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文教學的德育教育

時間:2022-12-10 03:45:31

導語:論語文教學的德育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語文教學的德育教育

一、走下講臺,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是學生的第二父母,關心他、教育他如何做人;是學生的朋友,聆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正視挫折、樹立信心。因此,教師要善于變換角色,全面了解學生。如一次上課有個學生打瞌睡我沒有直接點名批評,而是走到他的身旁,摸摸他的頭部,輕聲問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這時學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哪還有心思再睡覺。這位學生感受到了老師是真誠地關心他的身體狀況,使他在這個班集體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樣學生也能學得關心他人,認識到熱愛集體的重要性。

二、課堂教學中適時滲透德育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每一個凈化思想的機會。如在教學《黃河頌》《最后一課》一類的文章時,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適時進行愛國教育;在教學哲理詩《理想》時,讓學生在領悟詩歌的深刻含義和精妙的比喻的同時,更要鼓勵學生樹立崇高理想、擁有信念,及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在語文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意志,堅持不懈的恒心,如《音樂巨人貝多芬》《再塑生命》可激發學生追求理想,與苦難、困難作不屈不撓的斗爭;《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在引導學生歸納文章哲理的基礎上教給學生克服困難的方法:將大困難化為小困難,一個一個認真地解決,這樣會戰勝巨大的困難;在教學《登上地球之巔》時,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讓他們認識到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如《信客》能教給學生做人要誠實、講信用;《老王》也讓學生知道關愛弱者的重要……總之,每一堂語文課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陣地,語文教學與德育的教育是同步進行的。所以我們作為語文教育者,應引導學生的情感活動向著純潔、健康、高尚的方向發展,達到能夠控制情感、主宰情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

三、課外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我開展過多種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朗誦比賽、辯論賽、成語接龍、故事會等,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充滿競爭,只有那些知識豐富、意志堅強的人才能適應生活。

四、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身示范

作為教師,如果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這樣的教師,即使能說出道理也不能說服學生。因此,我在教學當中,嚴格地按道德規范的要求去做,熱愛學生、嚴于律己、嚴謹治學、積極工作,給學生樹立了好的榜樣。我從教以來,從未缺過一次課,從未說過一次謊,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人把“道”排在首位,可見德育的重要。所以,語文教師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強烈的責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王亞萍工作單位:山西省汾陽市海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