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時間:2022-01-05 03:42:42
導語:職高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內涵
1.意志品質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進行身體素質、技術、技能的教學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練習、技術、技能的學習與掌握,都要經過一個艱苦、復雜的實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要付出很大的體力,而且還要進行積極的思維。在練習中產生很多的生理性反應,如疲勞感、疼痛感、酸脹感等,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心理畏懼,如怕苦、怕累、怕疼、怕傷等。在此情況下需要學生以頑強的意志克服心理障礙,來完成學習目的。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不畏艱難、吃苦耐勞、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教育。
2.道德品質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教學組織、紀律約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人稱我國的體育教學是“蘇州園林”式的體育教學,這說明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是較為嚴密的。從一節體育課的開始到結束,學生均在教師或體育小組長的組織安排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練習,在隊形變化、分組練習、自由活動中互幫互助。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組織紀律在團隊活動中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逐漸養成遵從社會規范、團結互助的道德品質。體育教學大部分是在室外進行的,它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較大。有些運動項目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學生的行為必須用嚴格的紀律加以規范。如上課不許帶圍巾、尖利的物品、不許打鬧說笑等。發現學生有違規行為,要及時地加以勸說、制止。通過長期嚴格的要求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形成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讓學生懂得遵守紀律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的職責,培養其社會責任感。
二、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1.規范訓練法
運用制度和規則所指明行為的規范標準來訓練指導學生行為從而收到培養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的效果。體育的特點之一是很多活動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規則要求下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應充分利用規則輔助教學,實現教學的效果最優化。要發揮制度和規則的教育作用,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認真執行。常用的辦法就是適時地給以獎勵與懲罰。當然光有教師的執法還是不夠的,教師應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對符合規范的行為給予維護和支持,對違反規范的行為進行批評抵制,這樣學生的道德情感會上升為道德意識,自覺地遵守制度和規則,使個人的行為在符合并遵守規范的前提下,得到認可和發展。
2.集體訓練法
體育教師應當在集體項目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幫助學生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使學生個體的行為與集體榮譽相聯系,使他們認識到榮譽來自集體成員的共同奮斗和團結協作,來自個人對集體的奉獻和刻苦訓練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例如,在進行籃球、足球、排球、接力賽項目教學時,教師要在講戰術和技術配合時,特別向學生強調集體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觀念和集體主義教育,使學生明白如果一個沒有集體觀念的隊伍,很難體現出戰術意圖,作戰士氣也不會高昂,也很難在比賽中取勝對方。而一個沒有集體觀念的人即使個人技術再高,若不講究集體配合,就會失去與同伴創造的機會,也難以有所作為,讓學生在戰術配合的練習中體會集體主義的精髓和集體協作的力量。
3.對抗與競賽訓練法
我們培養的學生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具有時代感和積極進取、勇于競爭的精神。而這些素質的形成與發展,在體育教學中都有較大的活動空間,因為競爭是體育的突出特點,各種體育運動項目都具有對抗性和競爭性,尤其是在比賽狀態中,其對抗和競爭因素體現得更為強烈。它往往使參加者承受高強度的心理負荷和生理負荷,并且還必須在這種強負荷的情況下去爭取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對抗性、競爭性較強的教學與訓練,就可以使學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獲得勇敢拼搏、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例如短跑教學中,僅在“預備———跑!”這短短的時間里,為了比別人更準確地抓住起跑時機,學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時,一面又要全力準確果斷行動,一剎那松勁就意味著難以挽回的失敗。在長跑教學中,采用競賽形式,形成競爭對抗,這就自然意味著學生不僅要堅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長跑教學實際上變成一場意志力的較量。
4.表率示范法
表率示范法是教育者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學生的方法。它對學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對學生個性品德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的儀表言行,都應考慮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首先做到,要用自己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從中領悟和產生道德概念,從而樂于接受和效仿。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經過親身實踐,必然會認識到它的正確性,從而建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質。因此,體育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和知識水平,在教學中隨時隨地注意用自身言行去感召、教育學生。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在體育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不同,在一節或幾節課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側重、系統性的德育教育。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情況、內容、環境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貫遵循德育教育的原則。
2.建議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要嚴中有愛“,嚴是愛,松是害”對學生在教學中所犯的錯誤,教師要嚴格對待,但對學生的嚴不能簡單、粗暴地處理。而應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從思想上轉變認識。對學生的教育要一視同仁,不可厚此薄彼。不論運動成績如何,都應平等相待。在任何情況下,應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善始善終不走樣,以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作者:霍玉榮 單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德育效能提升策略
- 下一篇:留守生在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