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策略
時間:2022-02-17 09:43:14
導語:提高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具有高道德素養、高專業技能的“素質人才”,中職學校必須從德育課堂實際教學現狀入手,把握其教學問題,探究有效德育教育策略。
一、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現狀
(一)學生素質偏低,存在心理問題。中職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他們大多是學習路上的“失敗者”,更是許多人眼中的“差生”,對課程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且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行為習慣、思想價值都在養成階段,極易被外界事物所影響。很多學生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如自卑情緒、暴躁情緒、孤僻情緒、攀比心理等,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二)教師教法不當,教學課堂單一。雖然中職教師積極響應素質教育改革要求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但對其認識并不深入,仍然過分重視專業課程教學,導致德育教育課程“形同虛設”。且部分教師在實施德育教育課程教學時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法,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被動說教導致學生的課程參與積極性逐漸降低,德育教育實效性不高。
二、中職學校德育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激活教學課堂?!芭d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讓中職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投入中職課程學習中,教師必須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方法,讓教學活動倍具吸引力,引導學生能夠在趣味橫生的教學環境下積極投入德育課程學習。且教師也要深化自身教學認知,認識多元教法在德育教學課堂的積極作用,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篩選,以確保教法與教學內容能夠在相互結合下發揮“1+1>2”的教學效果。如在開展“共創和諧社會”相關課程教學時,教師可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教學,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各種戰亂照片,讓學生感受到“不和諧社會的殘酷”。同時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感受“不和諧社會”存在的弊端,進而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引入教學內容,讓學生合作探討“什么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什么要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式方法”,既讓德育課堂環環相扣、循序漸進,也能夠在加深學生學習體驗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投入課程實際學習中。(二)把握學生特點,密切互動交流。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對象是學生,也決定了教師在開展課程教育工作時必須從學生入手,只有把握其的學習特點,從學生出發開展德育教育,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在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因材施教”,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被教育,被感化。如在開展“良好道德促進家庭幸福和人生發展”相關課程教學時,教師可采用案例教學法為學生列舉學生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良好道德的影響,為學生展示學校的道德模范標兵,運用榜樣引出教學。同時在進行該課程教學時教師要與學生密切互動與交流,要運用幽默的語言、趣味的提問帶領學生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為學生提供學習空間,讓學生分享自我感受、心得體會,進而深化德育課程教學。(三)教學聯系生活,創設多元活動。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必須緊密聯系實際生活,這是對學生道德自覺、行為選擇的培養,單純地依靠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有效性并不高。要想讓學生能夠在道德課程學習中逐漸由他律轉移到自律,將所學的道德知識概念、要求內化為自身的道德意識,形成道德自覺的同時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教師就必須為學生提供道德實踐與學習的舞臺,實現德育教育課堂的延伸拓展教學。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社區義務勞動、看望孤寡老人、敬老院送溫暖等,這些活動既豐富了中職德育教學課堂的教學形式,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開展有效德育課程教學的重要途徑。
三、結語
總之,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創新必須緊緊圍繞以生為本、教法創新、內容創新等展開,這樣才能夠在強化學生自身素質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才能夠在有效的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培養出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盤,林樹生.中職德育課教學現狀考察與創新策略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7).
[2]陳芳.立德樹人視角下的中職德育課教學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7).
[3]羅琳琳.中職德育課有效教學方法淺析[J].職業,2015(02).
作者:鄒啟星 單位:福建省三明職業中專學校
- 上一篇:中職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方法與實踐
- 下一篇:談技工學校德育課情趣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