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策略探討
時間:2022-10-19 04:09:12
導語: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目前存在的編輯職業道德失范現象,本文通過分析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及具體的失范問題,從編輯自身、工作制度、獎懲機制等方面系統分析強化編輯職業道德建設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策略,旨在為提升我國編輯職業道德水平,改善不正之風作出貢獻。
關鍵詞:編輯;職業道德建設;強化;策略
作為出版事業的重要人員,編輯工作者是否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與人格修養,直接關系到出版行業是否對文化事業乃至社會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目前由于多重因素導致編輯職業道德缺失的現象,有關部門必須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加強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以切實推動整個編輯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同時為社會主義道德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1強化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各行各業要想樹新風、揚正氣就必須重視職業道德建設,這不僅可以促進個人的自我完善,同時也可以協調工作關系、改善社會風貌。對于新聞出版業而言更是如此,編輯人員的職業道德關乎整個出版業的發展,關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發展。整體而言,作為出版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編輯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與人格修養,對出版行業能否真正擔負起社會輿論導向以及精神文化建設的重擔至關重要,只有心甘情愿默默付出、誠信正直、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備較高職業道德素養的編輯人員,才能完成優秀的作品,正確地引導讀者群眾。具體說來,編輯的職業道德關乎整個期刊的編校質量,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嚴謹細致的編輯才能真正做好校對、排版、編稿工作,制作出高質量的期刊文章;編輯的職業道德也能夠保證審核的稿件體現正確的意識形態,符合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的要求;編輯的職業道德還關乎學術腐敗問題,公正嚴謹的編輯能夠為保證避免學術腐敗問題貢獻力量,有效改變目前學術之風不正的現象;此外,編輯的職業道德還可以有效解決市場經濟環境下部分編輯片面追求功利帶來的道德失范以及誠信滑坡等問題。
2當前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現狀與主要問題
目前,編輯工作存在一定的道德失范問題,詳細分析具體問題是提出有效強化編輯職業道德建設工作策略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條件。以下是具體問題分析。
2.1不尊重讀者
期刊應以讀者為核心,以滿足讀者的需求來作為其發展的標桿,期刊編輯更應為讀者服務,尊重讀者,時刻考察讀者的需求,編輯的工作就是要不斷挑選、制作出高質量的、讀者喜愛的產品。然而實際上,現今中國有些期刊完全以金錢和領導為核心,一味追求經濟利益,以增加收益為主。期刊的編輯則為了實現發行量和經濟指標而不顧讀者真正的精神需求,不積極進行創新改革,制作出大批毫無價值甚至可能產生不良社會影響的不合格產品。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期刊是政府等有關部門扶持的,其發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受到機關領導的影響;此外還有部分期刊由于需要自負盈虧,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過多重視經濟效益。
2.2不尊重作者
出版行業要想保持生命力和活力,就必須要有高質量的作者群體進行創作,為其服務。一名負責任的、具備高尚職業道德的編輯在挑選文章時應以文章的學術價值為主要衡量標準,尊重作者。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很多編輯利用職務便利,大量采用關系稿,對和自己關系較好的作者以及一些知名作者大開方便之門,而對于和自己關系不好或不知名的作者則一律不通過,很多作者來稿甚至根本不看就棄之不顧,或者直接依照自己偏好對作者的文章大幅刪改。以上種種行為使得大量真正具有學術價值的高質量作品無法發表,也影響了很多作者的寫作積極性,長此以往,將導致我國的學術研究界成果少、質量低。
2.3不尊重自我人格
在我國,編輯職業是一個受廣大人民群眾尊重的、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然而很多編輯工作者未能做到自尊自重,工作不負責,治學不嚴謹,導致大眾對出版部門以及編輯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具體說來,部分編輯未能全身心投入自身工作,忙于應酬,審稿不仔細,甚至未經初審就把文稿交給審稿專家,導致出版刊物質量低下,錯誤百出;還有很多編輯利用自身職務之便,做稿件交易,以權謀私,對關系好的作者放松審稿標準,對與自己有私人矛盾的作者的稿件則百般為難以致使其稿件淘汰;更有編輯將文章作為商品來明碼標價,交錢就可以發表,使得大量錯誤標出、質量低下、內容雷同的文章被發表,嚴重影響學術風氣。
3如何強化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的策略分析
3.1加強編輯人員的道德修養
要想培養高尚的道德,很大程度上需要個人的“自律”,編輯工作者也是如此。編輯人員應重視自身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努力改造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自覺抵制歪風邪氣的侵蝕,在審稿時嚴把質量大關,不采用關系稿、人情稿,嚴格按照編輯工作標準審核來稿,通過嚴謹、細致的甄選保證出版產品的質量,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正確價值取向的文章。為此,有關部門也要制定專門的編輯道德規范標準,建立健全監督考核以及獎懲機制,對編輯工作做出嚴格的規范要求,通過健全的“他律”措施更好地規范編輯的工作行為。3.2正確處理作者、讀者的關系編輯工作者對作者要一視同仁,以真誠的態度對待作者,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依照期刊的錄取標準對作者的文稿做出公正、客觀的考評,對于審查初步合格的稿件,編輯要盡全力幫助作者修改文稿,在不改變作者原有風格和作品主旨的情況下更好地完善文章;同時,編輯要尊重讀者,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與讀者保持聯系以探求讀者的精神需要,并與作者溝通,努力滿足讀者需求。3.3培養團隊精神出版行業各部門是一個團隊,需要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高質量的出版任務,滿足大眾需要。編輯人員作為整個出版隊伍的一員,在重視個人能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明白整個出版行業每個部門、每個崗位的職責所在及其重要性,要尊重出版、印刷、發行等其他部門同事,比如在選題環節,就需要編輯、發行、出版人員以及財務部門相互交流才能正確制訂選題策劃。編輯人員決不能把工作成績完全看成是自己的貢獻成果,要團結整個團隊的每個成員,互相幫助、協調配合,共享勞動成果和榮譽。
3.4樹立誠信意識
編輯要發現并承認自身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加強自身道德修養,面對工作問題要勇于坦誠,積極向作者和讀者學習;同時,要信守職業道德標準,公正審核作品,對文章的問題要及時準確告知作者,但不可為難作者,對于由于自身知識儲備不足而不能很好把握的作品,不可因自己的問題而棄之不顧,而要及時與作者溝通,同時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知識儲備量。總之,編輯要努力制作高質量的產品,正確引導大眾輿論取向,滿足公眾精神文化需求,以自身的誠信向整個出版行業乃至社會傳達誠信精神。
3.5不斷完善編輯工作制度
目前很對編輯出現道德失范的原因之一就是編輯工作制度的不健全,為此,必須要完善稿件審核、質量把關等制度,以促進編輯職業道德的有效提高。針對違反規定、出現失職行為的編輯,要按照工作規范制度追究其責任,獎罰分明。首先要健全規范的審稿制度,為避免受人情、關系等影響,可采用雙向匿名審稿制、交叉評審、數據庫文獻查新等具體手段,保證審稿工作的科學、公正,而針對有爭議的稿件還可以采取第三方增審的環節。比如在審查文稿是否存在抄襲問題時,可以利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網絡數據平臺進行和審核。此外,還要健全質量把關機制,杜絕學術不正之風。對此,編輯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審核稿件,實事求是,認真審核作者的課題編號、科研成果等是否屬實。
3.6繼承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
中華民族有很多優良傳統道德對于如何做人、何以修身等做了詳細規定,比如儒家講究的仁、義、禮、智、信,再比如自古所講的嚴于律己、廉潔知恥等,都對現今的道德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編輯一職,并且形成了崇尚學風、無私奉獻等的傳統編輯職業道德要求,這對現今的編輯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培養仍有重要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編輯職業道德的內涵不斷豐富,新增了“為讀者服務”等新要求,合格的編輯必須繼承這些優良道德傳統,以幫助自身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3.7建立與完善獎勵和懲處機制為對編輯的道德建設提供制度保證,必須要建立健全包括物質激勵、道德獎懲等在內的獎懲機制,時刻規范編輯的職業道德行為。一方面,要利用物質利益激勵機制對自覺按照職業道德要求工作的編輯給予獎勵,特別是發放獎金等物質獎勵;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出現道德失范行為的編輯的懲罰力度,嚴格按照懲罰標準的要求處理,保證編輯隊伍的純潔。
4結論
綜上所述,對作為整個出版行業核心的編輯工作,必須要加強管理,強化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培養一批具備高尚品格和崇高思想的編輯工作隊伍,建立健全相關保障機制,切實采取措施解決編輯道德失范的問題,樹立公正嚴謹的學術之風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趙玉淵 單位:《湖北招生考試》雜志社
參考文獻:
[1]王健東.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的管理機制[J].新聞愛好者,2010(7):76-77.
[2]單麗娟.編輯職業道德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56-159.
[3]王豐年,匡云.論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39-41.
[4]劉愷汐.試論編輯的職業道德[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2):172-173.
- 上一篇:研究生導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 下一篇:職教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改革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