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節目主持群現象思索

時間:2022-05-30 11:49:00

導語:娛樂節目主持群現象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娛樂節目主持群現象思索

近幾年來,電視娛樂節目有這樣一個現象令人關注:舞臺上,不再像十幾二十年前一樣,由一個主持人中規中矩地對整個節目進行貫穿銜接,而是經常出現兩個以上甚至六七個的主持人融合主持。從專業角度去分析,這些主持人分工非常明確,有的負責整個節目的串聯,有的進行補充,有的對節目進行豐富化的點綴、活躍氣氛對于這種現象,評論界把它叫做“主持群現象”,有人對這種主持群現象給出了這樣一個定義:即在一檔電視節目當中,不再由單個主持人主持,而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具有各自鮮明特點的主持人組合主持的一種形式。從這個定義并結合一些優秀的主持群主持的娛樂電視節目不難看出,主持群并不是多個主持人隨意而松散的組合,而是各種風格的集中展現和互補,各個主持人都必須具備鮮明的個性特點。

一、主持群現象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伴隨著電視娛樂節目的不斷發展,在國外和港澳臺娛樂節目的影響下,國內電視娛樂節目的主持風格也在不斷變化。早在90年代,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就出現了由兩名演播室主持人和一名外景主持人主持的形式,這可以算是電視娛樂主持群的雛形。而家喻戶曉的春節聯歡晚會也一般由多人主持,并一直沿用至今。2006年3月,《快樂大本營》的舞臺上出現了五個主持人,讓觀眾眼前一亮,這在全國的綜藝娛樂節目當中無疑開創了先河。而最近幾年,娛樂節目的主持群現象更是成風,《歡樂總動員》、《劇風行動》、《天天向上》、《爽食贏天下》、《愛唱才會贏》、《給力星期天》等一系列的由主持群主持的優秀節目迅速占領熒屏,成為電視熒屏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為什么主持群現象能夠迅速在綜藝娛樂節目當中蔓延、成為一種主流的主持風格和趨勢呢?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觀眾的平民化和個性化需求,需要娛樂電視節目的風格不斷下沉,并且盡量多元化和個性化?,F代的社會,電視已經成為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們對娛樂電視節目的要求已經不再滿足于一對多教條式地播報節目、放送節目,而迫切需要更加具有特點的主持風格;并且,所謂“眾口難調”,觀眾的審美趣向和興趣點不可能完全一致,這就需要在電視娛樂節目中采取各種嘗試,盡量滿足主流觀眾的審美要求,主持群則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風格不同的主持人的組合,讓觀眾對主持風格有所選擇,看到契合自己口味的主持。其次,電視娛樂節目的競爭日趨激烈,使各家電視臺不得不在主持風格上進行各種嘗試和創新,力求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王牌節目。而主持群在這種嘗試和競爭中,成為了主持風格的一種潮流和趨勢,各家電視臺都在這種形式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欲求通過最新穎的組合方式,搶奪觀眾,提高收視率。

二、主持群現象的特點

娛樂節目的主持群方式能夠成為主持的一種潮流和風尚,必然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第一,主持群分工明確。在主持群里,個體主持人擔當什么角色,這都是有明確的分工的。節目組在主持人的選擇時,在這方面有著深入考量。在主持群中,有擔當主角的,他的作用就是串聯起整個節目,使節目流程按既定的方向發展;也必須有配角,在這個主持流程中主要擔當點綴潤色作用,或增加幽默調侃的氣氛,或加強節目的豐富可看性。總之,在高低寬窄的搭中,就是要使節目盡量在有序的情況下,朝內容豐滿、輕松活潑的風格靠,從而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在《快樂大本營》里,何炅在主持群中就處于中心位置,他起的作用就是串聯起整個節目,而謝娜則以搞怪調侃來吸引觀眾,海濤、吳昕等人則經常是被整蠱的對象。這幾個人風格鮮明,又很適合自己的角色定位,幾個人配合起來非常默契,真正達到了1+1+1>3的效果,加上節目本身的策劃就十分出彩,能夠成為中國娛樂電視節目的標桿也不足為奇了。第二,主持群的參與性、互動性強。剛才說,在主持群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或插科或打諢,能夠將舞臺的氣氛搞得很融洽而活躍。并且,主持群可以更好地和嘉賓一起進行互動,讓嘉賓和臺下觀眾都能很好地參與進來。這種形式大大增強了節目的臨場感和趣味性,從而把觀眾的情緒也調動起來,在潛移默化當中深深地吸引住觀眾。第三,主持群可以吸引不同的受眾群體。俗話說,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電視觀眾心中都有一個最好的主持?,F在電視的受眾群體越來越細分化,如何讓觀眾在一臺節目當中感受到不同的主持風格,這是電視節目制作者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主持群應運而生不是一個偶然,它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這樣看,在一個主持群里,一個主持人其實就代表了一批潛在的受眾,或者為受眾所喜愛。比如,在《快樂大本營》里,何炅的粉絲看重的是他陽光的外表和輕松的主持風格,喜歡謝娜的觀眾則被她直率而不失調皮的性格所吸引,海濤始終是被調侃的對象,但他的粉絲喜歡他樂觀、甘為人梯的精神。這些人分別抓住了各自層面的觀眾,合起來,便是“人民大眾”的大海!

三、主持群現象暴露出的問題

當然,在娛樂至上的當今社會,娛樂電視節目中的主持群現象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首先,盲目跟風的現象非常嚴重,導致了觀眾的審美疲勞。近些年,主持群雖然在各級電視臺遍地開花,然而內容的同質化問題卻十分嚴重。一個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火了之后,許多電視臺也紛紛推出了類似的節目,其中很多是換湯不換藥。在內容同質化的影響下,為了增強自己節目的競爭力,各電視臺紛紛開始比拼硬實力,不惜重金邀請大腕明星助陣,卻忽視了節目本身的包裝和創新。其次,為了最大限度地抓住觀眾的好奇心,從而提高節目收視率,眾多主持群節目不惜走低俗化路線,以互相之間低級的調侃、打趣為樂,這對社會風氣引導和塑造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今天,電視媒體對社會和人的影響越來越大,主持群現象的出現,順應了電視節目的發展以及人們的需求,這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當然,作為電視人,特別是娛樂節目的制作者和主持人,應該抓住歷史賦予他們的機會,同時也應該承擔起媒體人的使命和責任,在主持群的課題上不斷進行創新,制作出更多更好、積極健康的節目,呈現給電視觀眾,帶給他們豐富的精神食糧,從而實現電視人應有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