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25 02:59:39

導語: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一、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學生思想復雜,思想政治工作越發難做目前,部分學生厭學,尤以農村為甚,究其原因,一是大中專實行自費上學,并且自主擇業,絕大多數學生望而生畏;二是急功近利思想嚴重,家長認為與其花上萬元自費上學,不如早打工掙錢;三是社會分配失衡,一部分知識分子待遇較低,使學生失去學習熱情,不少學生缺乏對文化知識的孜孜求索。還有些學生由于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法制觀念淡薄,缺乏道德標準和是非觀念,對歷史、國情認識差,丟掉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美德,言行乖張變態。以上這些,客觀上給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

2.學校周邊環境差,“社會大德育”的良好氛圍形成艱難一些地方對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重視不夠,一些腐朽沒落思想乘虛而入,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德育工作。近幾年來,學校周邊發展起來的文化市場對學校產生的影響較大,一些庸俗低級的文化現象隨處可見,“三廳兩室”在學校周邊布點過多,不少經營業主采取非法競爭手段,放淫穢錄像,提供賭具,以學生為賺錢對象,致使許多學生沉浸其中,上課精神不振,成績下降。中小學生中談情說愛者有之,吸煙賭博者有之,價值觀念、行為方式陷入迷途?,F在,地方黨政部門對青少年教育工作認識程度很高,但真正把它擺上日程抓緊抓實,為學校德育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還有一定差距。學校德育工作隊伍基本上是健全的,但上級主管部門在工作、學習、生活待遇、職稱和培訓等方面給予的政策傾斜、關心支持還很不夠。特別是鄉鎮一級黨政部門如何優化育人環境,把學校德育工作實實在在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還做得很不夠。文化、公安、司法、檢察、工商、郵政、文藝、廣電、工會、婦聯、團委等部門,在如何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監督等手段,真正為青少年開展各種活動的場館建設還很差。許多地方至今還沒有真正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

3.教育系統內部對德育工作的研究、探索還缺乏深度和廣度對如何拓寬德育渠道,充實德育內容,改進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實效的研究和探索還很不夠。在新形勢下,許多學校的德育工作都沒有做到管理規范化、運轉程序化、內容科學化、形式序列化、效果顯著化。

二、學校德育工作出現問題的原因

1.教師要克服的困難便是自我教師要想教育好學生,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學生在校有很大的攀比、效仿成分,如果教師自身做得不好,或知法犯法,就很難說服學生去遵守道德。這時不管你講多少大道理,學生都會認為你在耍兩面派。比如說,學校規定師生在校內一律不準騎自行車,但有些教師卻帶頭騎車橫沖直撞,學生于是紛紛效仿,造成有令不行的局面。

2.學生身上家教的缺失大凡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用之人,絕不希望他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庸人,更不希望他成為危害社會的“害群之馬”。但并不是每個家長都懂得科學育人的道理和方法,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是科學育人的搖籃。尤其是在科學技術還欠發達的地區,要想達到標準、科學,更是難上加難。要想使自己的學生德育過關,就要戰勝其家教中的缺陷。

3.社區文化的影響學生所生活的社會區域一般來說是固定的。一般說來,農業區的孩子,知識面狹窄,又因為其受社區中小生產者意識的影響較多,所以自由散漫的思想較嚴重,面對紀律,總想以商量的口吻來解決;工業區的孩子紀律性較好,但知識面比商業區的又似乎略有不足;商業區的學生知識面較廣,但對善惡區分能力又較工業區的略遜一籌,唯我獨尊的思想又很難使他們正確面對失敗。

4.社會傳媒的影響總的說來,我國的社會傳媒較以前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又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深思。譬如一些宣揚資本主義思想,或武力至高以及言情的動作片、動畫片和色情片,很容易迎合人們追求刺激的心理,但這些給不明世事的孩子帶來了嚴重的思想誤導。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早戀現象,多是因為看了幾部色情片或色情小說,聽了一首色情歌曲,諸如此類,舉不勝舉。再就是,適合兒童欣賞的積極向上的影視片、歌曲太少了,能引導兒童正確成長的書刊太少了。如果任憑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必將殃及我們的子孫后代。

5.學生自身“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泵恳粋€人看待人生、認識世界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學生也不例外。我們要想把孩子真正培養合格,就必須適當調整他們認識的角度。

三、學校德育工作應采取的對策

1.全社會各部門各行業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抓好德育這項社會系統工程第一,縣或縣以下鄉鎮,黨政部門要把學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陣地,實實在在地抓好學校的德育工作,切實體現“兩手抓、兩手硬”的方針,在目標考核、獎懲等方面要有硬性指標。第二,建立橫向協調、縱向統籌的德育工作管理體系、指揮調控體系和評價監督體系??h上要成立縣委宣傳思想領導小組,由分管書記和分管縣長為正副組長;下設德育工作委員會,由各有關部門和團體負責人組成,負責對全縣德育工作的宏觀管理,重大事項由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日常工作由縣委宣傳部牽頭,各部門配合參與和支持。縣上要建立德育工作例會制度,德育專項評估督查制度并推行德育工作“一票否決制”。第三,落實經費,穩定隊伍,提高待遇,在評優、評職、晉級、調資等方面對德育工作者實行政策傾斜,建立專兼職德育工作的專項名額分配制度。同時加強培訓,提高政工隊伍素質和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第四,全社會、各部門協調,凈化育人環境,加強對校園周邊文化娛樂市場的清理整頓和經常性檢查監督管理。還要命名和建設一批德育基地,積極開展各種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活動。

2.充分發揮學校在德育工作體系中的主導作用,真正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第一,全面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綱要》、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建立層層滲透的管理調控機制,溝通學校、家庭、社會,讓學生活動在規范、健康的網絡之中。第二,完善制度,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激勵導向機制,努力拓寬德育工作的內容、途徑和方法,找到有效的載體,找準切入點,循序漸進,件件落實,增強德育的整體效益。第三,充分研究和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力求把知識和科學性與思想性結合起來,把“授業”與“傳道”結合起來。第四,以“三讓一樹”的校風建設為突破口,發揮“硬件”的育人功能,整治好校園秩序,優化育人環境,形成良好校風。

3.切實加強對學校德育工作的督導、督查和效果評價對學生質量要求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衡量,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心理素質和能力要求達到《大綱》、《綱要》要求標準。加強對德育的方向、管理、基地和實際效果的檢查。

4.教師應該與家長密切聯系,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強社區、社會對兒童的教育,與社區、社會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加強與學生的交往。通過談心、組織活動來認識每一個學生的真正面貌,然后對癥下藥,糾正其不足之處。

作者:宋艷存 劉世斌 單位:河北衡水市武邑縣城關聯小衡水市武邑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