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
時間:2022-05-09 11:08:02
導語: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技校學校的教學中,語文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而語文這一門學科的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對于人有著重要的德育教育的功能,因此將德育教育無形的滲透到對于語文的教學中去,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應該做到的。而現在的語文教學現狀卻并非如此,有一些來時沒有抓住語文學科教學的特點,沒有做到將德育教育傳授給學生。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技工學校中如何在語文的教學中有效的滲透一些德育的教育內容。
一、語文教學現狀
語文教授的是我們的母語,因此語文屬于跨度比較大、基礎十分深厚的一門學科。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是慢慢形成的,而語文教學中的豐富的感性的知識以及一些傳授的經驗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潛移默化的向學生傳授思想教育,能夠使得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然而如今在技工學校的語文教學中,老師往往只重視語文的工具性,而忽視了語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特性,使得在教授知識的時候忽視了對于德育的教育。老師在課堂上往往只是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著重于培養學生對于技能的學習,傳授他們如何應對考試的經驗,而對于真正在語文學習中應該學到的對于“情感、道德、價值觀”的認識則沒有傳授。本來是一篇聲情并茂的文章,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內涵,然而卻被老師進行機械的講解,使其變得枯燥無味,對于德育的教學變成了一句空話,這種現狀急需得到改變。
二、德育教育滲透途徑
1、引導學生自行感悟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了能夠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老師可以采取文道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方式就是通過使用一些豐富且具體的德育材料,對學生進行指導性的教學,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自主的對其進行歸納、總結,學生通過這樣的自主性學習不但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而且能夠獲得較好的思想品德。例如,老師在語文課堂上進行《紫羅蘭瀑布》課文的教學時,通過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深刻的理解,能夠讓學生領悟到生命的不屈精神,感受到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進而激發自己的進取精神。而傳統教學中老師單純的進行機械式的講解,學生記筆記背誦內容,則完全達不到這樣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而且自然地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因材施教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結合學生的思想來進行因材施教。老師了解了學生的思想情緒之后,通過教材中的內容的感染力,進行有目的性的教學,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技工學校的學生和普通的高級中學的學生還存在著差異,他們往往學習的基礎不好因此缺乏自信,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能夠使他們恢復自信,找到學習的動力。在技工學校中,有很多學生由于自身的思想上的障礙而阻礙了他們的發展,如果老師能夠因材施教,進行適當的關心、引導性的教育,就能夠將他們引導上一條正確的道路,并且從此正確的看待人生、社會。例如,老師在講解《行路難》這一首詩的時候,針對學生信心不足的這一特點,老師可引導學生對詩詞的內容進行體會,引導學生學習使人樂觀向上的浪漫主義精神,傳授給她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向他們傳遞追求理想的信念。這樣,學生不但能夠對該詩的背景、以及表達的感情有了正確的認識,而且潛移默化的就樹立起了面對人生的信心。
3、學以致用
在語文教學中,讀和寫是兩個基礎性的任務,而對于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的滲透應該是方方面面的,因此應該將這種教育滲透到“讀”和“寫”之中。一般來說,課后的聯系是一種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鞏固的很好地方式,因此可以在這里加強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過一篇課文以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結合文章中傳達出來的精神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這樣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學以致用,無形的增加了對于課堂上學到的德育精神的理解。除此之外,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有意義的活動之中得到思想上的自我教育。例如,目前有一些技工學校的學生只是為了學歷才來學習,不思進取,對未來全是迷茫。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以“自我出路”為主題的演講比賽,通過這樣的比賽讓學生明白到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去努力、去把握以后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而自我不思進取只能讓自己成為失敗者,無形之中加強了對于學生的思想上的教育。
4、聯系生活教學
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通過體驗漸漸形成的,因此離開了生活的德育教育失去了其根本性的意義所在,所以老師應該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廣泛的接觸社會,積極地參加一些社會性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參加一些青年志愿者的活動懂得奉獻的價值所在,并且在其中自我的價值也得到了實現,精神世界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每一年的3月5號是學校的學雷鋒紀念日,組織學生自行的參加到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之中,了解雷鋒的精神世界,能夠使得學生樹立“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價值觀。又比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社會現象的調查,最終做出調研報告。如對“水污染”的調查,能夠讓學生不僅學會了語文課上講到的調查報告的具體撰寫方式,而且能夠在實踐之中明白水被污染的嚴重性,從而自覺地形成了節約用水以及保護環境的好習慣。通過這樣的活動,漸漸地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形成好的生活習慣,無形的將德育教育很好地滲透到了語文教學之中。
三、結論
德育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對于一個人的人格進行塑造的基礎,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品行。語文教學是一門基礎的課程,而由于語文其自身的性質使得在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滲入對于德育的教學,然而目前還有很多老師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在這樣的基礎上本文主要針對技工學校中語文的教學中如何更有效地滲透著德育的教學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于學生的品德的教育起到一定的幫助,使得學生在未來能夠真正的成為社會的棟梁。
作者:何麗 單位:廣東省輕工業高級技工學校
參考文獻:
[1]李綺秀.淺談德育教育在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就業與保障,2012,06:28-29.
[2]李小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藝術[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3]張麗.高中語文學科德育的敘事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
[4]徐鳳玲.論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藝術[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
[5]石巖.淺談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D].東北師范大學,2010.
- 上一篇:高職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法的運用
- 下一篇:中職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