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影視美學與人性觀照研究

時間:2022-07-21 03:16:00

導語:電視劇影視美學與人性觀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劇影視美學與人性觀照研究

摘要:道人心、說人性的電視劇并不少見,《嘆息橋》的獨特之處在于獨樹一幟的影視美學造詣、別具匠心的敘事結構、細膩飽滿的人性觀照。文章以《嘆息橋》為例,通過對其鏡頭語言、敘事結構、人性觀照的分析,探討電視劇如何更好地通過影視美學表達,深入挖掘觀照人性。

關鍵詞:影視美學;人性關照;鏡頭語言;敘事結構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樂兒所說的蘇東坡的詩即《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透著圍城般的無奈與唏噓。

鏡頭語言:天馬行空

《嘆息橋》開幕,樂兒在街頭奔走,推拉搖移晃的運動長鏡頭讓人聯想起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劇中大量的固定長鏡頭、縱深長鏡頭,細膩紀實的風格,能讓觀眾迅速而又敏銳地捕捉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同時,長鏡頭也帶來慢節奏和壓抑感。第五集,通過一幀閃現的技巧,表現淑媛的內心世界。一幀閃現出現了數次,藍色底光光源營造恐怖懸疑氛圍。細節在于,倘若你仔細截圖,會發現這些一閃而過的一幀中,淑媛或是癲狂地笑,或是面無表情地靜默著。一幀閃現的技巧似在致敬大衛芬奇的《搏擊俱樂部》。畫面構圖上,《嘆息橋》大量采用對稱構圖、1/2構圖、1/3構圖、黃金分割,帶有韋斯·安德森的風格。劇中,攝像機放置的位置天馬行空,或擱于地板上,或置于天花板上,或藏于某遮罩物后,時常帶著希區柯克的窺視之感———比如劇中有一幕,隔著墻和窗,拍攝啟源和母親吃飯的畫面,讓人聯想起《后窗》。在表達人物關系———比如樂兒和啟源吃飯、吵架時,小薇和子勇開始合住時,彩云和啟源日常生活時———《嘆息橋》常常運用割裂式的單鏡頭,表達兩個人物內心無法跨越的鴻溝。從聲音來看,《嘆息橋》中,有兩處聲音處理:一是樂兒在聽見醫生說其父患癌后,醫生后面說的話瞬間聽不清了;一是第十五集結局,小薇赴約,子勇見狀,四周其余的聲音遁隱。這兩處在聽覺細節上,逼真呈現出主人公手足無措、腦子瞬間發懵的狀態。“美人在骨不在皮”———“內容實質”與“拍攝技巧”的關系就好似“骨”與“皮”的關系。拍攝技法是用來襯托內容實質的,形神兼具才能好上加好?!秶@息橋》中的每個場景,都是精心打磨推敲出來的,不過,大量充斥的對稱構圖、1/2構圖、1/3構圖等技法,人物長期被擠壓、冷色調、無時不刻不在的壓抑感,也易讓人審美疲勞。

敘事結構:記憶的羅生門

70年前,時年40歲的黑澤明拍攝了《羅生門》,這部電影成為影史上繼《公民凱恩》之后,多角度非線性敘事的經典電影之一?!秶@息橋》中,分別從樂兒、子勇、啟源、小薇、淑媛、家俊的視角出發,展現同一件事不同視角下的不同側面。記憶是會騙人的,你相信嗎?心理學上,記憶的定義是“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的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如果說,單個人的記憶容易出現偏差,那么多個人的記憶呢?多角度非線性敘事的初衷或許是通過多人的視角,真實反映出事件全貌,以避免個體的記憶偏差。多角度細節的碰撞,既讓懸疑氣氛升級,又讓觀眾在旁觀他人人生的同時,陷入對自身的沉思?!秶@息橋》以片頭曲《困局》為界,前部分是二十年前,后部分是二十年后,前部分畫面比例故意拉長,后部分畫面比例正常,回憶部分則采用黑白畫面。主創人員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故意拉伸二十年前的畫面是因為那時的電視畫面常常如此?!秶@息橋》幾乎全劇都在樂此不疲地展現不同視角的不同記憶。比如樂兒借宿子勇家,在樂兒的記憶里,小薇大為不悅,一言不發將被子摔在沙發上;而在子勇的記憶里,小薇與樂兒交流親切和諧。又如家俊和母親淑媛,在淑媛的視角里,家俊在卡片上咒人,放火燒酒屋;而在家俊的視角里,做這些的卻是淑媛。之所以記憶相差這么大,是因為他們其中一位有著精神問題。從一幀閃現里面目猙獰的淑媛來看,似乎家俊的記憶更令人信服。當觀眾將不同視覺的記憶碎片拼湊起來,拼圖的謎底似乎也被揭曉。心理學基礎上的多角度非線性敘事的趣味便在于此,而數次展現同一場景帶來的慢節奏,又常常觀眾覺得該劇艱澀難啃?!秶@息橋》沒有像多數商業片那樣迎合大眾。此外,從劇本角度來說,《嘆息橋》結局的戛然而止也很值得一提。啟源與樂兒這條線,結束在樂兒的爸爸昌叔似乎被啟源殺害,卻未有正面拍攝。子勇與小薇這條線結束在小薇赴約,卻又似乎板上釘釘地選擇了阿南……好的劇本總能給觀眾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人性觀照:鞭辟入里

“誰未原諒……誰于溝渠描繪星圖,誰的衣裳藏尖刀,誰人心高,誰人登高……”正如片頭曲《困局》所唱,《嘆息橋》在人性刻畫方面,鞭辟入里。彩云和啟源———偏執的母子關系;淑媛和家俊———精神疾病陰影籠罩的母子關系;樂兒和啟源———現實的長期相處的情侶關系;小薇和子勇———理想化的柏拉圖式朋友關系;還有樂兒和子勇、小薇和阿南、啟源和淑媛、懷安和淑媛……《嘆息橋》通過冷色調地表達親情、愛情、友情,展現人性的復雜糾結,深挖其背后的原生家庭烙印。所謂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和原生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表面上是畫家,曾是小混混,為了朋友卻又鋌而走險的子勇;表面上老實憨厚,內里卻極度危險的啟源;表面上體貼周到,內里卻又有心理問題的淑媛……在劇中人身上,觀眾能返觀自身的弱點,體味到立體復雜的人性?!秶@息橋》中,公仔玩具有著象征意義。母親的嚴苛與控制讓啟源內心孤獨壓抑,公仔玩具成為成年后的啟源內心的寄托和慰藉。當母親要求啟源親自踩爛他的玩具時,一種巨大的憤怒感、孤獨感油然而生。這也能解釋為什么當樂兒爸爸昌叔告訴啟源,把他的公仔都扔了后,啟源疑似激情犯罪了。《嘆息橋》劇本的文藝性也很值得玩味,其中引用了王爾德的名言———“我們都活在陰溝里,但有些人仍然仰望星空”。每一集,都以人性的一大特征命名,“懷疑、妥協、迷茫、情義、失常、正常、責任、轉移、冷漠、自私、逃避、取代、自由、勇氣、承諾……”很難碰見一部劇,能將普通人的一地雞毛展現得文藝而深刻,沒有主角光環,戲劇化和轉折也處理得自然妥帖。樂兒爸爸昌叔說:“幸福還是嘆息,在于你自己?!奔铱≌f:“人生苦短”———劇中最明白的兩個人,偏偏都身患絕癥。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心理治療,常常讓人假想面臨死亡,用以窺見其真正想過的人生?!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薄翱瓷绞巧?,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嘆息橋》的影視美學表達可圈可點,令人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葉佑天.生態與心態:當代影視美學之精神審視[J].電影文學,2014,(19).

[2]全香春.談電影畫面構圖的多樣性[J].電影文學,2011,(14).

[3]曹穎哲.“對時間的敘事”與“作為敘事的時間”[J].學術交流,2010,(11).

[4]趙若純.透析莎士比亞戲劇對“人性”的觀照[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6).

作者:陳菊萍 周妍 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