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9-18 04:08:44

導語: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職業道德是員工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企業道德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給國有企業迎來廣闊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企業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如何確保人才不流失,提升員工職業道德水平是關鍵。本文通過對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文化建設

隨著時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企業對員工的職業觀念、態度、技能、紀律、作風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具體體現,也是員工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國有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建設對于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1員工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黨和國家響應時代、社會的需要,于2019年10月印發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其中明確規定了新時代員工需要遵守的職業道德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但是,最近國企方面出現的一些道德問題,比如團隊合作精神不強、對企業忠誠度不強、損公肥私現象較多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生產發展,甚至可能造成經濟上無法彌補的損失。所以,在新時代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建設,對于企業生產活動高效運行和社會良好道德風氣的營造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1有利于員工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是指人們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將集體主義感和主人翁責任感放在首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待工作積極認真,不敷衍。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增強人們的職業責任心,促進人們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是在特定的職業環境中養成的。員工有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對待工作就會更加認真、積極、負責。在這一過程中,員工體驗到從事職業活動帶給自己的快樂,就會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職業活動中去,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對于本職工作的高度責任感。1.2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皻W美約1/2或以上的企業設有企業倫理機構”,可以看出,企業的道德建設與文化建設是密不可分的。企業文化建設指以人為中心,利用各種文化手段來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進而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動力。但是目前,國企并沒有對企業文化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比如,一些員工工作不認真、不求質量、消極怠工、違反企業的規章制度等,如果不及時加以制止,企業產品質量也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企業形象必然受損,甚至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信念和職業責任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1.3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其中,愛國、敬業、誠信是員工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通過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建設,能夠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認識到自己對于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當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能夠將國家、企業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在企業面臨困難的時候,也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來對待,兢兢業業,與企業共渡難關。

2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國有企業一般涉及著國家重要能源和先進科學技術,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對企業的日常經營發展、生產創新力和生產績效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整個經濟行業的發展,其作用不可小覷。2.1重視小我忽視大我,團隊合作精神不強。團隊合作精神不強主要表現為重視個人利益,不愿意與他人合作,不喜歡與他人一起努力為企業共謀發展。當前,國有企業的人才招聘制度已相當完善,許多企業都競相引進高學識、高素質的人才。但是截至目前,國企內部員工對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并沒有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主要原因是內部職員缺乏團隊合作精神:一是拉幫結派,小團體主義明顯。這是員工集體觀念不強的表現。近年來,某些個別國有企業,并未對外公開招聘,但是不停有新員工入職。據了解,其新聘人員與企業領導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任人唯親,導致在企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拿不出專業技術型人才,導致企業陷入困境:二是主人翁意識薄弱,不能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面對崗位、任務調動和職位晉升的時候,斤斤計較,嫉妒他人晉升,遇到辛苦崗位或困難工作就推諉閃躲,沒有將國家利益、企業利益放在首位,主人翁意識薄弱,看重個人得失。2.2存在不同程度損公肥私的貪腐現象。貪腐,即貪污腐化,利用職權非法取得財物,這一現象在國企內部由來已久,與貪腐人員的知識水平、思想境界息息相關。國企內部的貪腐行為主要存在于三個方面:一是人事腐敗。任人唯親,不唯賢,以個人利益為重,不按照企業的人事招聘制度流程走,隨意安插個人的親屬或者安排領導子女就業,濫用公權力;二是資產、財務腐敗。在企業招投標、供應商方面,利用企業為個人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在稅務方面,躲避正規稅費繳納,偷稅漏稅,做假賬等,套取額外紅利;在職務方面,利用職務私自挪用公款,對企業造成不良影響;三是思想腐敗。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指導,工作嚴重脫離實際,不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只關心表面工作,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等,都是思想腐敗的表現。2.3對企業的忠誠度不夠。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市場內部諸多元素活躍性增強,人才資源成為各大企業競相追逐的對象。近年來,國有企業頻頻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這一現象不僅與企業的人才引進機制有關,而且與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下降也息息相關。有學者認為“員工的忠誠度指的是員工對于企業依賴、信賴,同時可以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做出努力的程度”。也有學者認為“員工的忠誠是受到企業中的某種價值觀念所影響而自發地表現出與集體同步性的行為,會受到企業的大環境影響”。本文認為,所謂企業忠誠度是指在面臨巨大的權力、金錢誘惑時,為了自身利益,會不會違背職業道德的要求,會不會出現毀約違約、泄露機密、出賣核心技術、帶走團隊資源等問題:一是毀約違約。相對于私營企業和外企而言,國有企業在員工任用上更為人性化,在出現員工違約毀約的情況下,往往不追究其相應的責任。但是近年來,國企中員工違反合同、單方面解約等現象頻繁出現,需要制定具體的企業規章制度來加強控制力度;二是泄露商業機密。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難免會出現“挖墻腳”的現象,特別是在國有企業中,部分職員經不住金錢、權力的誘惑,將國企重要供貨、銷售渠道和客戶資料等重要核心機密泄露。

3加強我國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的建設

國有企業員工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是單靠個人可以解決的,需要個人、國企、社會三方面的協調配合才能成功克服。3.1員工個體層面。國企員工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實現“自律”的途徑主要有:一是自覺遵守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缎聲r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0字規范,要求我國全體職員將其內化于心,自覺遵守,努力做文明有禮,自覺踐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公民;二是堅持依法從業。國企員工出現違法亂紀的行為,多是由于個人價值觀不堅定,容易受到外界誘惑。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法治建設不斷完善,依法治國理念深入人心,依法治國體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國有企業是其他企業的表率,員工更應該依法遵守規章法紀;三是樹立科學價值觀。當前我國國企員工職業道德方面出現問題的根源,就是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不堅定,沒有科學的價值觀來引領。所以,國企員工一定要與時俱進,用最先進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樹立科學的價值觀。3.2國企內部機制健全層面。職業道德是一種內化于心的精神道德,本身并沒有實際的制裁力,必須與國家、企業的規章制度相結合,才能發揮出其精神引領的作用:一是完善國有企業職業道德教育培訓機制。具體措施有:按崗訂責,按照每個崗位的特點,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員工更加明確地認識到自己崗位所應遵循的職業道德要求;完善教育培訓資金登記制度,避免資金的濫用或挪作他用;二是構建公平合理的內部激勵機制。國有企業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大鍋飯制度,這嚴重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要采用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塑造一種以勞換償、有勞有得的企業文化。具體措施有:物質激勵,給予員工物質價值的認可;精神激勵,提升員工的自我認同感和社會認可度;環境激勵,構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和良好的從業環境等;三是建立內部約束、引導機制。約束、引導員工工作行為不能只靠員工的自覺性,必須要有制度上的約束和引導,明文規定比參照慣例在執行力上更為有效,具體措施有:建立賞罰分明的機制,嚴格執行勞動合同制;構建企業文化,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先進典型,以先進帶后進;加強企業文化制度建設,讓員工能夠清楚認識到自己在企業中所享受到的權利和義務。3.3社會環境層面。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企業員工在道德方面的要求。近年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腐朽文化不斷侵蝕著我國企業員工的思想。結合國有企業自身的特點,具體做法有:第一,推進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企業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社會道德風氣有所改變,企業道德自然也會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所以,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推進:一是提倡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二是大力加強誠信建設;三是大力弘揚集體主義價值觀,通過構建一個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來促進員工職業道德建設。第二,加快法治建設,增強員工依法從業意識:一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法治教育需要全民普及,必須在小學階段就開始普法,從娃娃抓起增強人民的法律意識;在中學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律法規教育,打下員工法律意識的基礎;在高等教育階段可以面向社會進行依法從業的教育,使得公民在義務教育、高等教育階段均加強法治教育;二是根據現有制度的漏洞和某些地方的空白,通過民意調查、專家商榷、借鑒他國立法條例等各種形式,出臺針對國有企業制度的法律法規,彌補現有法律某些領域的缺陷。最重要的是,嚴格執行執法必嚴。企業監督部門和地方法院需要針對一些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處理,杜絕包庇縱容及從寬處罰。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針對國有企業改革中員工職業道德建設出現的問題應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楊德龍.加強職工職業道德建設的幾點認識[J].山東社會科學,2015(S1):49-50.

[2]熊亞林.論職業道德建設的經濟功能[J].湖南社會科學,2011(3):151-154.

[3]范駿.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員工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J].求實,2004(S1):186-187.

[4]徐冉,宮東亮,陳雨.以職業道德建設強化企業核心凝聚力[J].東方企業文化,2015(20):130.

[5]曼德.新職業觀[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6]杜梅.淺談如何提升企業員工的忠誠度[J].工會博覽,2013(9):295.

[7]劉泓,魏文斌.企業員工忠誠度下降的原因及其提高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0(35):166-167.

作者:劉雪 王克嬰 單位: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