測產品在真實生活中的有效性。這樣的測試方式可以很好地實現項目式學習中的最后一個環節“修訂成果并改進”,能提高產品在現實中的應用性?;跍y試的結果,可調整產品,使其能更好地解決現實中的真實問題,保證產品的社會有效性。例如,在解決全球變暖問題的項目中,學生設計的節能家用電器是否好用?為回答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進行資源的鏈接,請這個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來到學校,為學生的產品進行點評。這樣也就實現了項目式學習中提倡的“廣泛地引用社會資源到學校當中”的原則。
對于“舶來”的項目式學習,大多數實踐工作者在初期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那么設計思維的五個步驟可以為項目式學習的教學設計提供有效的實現路徑。圖1對設計思維在項目式學習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在項目式學習的第一個環節“項目開啟”中提出并澄清問題,可以使用設計思維的“同情心”和“定義”的方法;在項目式學習所強調的“知識與能力的主動建構與探索”環節,可以通過設計思維中“頭腦風暴”的方式實現;在項目式學習中形成作品和產品并進行交流討論,可以使用設計思維中的“原型制作”的方法;最后再將產品投放到社會真實環境中進行“測試”,通過“修訂成果并改進”環節來保證項目式學習中產品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3][4]崔勇,呂村.設計思維[M].鄭州:河南出版集團,2006.
[2]項臻宇.探究生活問題,培養設計思維[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9(6):17-19.
作者:景智雄 單位:陜西省延安育才學校
- 上一篇:傳統企業轉型O2O電子商務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農村學校德育教育實踐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