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導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19 04:06:24

導語:研究生導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研究生導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摘要:研究生導師承擔著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重任,導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影響著師生關系及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的導師在研究生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研究生與導師的師生關系也影響著教育活動的進行。本文在師生關系視野下,討論研究生導師職業道德及師生關系對研究生教育的影響,探索研究生導師師德建設的途徑與對策。

關鍵詞:師生關系導師;職業道德建設;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強,研究生教育作為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須肩負起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1]。研究生的全過程培養基本都是以導師為中心開展的,導師對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治學態度、敬業精神乃至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導師的理論素養、知識結構、教師職業道德等直接影響到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必須充分重視和加強研究生導師職業道德建設,規范導師在研究生教育、教學、科研活動的行為,并增強導師與身份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以改進研究生培養過程,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

1研究生導師的職業道德及基本要求

1.1研究生導師的職業道德

研究生導師師德是指導師在進行教育、教學和科研活動時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可以增強導師的自律性,促進導師不斷追求自我提升和完善,幫助導師提高選擇和判斷能力,做出符合角色要求的言行。導師職業道德可以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由教師對自己教師身份的認同所形成的心理和價值意識;二是外在的生活行為習慣,是教師應遵從的行為規范。

1.2導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研究生導師對研究生為學、為人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導師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人師表?!睂熞龅剑航虝恕⒁婪▓探?;為人師表,以身立教;加強自我道德修養,為學生和社會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提高導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

1.3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失范問題

教師職業道德失范是指在教學領域、人際交往領域與教育科研領域中違悖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或傷害學生身心健康、損害教師形象的行為或狀態,其中未包括教師的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1]。社會轉型時期,受到市場經濟、拜金主義及西方不良思潮等的影響、高校教師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沖擊和影響,加上理想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導致了師德失范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職業理想淡化,逐利思想嚴重;責任感的缺失,行為出現偏差;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脫節、知行不一致;等等。

2研究生與導師的師生關系及其影響

2.1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

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是一種特定的師生關系,它既符合一般師生關系的普遍特征,又因其教育目的和過程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質:身份上為師生關系,教學上是導學關系,科研上是合作關系。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不僅僅是導學、知識授受的關系,師生之間還存在心理情感關系、個人關系、道德關系、法律關系等。2.2研究生與導師師生關系的異化師生關系的異化是指割裂了師生關系的本意,扭曲了師生關系的本質。研究生教育中師生關系的異化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冷漠化、利益化、緊張化、簡單化[2]。隨著近幾年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教學科研改革的不斷深入,研究生與導師的沖突化、緊張化愈演愈烈,師生之間缺乏明確的角色和職責定位,情感缺失、淡化現象十分明顯,而從屬關系、雇傭關系、利益關系大行其道,師生沖突明顯,導師與研究生存在對立或對抗等問題。

2.3師生關系對研究生教育的影響

師生關系影響師生之間信息的相互傳遞,影響著教育活動的一切環節,影響和制約著教育功能的發揮。師生關系融洽與否,直接影響著研究生教育的順利進行。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研究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研究生各項能力全面發展,使研究生教育在引導和教育中取得實效。3師生關系視野下加強研究生導師師德建設的對策

3.1嚴把選聘關,將師德水平作為導師評聘的重要標準

研究生導師培養的是高級人才,研究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直接受到導師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因此,高校首先要在導師選聘時嚴把職業道德關,完善教師選聘及工作制度的嚴密性,將導師的師德水平作為導師評聘的重要標準。

3.2加強教育培養,不斷提升導師師德水平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备咝R⒔∪珜煄煹屡嘤柡徒逃龣C制,積極營造學習氛圍,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強對導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如:由于導師的工作時間彈性大,主要工作場所在教室、實驗室等,全體教師共同學習的時間和機會不多,學校和學院可利用“雙周學習”等活動,結合工作適時加強師德教育和宣講,營造師德建設的氛圍;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利用學校官方網絡媒體,為導師提供學習材料,促進導師不斷進行認識提升,提高導師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

3.3增進師生的雙向溝通與交流

研究生與導師師生關系異化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足夠的溝通和交流,一方面是因師生雙方角色差異而產生較難進行平等、民主的交流,另一方面是師生之間缺乏交流的時間和固定的場所。建立健全對話制度,為師生交流提供固定的場所,增加交流機會,增進情感連接,促進師生雙方換位思考和相互理解,促使導師更多從研究生的發展需要出發思考和處理問題,更好的起到教育和引領的作用,做好知識的傳播者、科學研究的引路人、研究生全面發展的服務者、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伯樂。3.4建立沖突解決機制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沖突不可避免,相對于導師來說,研究生處于弱勢地位,遇到不利于自己發展的問題時,需要有一定的途徑和渠道來表達意愿和維護權利,因此需要建立師生沖突的解決機制,在必要的時候協助處理研究生與導師的沖突,促進溝通理解,督促導師糾正自身思想和行為上的偏差。同時,利用高校心理健康輔導機構的專業咨詢和輔導,幫助研究生及時調整態度、情緒、認識等,調節師生之間的矛盾和誤解。

3.5加強監督激勵,建立長效的師德評價機制

激勵的實質是根據不同人的需要,調動人的積極性以實現預定目的的過程[3]。師德建設是系統工程,良好師德的形成必須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實行長效管理。高校要進一步規范研究生導師的師德要求,對各單位師德建設情況的監督和考核,并將師德水平作為職務評聘、評優評先等的重要依據,同時要建立激勵機制,注重精神激勵,對獲得先進榮譽的教師的事跡進行宣傳,發揮模范示范和引領作用。嚴格的監督和考核指標可以對導師的指導行為進行全面的監督和公正的考核,促進導師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促使導師將師德要求內化為自身的理念和自覺行動。

作者:張曉慶 朱永梅 單位:燕山大學

參考文獻:

[1]張建功,徐建中.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95-97.

[2]何作井,李林,周震.論研究生教育中師生關系的異化與重構[J].外國教育研究,2007,(6):41-43.

[3]呂首慶.論在企業管理中激勵機制的作用[J].民風,2008,(17).

[4]王奎莉.新常態下高校師德建設的內涵與路徑[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5,(7):100-107.

[5]王曉輝.師生關系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

[6]朱莉.研究生教育師生關系研究綜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1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