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課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3 10:55:58

導語:地理課德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理課德育教育論文

隨著義務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德育教育逐漸被重視起來,其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長久以來,由于觀念落后、教學資源不足,廣大農村中學的德育教育工作沒有得到滿意的效果。作為一名農村初中地理教師,筆者認為德育工作應當滲透到任何一門課程,結合所教科目的特點,將德育教育有機地融入其中。

更新觀念,重視德育教育

當今社會對于學生的道德素質要求越發重視。對此,學校要有危機意識,要不斷革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切實觀察德育教育重的思想,跟上教育發展的節奏。而對農村中學來說,由于地域、經濟、文化等條件限制,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仍然只關注具體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導致學生還是在接受知識和練習解題的環節中循環往復,毫無道德情感方面的體會。長此以往,必然使得農村中學的德育教育從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方面都遠遠落后于城市里的中學。因此,農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深刻反省,切實轉變觀念,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識地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專業知識中去??傊?,只有革新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固有的教學行為,才能將德育教育在農村學校推行下去。

結合學科內容深入挖掘

地理學科與我們的生活環境之間有著許多結合點。比如空氣、水資源、耕地、林地等都是我們平時能接觸到的地理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結合點開展德育工作,教育學生愛護自然環境和資源。首先,教師在講中國的地理相關知識時,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民族自豪感。比如,中國的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北方有肥沃的黑土地和遼闊的大草原、南方有魚米之鄉和發達的經濟、西部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些都是能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的信息,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點強調我們國家的優勢,正面積極地教育學生。其次,教師在講“中國的自然資源”時,可以重點培養學生愛護自然資源的公德心。比如,中國的耕地面積非常有限,每一個學生都應當有保護耕地的責任;水資源非常珍貴,尤其是西部地區非常缺水,學生應當節約用水,講功德避免污染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資源;石油、煤炭等化石類能源難以再生,學生應從點滴做起,節約能源。對于以上這些,教師要充分挖掘,增強學生的感悟,以提高他們節約和愛護資源的道德意識。第三,教師在講“自然災害”時,可以著重培養學生對他人同情與關懷的意識。比如,在涉及洪澇災害、地震、臺風等災害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自然災害的破壞力和對人民生命財產帶來的損失,培養學生對受災地區人民的同情心。

運用多媒體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是教育的重要項目,在德育教育方面,更需要情感體驗來實現。因為德育教育本身就富含情感的教育,絕不能讓德育教育流于口頭和書本。而多媒體設備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內容,讓他們在聲音和光影中身臨其境,并受到情感的教育。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地理課中德育方面的內容。比如,筆者曾經在講“自然災害”的課程時,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汶川大地震時的搶救現場視頻。在視頻中,學生們看到地震毀掉了汶川人民的家園,甚至奪取了許多人的生命,他們不住感慨大自然的破壞力,并對災區人民深感同情。同時,他們也看到了搶險救災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那不畏艱難、眾志成城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在座的學生。相信在這樣的視頻中學生在情感上能夠受到更深刻的影響,并能從中學習到解放軍戰士頑強拼搏、與大自然抗爭的精神。所以說,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

聯系實際生活開展德育教育

對于農村的初中學生來說,他們有更多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從成片的耕地到充滿泥土芬芳的空氣,都能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大自然的豐富內涵。這對于地理學科來說是相對比較有利的條件,從而也給地理課的德育教育創造了更多的機會。比如,這些年來我國霧霾的問題愈發嚴重,對人民健康、交通和城市形象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對于農村學生來說,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社會擔負起責任,從身邊尋找污染源,看看是農村的哪些問題造成了大氣污染。在筆者的指導下,學生們從附近幾個村莊入手,展開調查,發現了許多落后的小作坊、生活用煤、焚燒秸稈以及尾氣排放不達標的汽車都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針對以上問題,他們又寫了調查報告和改進意見,并開展了保護空氣的宣講活動。另外,對于附近地區的耕地情況,筆者也組織學生開展了調查活動。在筆者的指導下,他們通過走訪,對附近的耕地面積進行了統計,并且還統計出了即將被占用的農田數量。當發現耕地數量逐年減少時,他們對此感到了擔憂,并且紛紛發表了保護耕地的建議。在以上這些活動中,學生們增強了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意識,也增強了責任心,因此,農村地理教師可以適時地安排學生開展具有農村特色的地理實踐活動,發揮農村學校的天然優勢,做好地理課的德育教育工作。綜上所述,在德育教育方面農村學校既有優勢,又有劣勢,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發揮長處、彌補不足,以豐富的手段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從而使學生端正態度,增強思想道德意識,不斷提高和發展。

作者:許劍波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白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