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時間:2022-01-05 03:52:26

導語: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一、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與聯系

兩者的區別:第一,理論基礎有所不同,分屬于不同的教學領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學為基礎,而德育教育則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第二,對學生的評判標準也有所不同,德育教育注重以社會形成的共同品德及行為目標方式為標準,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對學生個體心理狀態進行評價。第三,教育方法不同,德育教育是教授、感知,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誘導、宣泄。兩者的聯系:第一,教育群體是高中學生。第二,兩者之間擁有相同的教育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提高全面發展型人才。第三,兩者都需要遵循共同的教育規律,都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尊重學生的人格,注重學生個人訴求的表達。

二、將高中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兩者融合首先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其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目前最受社會歡迎的無疑是綜合型、高素質的人才,企業在選擇員工時,不僅要工作技能過關,還要心理素質過硬。只有將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性人才。由于兩者在教育方法上面存在相應的區別,德育教育更加注重的是教授,這容易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因此,需要運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來引導。兩者相融合既彌補了德育教育的不足,也為德育教育的發展拓寬了渠道。

三、如何將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1.強化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

教師在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擔著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責任。因此,高中學校首先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從而打造一支工作作風優良、教育高效的師資隊伍。教師自身也要重視參加各種教學培訓,借鑒他人的優秀教學方式來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平時教學中的表現來引導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學生在學生其他科目時,也要加強對心理學方面的學習。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才能根據自身的心理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進而找到戰勝逆境與困境的方法,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習與生活,從而促進學習成績的不斷提升。

2.在開設校園輔導站的同時,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學生的高中階段正屬于生理發育期,是心理狀態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輔導教育。學校在逐漸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根據各個在校生的心理特點及思維方式開展個性化輔導模式,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疏導,但在疏導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學校在縮小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界限的過程中,還要重視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通過教師做家訪、電話互訪、開家長會的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進而全面了解學生。這樣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方法。高中是學生樹立三觀及遠大理想目標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訴求,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只有將高中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合到一起,兩者之間才能達到優勢互補、互通有無,才能使教師科學合理地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許榮樹 單位:晉江市首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