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工作管理實效策略

時間:2022-08-10 02:51:19

導語:學校德育工作管理實效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實效策略

摘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的團結與穩定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之一。針對民族地區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可為提高民族地區德育工作管理實效打下良好基礎,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民族地區;學校德育;現狀分析;管理策略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的團結與穩定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之一。針對民族地區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可為提高民族地區德育工作管理實效打下良好基礎,提供有益參考。

一、民族地區學校德育工作現狀

學校的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以及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使學生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體系提升品德素養。受民族傳統風俗習慣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民族地區學校德育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一)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對德育形式的認同度不高。由于理論和實踐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在實施德育過程中,學生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體驗相脫節,使學生對學校德育的意義認識不清。(二)從學校方面看,教師的課堂教學沒有有效落實德育目標,沒有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仍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德育方法單一,活動形式也缺乏創新。同時,德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專業教師少、教師專業不對口等現象。因此,需要加強專業教師的培養,改變教學方法,讓德育內化為學生的心理品質和道德素養。(三)從家長方面看,家長雖然普遍重視孩子的德育,但由于自身的認知水平和能力有限,導致了家校德育的脫節。

二、提高民族地區學校德育工作管理實效策略

(一)提高對民族地區學校德育工作的認識。構建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的德育工作管理標準,是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1.建章立制是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根基。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除必須要更新理念外,還需用一套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來將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可采用雙線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即教師線和學生線。教師線包括年級組長、班主任和各學科教師,教師管理學生;學生線包括班長和各學科委員、小組成員,班長管理學科委員,學科委員管理各小組成員。這樣,教師管理學生、學生自我管理,兩條線緊密聯系,責任層層落實,形成雙向動態管理體系。2.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提高德育工作管理水平的助推器。要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管理實效,還需要對學校德育管理團隊進行整體培養,形成自下而上的自覺管理模式。需要校領導、中層干部、教師、學生全員參與到學校德育工作管理中,每個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二)培養優秀德育師資團隊。優秀的德育教師團隊不僅應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過硬的專業文化知識、全面發展的教學素養及豐富的教學經驗等綜合能力,還要擁有堅持不懈的恒心、毅力和德育工作管理能力,才能與學生有效交流溝通。應注重構建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德育工作管理隊伍培養機制,逐步改變德育僅以思想政治或道德與法治教師為主的現象,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管理的水平和質量。(三)創建良好德育環境。學校應注重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環境,將德育及與其有關的社會活動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提升自身德育素質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在宣傳欄、教學樓走廊、各班教室、操場周圍等布置德育標語和德育宣傳畫,凸顯學校教育理念;也可以讓每個年級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德育主題征文、演講比賽、德育小故事展評活動等,在比賽和表演中激發學生潛能,發揮學生特長,有效推動學校德育工作向前發展。(四)構建家校合作德育團隊。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學校德育需要家長全面配合,才能形成家校教育合力。1.成立家長委員會。選薦優秀學生家長成立家長委員會,借助這個平臺宣傳和普及家庭德育知識,推廣家長教育子女的成功經驗,促使家庭德育工作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同時,規范家委會管理,定期舉辦家長德育培訓講座,讓家長形成社會、學校和家庭共育理念,讓家委會帶領全體家長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促進學校和諧發展。2.建立班級家校聯系制度。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家校聯系制度,讓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的教育及發展動態,促使家長共同參與學校班級管理。班級管理團隊的隊長由本班班主任擔任,團隊成員由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家長組成。通過家校緊密聯系,班主任讓學生家長理解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學習及未來成長的重要意義,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讓家長主動協助學校教育學生,提高家校共育實效。

參考文獻:

[1]毛運蘭.提高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水平的可行思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114.

[2]張付軍.少數民族地區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J].教育界,2020(27):80.

[3]陳蕾.關于推進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理論界,2020(6):99.

作者:更松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