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中職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時間:2022-01-05 03:45:15

導語:新時期中職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中職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養成教育———德育教育的最低層面

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學生,一方面面臨中考失利的打擊;另一方面由于正是青春期,生理及心理都還沒有成熟,且逆反心理嚴重,如果不進行及時有效的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對于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首先要進行的就是“行為養成教育”。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是指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和手段,以一定的道德規范為主要內容,以兒童和青少年作為主要的對象,其目的是使其養成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等。養成教育對年輕一代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及確立自主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養成教育有助于中職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品德和習慣的形成是個體在社會性的活動和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符合社會行為規范的思想行為體系的過程。個人的品德形成有兩個方面:一是自發的社會影響,二是自覺的教育影響。學校、家庭和社會及個體自身的努力都是人的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心理學告訴我們:品德的形成受知、情、意、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只有有了正確的品德認識,才能上升到高尚的品德情感,再形成品德意志,最后轉化為自己的外在行為。一個道德修養好的人必須經過長期的道德實踐,而養成教育正是有助于強化這種實踐。

1.2養成教育為中職生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個體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過程,是與社會規范形成的思想和行為的系統過程。個人特征的形成在許多方面得以實現,是自發的社會影響,也是一種自覺的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自身的努力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心理學告訴我們:道德品質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知識、感覺、意識等,只有正確認識道德人格,才能提高青年人的道德情操,促進道德意識的形成,最終通過行為表現出來。想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必須經過長期的道德教育,從而加強道德教育實踐。簡單來講,養成教育在于習慣的培養。如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等??梢哉f養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最低層面,是一個學生所必須接受的德育教育。

2成才教育———德育教育的基本層面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最大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即個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個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意味著就能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因此德育教育的第二步就是“成才教育”。職業教育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第一線,需要擁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專業型人才。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更好的選擇就業,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充分展示所學技能,使自己得到進步和提高。因此,在中職教育工作中應更重視學生人生觀、成才關的培養。但是,在以往教育過程中我們忽視了這方面的培養。通常在學生就業前夕,才將相關內容灌輸給學生。這些內容還未來得及消化,就已經進入實習單位實習了。帶著這種較為“幼稚”的就業成才觀走上工作崗位,必將對學生的工作產生影響,一旦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又不能做好心理調適,便會感到困惑,并在短期內增加學生的再就業率。成才教育對于中職學生的職業生涯乃至以后生活都具有重要意義。其基本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培養專業興趣,提高專業素質,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積累社會和工作經驗,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人力資本、興趣和專業的匹配,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國歷來強調德才兼備,既重視德,又強調才。故,作為德育教育的基本層面,在中職德育教育中,必須貫穿成才教育。中職生的成才教育重點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

2.1注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年齡都還比較小,屬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還不成熟;并且由于中考的失利,自信心受到打擊;再就是世人普遍對職業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偏見,一大部分家長都認為中職學校主要是讓學生過渡一下,因為初中畢業走上社會年齡太小。因此成才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認為自己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2注重學生艱苦奮斗精神的培養

中職學生畢業后的第一崗位就是生產第一線,從事操作工作。這些對于過慣了養尊處優生活的孩子來說,的確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于是,經常會聽到畢業學生在抱怨,工作太辛苦,工資又低??偸窍胫o職,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在艱苦崗位磨練。因此,要注重加強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努力工作,通過實踐,增強他們吃苦耐勞的意識。

2.3注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人際交往能力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基本能力。在已畢業工作的學生中,人際交往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可以比較快地得到企業的重用。而一些性格比較內向且人際交往能力差的學生得到的晉升機會遠遠不如前者。

2.4輔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規劃是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制定未來職業發展規劃的過程,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前景。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或者較早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都有助于學生的成才。職業生涯規劃也是成才教育的必要內容。

3創業教育———德育教育的追求層面

將個人價值和社會發展聯系起來的新的教育理念,即創業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9年4月在漢城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強烈突出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必須加強創業教育。社會主義經濟形勢和結構的調整,使得開展創業教育,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人才供求與競爭的需要,職業學校改型與發展的需要,更成為職校畢業生提升就業能力和獲得職業生涯保障的需要。教育司副司長劉鳳泰也指出:“對職中生進行創業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前職業學校的重要任務”。時展要創新,社會發展要創業,創新、創業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發展的靈魂。創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系統中的重要內容,可以說是在德育教育領域的另一個擴展。德育教育本質上是教學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而創業教育就是把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樣的人具體化,是具體解決人與社會關系的。幫助學生就業,創業,也就是說,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服務,教育學生學習如何工作,如何經營,引導學生走向社會,選擇就業,等等,這從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是做什么樣的人。職業學校創業教育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分工和職業分類,了解各種職業的一般特征、要求,了解社會的具體情況等,這從德育的角度來說就是了解社會;二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心理,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從德育角度來說就是如何做人;三是幫助學生擇業、創業,即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服務,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工作,如何經營,引導學生走向社會,選擇就業崗位等,這從德育角度看就是做什么樣的人。創業教育擴大了德育空間,豐富了德育內容。學生對德育不重視,究其原因,是德育工作還存在著灌輸式和防范式的傾向,對學生負面行為指責較多,容易使學生產生膩煩心理。創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貼近學生生活,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此,創業教育是德育工作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將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緊密相連。同時,教師還要給學生系統介紹專業的社會特點、向學生教授相關心理知識、對學生進行職業心理測試,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挖掘潛能,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改變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被動接受教育為發展自我主動積極的參與。因此,中職學校可以通過開展以下創業教育內容,強化德育教育的功能。第一,通過創業教育,建立學生的危機意識,讓學生清楚地認識,要實現國民經濟的發展,創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業激情;第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克服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就沮喪,輕易放棄的消極心態。創業過程中伴隨著很多的風險和不穩定因素,因此,對學生開展一些挫折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綜上,中職生的德育教育職業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業教育為職教德育開了一條通途,通過開展創業教育,在面對新時期的就業壓力,學生由以前的被動等分配轉變為主動找市場,由消極的埋怨就業難轉變為有意識地支配自己的人生道路。

作者:趙斌 單位: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