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德育教育實踐分析

時間:2022-11-05 02:54:22

導語:大學生德育教育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德育教育實踐分析

[摘要]以弘揚志愿服務精神,輻射正能量,弘揚“首醫精神”,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醫療事業接班人為目的,借助公寓平臺,充分引領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借助兩個重――要抓手學生自律委員會和公寓學生黨組織作用發揮,杏林學苑為學校德育教育的全覆蓋開辟了一片新的沃土。

[關鍵詞]杏林學苑;公寓學生組織;德育教育

一、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德育教育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不僅對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有助于在全社會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形成動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社會思想處于多元化發展時期。精制的利己主義、現實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價值取向沖擊了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二)德育教育是建構和諧醫患關系,和諧校園文化、實現中國夢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是德育教育的傳統平臺,而公寓中以行為導向為主要形式的德育教育是重要且有力的補充,是為解決醫患矛盾而進行的事前控制,同時是打造和諧高校校園文化的基因植入,更是實現中國夢的現實要求。(三)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內在要求。醫學生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尤其是當前醫療資源和醫療水平不能滿足人民對健康的需求,醫患矛盾突顯的情況下,加強當代大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的德育教育顯得更為迫切和必要。

二、當前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知識培養,輕思想政治教育。大學教育普遍看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欠缺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我們學校,評判獲得獎學金的主要標準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過度甚至是只看重學生發表的文章和獲得科研成績,而對學生的道德狀況考慮甚少或不作參照。(二)理想信念與現實的差距。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從我們學校的學生看,總體上是認同馬克思主義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認可的。但這種認識是模糊的,較淺層次的,有部分同學認為思政課本身是可有可無的,只是為了完成學分而不得已選之??傮w看德育教育仍是比較弱的環節。(三)教學模式與學生需求的矛盾。德育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課的形式開展,一般都采用大班授課模式,把思想道德教育當成一門專門知識來學,效果可想而知,這也阻礙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和共鳴,阻礙了師生的互動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首都醫科大學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特色

除了強調傳統手段的教學之外,特別成立了以服務、管理、安全、教育和文化五大功能為一體的杏林學苑(公寓管理機構),力圖在學校的德育教育上做到無死角,全覆蓋。尤其是近三年來加強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職能的發揮,嘗試了在公寓管理中開展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一)開展德育教育,從當前來看就是要培養。同學們的“四個意識”。四個意識指的是愛國意識、敬業意識、誠信意識和友善意識。醫學生承擔著民族健康的歷史使命,他們是否認同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德育教育成效的關鍵。[1]1.培養愛國意識。在公寓小講堂或公寓講座中,以不同形式,宣揚愛國主義。愛國,是國家和民族對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一種對祖國的真摯情感、一種為祖國勇于擔當和奉獻的精神,它是維護民族團結、凝聚民族力量的紐帶,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把個人夢與中國夢聯系起來,讓學生們多讀好書、愿意思考、積極實踐,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2.培養敬業意識。把敬業作為同學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其重大現實意義在于:引導和激勵每一位同學把實現中國夢的遠大理想融化到自己的學習中,刻苦努力、敢于擔當、勇于爭先。3.培養誠信意識。誠信,人無信不立,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礎,也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公寓管理中,我們開展了互聯網衛生自查自糾、無人自助換幣等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教育活動,以此幫助學生樹立誠信道德觀,培養學生們的誠信意識,建立評價體系,并聯合學校學生部(處)和學院將其與評優、申請困難補助,助學貸款、就業推薦等掛鉤。杜絕失信行為產生的渠道,壓縮失信行為的空間,提高失信行為的成本。4.培養友善意識。友善,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價值要求,是社會交往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和諧、團結與合作的重要基礎。通過公寓平臺在日常生活中把培養學生的友善意識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圍繞情緒調控能力、對抗挫折能力、適應社會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開展。(二)積極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的大學校園文化。通過公寓廣播、杏林芬芳期刊、公共區域宣傳板、公寓文化節、公寓主題日、公寓小講堂、我的生活我做主--公寓故事匯等形式,將德育教育活動滲透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從而融進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三)以推進典型事例引領公寓文化的良好道德風尚。醫學生道德水準,關乎社會的穩定,關乎醫患關系的水平,他們是健康社會的先鋒、國家醫療事業的后備軍和民族健康事業的未來。這就要求醫學生必須重視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設,并將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相互融合,使自身三觀符合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符合時展趨勢。(四)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實現“1+1>2”的工作效果。加強與我校其它學生工作部門的協調合作,發揮部門協作“1+1>2”的工作效果,更加有效地發揮學生組織――自律委員會和公寓學生黨組織的作用。尤其是發揮學生黨員在公寓生活區、德育教育陣地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對學生黨員督導和學生黨員在公寓中的教育培養,探索與學校各相關部門“攜”同創新模式、創建可以“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強有力的工作抓手。[2]

四、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公寓為平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總體來講,目標不變,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薄案粡姟⒚裰?、文明、和諧”,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追求的現實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應該追求的理想價值屬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集中體現了我國公民應當遵循的基本價值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我國公民在道德行為上的基本規范和基本準則。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一)爭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行者。學生自律委員會和公寓學生黨組織是杏林學苑的兩個重要抓手,自律委員會以在校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宗旨。在工作中,他們學會了與人溝通的技巧,懂得了理解和關愛,學會了尊重,深刻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在杏林學苑一年一度的公寓文化節上,自律委員會都是主角,從宣傳策劃,到組織實施及評分頒獎。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九屆各具特色的公寓文化節,從第一屆的“家緣-驕傲”到最近的“傳承在心一路相隨”,無一不體現著時代的主旋律。同學們的用心、專注和取得的成效,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共鳴,獲得了自身的提升;伴隨著杏林學苑茁壯成長的還有一支特別能吃苦,有紀律的隊伍---公寓學生黨組織。公寓管理實踐表明,這些學生黨員在杏林學苑的表現,已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在歷次的衛生評比和公寓文化大賽上,積極參與,獻計獻策,并屢獲佳績,把黨的先進性和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體現在公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為了首都醫科大學公寓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二)堅持責任意識培養和傳承志愿服務精神。發揮黨員引領作用。有計劃地進行公寓學生黨員骨干隊伍的培養和志愿服務意識的錘煉,從隨手關閉電源,從不浪費一滴水,從及時清掃房間,從在宿舍生活中的相互包容相互關愛的點點滴滴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感,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從而更加堅定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遠大理想。逐漸形成可以傳承發揚的公寓學生志愿精神;在公寓生活環境中,接受春風化雨無聲無形的思想、行為、生活教育,展現健康向上、積極奮進的精神風貌。(三)提高專任德育教師和公寓輔導員的德育。教育水平熟悉并研究醫學生的生活習慣、思想特點、道德追求和心理需求。探索他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趨同的一面,拓寬行為導向和公寓教育渠道,以生活點滴著力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著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學生思想和行為,著力回答大學生關心的現實問題都需要高水平的公寓輔導人員和專任教師。(四)公寓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以公寓為平臺,積極開展以德育教育為主題的“公寓故事匯”“公寓小講堂”等教育活動,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關鍵點的德育教育活動滲透到公寓生活中,豐富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打造公寓文化走廊,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公寓活動等,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公寓建設的同時,形成做事兒有計劃,干活兒有始終的好習慣好作風,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養。(五)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學生德育教育。加強公寓學生群,博謹標桿群等學生公共賬號德育功能的發揮,根據學生在公寓中的表現,對拾金不昧、無私助人的好人好事及時通報,及時表揚,適時匯總。弘揚正能量,充分利用互聯網對公寓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現德育教育的全天候,全覆蓋,無死角。(六)優化公寓環境提升生活品質。俗話說,好的環境成就人?!耙晃莶粧?,何以掃天下”,以宿舍長為安全員,第一責任人的管理模式下,各公寓的標桿層,示范區漸次展開積極競爭,各公寓輔導員老師積極引導,做好保障,各樓長、專任德育教師適時督導,充分利用行為導向室與同學及時溝通,化解矛盾,給同學們營造了一個積極,輕松,嚴謹又不失活潑的生活學習環境。在恰當的時機將同學請到行為導向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宣傳公寓制度制訂的目的及意義,加強教育和引導。使同學們認識到生活中的問題不僅僅是規范或衛生問題,它更能體現一個人的良好習慣和團隊精神,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職業道德和執業水平的高低。思想認識的轉變帶來了行為的改變,學院主管學生的領導和輔導員老師都感受到了同學們的變化,學院老師們也開始參加公寓的活動,給同學們和公寓管理老師帶來了更多的信心。(七)強化激勵提升評價監督機制。建立評估體系和約束機制,定期對開展學生德育工作的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對輔導員以德育工作成果作為重要考核項目,切實保證學生德育工作的效果。在學生中評選優秀,不斷激勵其他學生求是上進,團結協作,熱心助人。每月評選文明宿舍并進行表彰宣傳,通過激勵機制發揮學生自律委員會的作用。(八)重引領全覆蓋求實效。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一方面靠自覺,更多的是靠組織的引領,工作中,認真執行杏林學苑的布置安排,不但以身作則走在前頭,更要引領廣大同學變被動為主動,變被管理,被服務為我參與我服務,形成一種新的氣象。求實效一定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風和過硬的業務素質,所以除了加強理論學習,更多的是在實踐中,真抓實干,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做法,提高效率,獲得實績。

總之,以公寓管理為平臺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同于傳統的課堂講授模式,它是傳統德育教育的重要補充。杏林學苑作為首都醫科大學的一個特殊學院,要完成的不僅是服務、管理和安全的基本任務,還有教育和文化的功能發揮。

參考文獻

[1]李紀巖.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16.

[2]張立成.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01.

[3]劉云山.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座談會上的講話[J].時事報告,2014,33.

作者:田建濤 閆洪友 李云武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