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題材電視劇歷史價值觀分析
時間:2022-05-09 10:35:11
導語:抗日題材電視劇歷史價值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歷史價值觀概述
歷史價值觀屬于歷史觀和價值觀兩個概念的結合,即在關注歷史的時候所采用的價值觀念。抗戰劇的歷史價值觀即使用正確的觀念、態度來看待與評價與抗戰歷史相關的人物與事件的一種行為。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具備一個體系的歷史價值觀是必不可少的。在最近幾年中,電視上陸續出現了抗日神劇,這些“神劇”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敘述與評價存在巨大的偏差,原因就在于歷史價值觀混亂。因此,影視劇對于抗戰史首先必須具備一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否則,大眾對于抗戰史的認識就會出現一系列錯誤認知。
2熒幕“擬態環境”下的歷史價值觀表達
近年來,抗日劇在數量上增長迅速,據CSM媒介研究,2012年的抗日題材電視劇為30部,所占電視劇總發行的5.9%。在抗日劇蓬勃發展的同時,一系列問題也展現出來,如人物形象臉譜化、故事情節戲謔化、倫理道德扭曲化。由于影視制作方對抗戰歷史缺乏基本認知與尊重,一味迎合受眾,將武俠、暴力、時尚、情色等具有話題性的元素植入劇中,從而逐漸演變成一部部抗日神劇,如“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裸女敬禮”等,其雷人情節令觀眾咋舌。美國著名學者李普曼曾在《公眾輿論》中提出“擬態環境”概念。認為“擬態環境”并不是現實環境鏡子式的再現,而是由大眾媒介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后向人們提示的環境[1]。大眾傳播時代,受眾因自身的局限性,越來越多地依賴媒介提供的信息來了解和認知身邊的世界。這造成受眾了解到的現實,往往是經過大眾媒介所構建的現實。在一些抗戰劇中,電視熒幕通過塑造一系列“象征性現實”,如英勇的八路軍游擊隊員毫不費力的干掉幾十個鬼子,輕易地躲避日軍子彈和炮彈的襲擊,把日本軍人當猴耍,在普通大眾面前潛移默化地營造出抗戰是很輕松的一件事,甚至一些娛樂化的情節讓公眾覺得抗戰是一件好玩的事,從而扭曲了公眾對抗戰的認知??箲饎埧岬膽馉帞⑹乱詩蕵返姆绞奖憩F出來,實則是對歷史的褻瀆和不負責任,因為真實的抗戰比熒幕上殘酷得多。淞滬會戰唯一健在的川軍老兵、96歲的張文治回憶:“與鬼子對戰,一旦有絲毫的疏忽,都是致命的,鬼子的戰斗力實在比國軍強太多”[2]。
3影響受眾的認知
大眾媒介每時每刻都在建構著擬態環境,使受眾將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混淆,并對受眾的認知、心理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產生影響。格伯納認為,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營造的“象征性現實”,對受眾認知和理解現實世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媒介傳播內容通常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識形態傾向,對人們的現實觀和社會觀會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是一個長期的、涵化的過程[1]。影視劇作為營造熒幕“擬態環境”重要的媒介手段,既發揮了教育傳承的功能,也在進行“一場持續的文化重構”,它通過影像符號引領主流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深刻影響并塑造著社會大眾的價值取向、行為認知、審美情趣、知識結構等。公眾沉浸在粗制濫造的抗日劇中,難免會受到抗日劇所構筑的擬態環境的影響??谷丈駝≈写罅砍霈F的虛假情節,如手撕鬼子、石頭炸飛機、蔬菜手雷等,摻雜了編劇個人的想象力,歪曲了真實的抗日歷史。現實生活中,受眾往往根據媒介提供的信息來認識與了解抗戰史。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群體,本身對歷史了解就有限,又缺乏相應的媒介素養和理性判斷,打開電視,接觸到各種奇葩抗日劇,就會認為電視中呈現的是真實的歷史。大量的抗日神劇呈現在熒幕中,使得長期觀看此類神劇的受眾群體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熒幕擬態環境下的歷史價值觀就被扭曲化了,使觀眾形成了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
4歷史價值觀表達失范的對策
作為影視節目創作者,要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創作水平。必須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歷史環境來塑造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不能為了市場收視率和經濟效益而不顧道德底線,以娛樂化、庸俗化的手段對歷史進行建構和編碼,要以公共利益、社會效益為導向,在還原歷史的基礎上進行主流價值觀的建構和對抗戰史的真實表現。對于受眾而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意識。美國學者魯賓認為,媒介素養就是指公眾正確地、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進步[3]。因此,觀眾要積極吸取抗戰劇所傳播的正確價值觀念,過濾不利因素,實行理性審美與消費,成為一個高水平的電視消費群體,進而促進抗日劇的自我完善與發展。以廣電總局為代表的管理部門作為電視劇進入熒幕市場的“把關人”,應充分發揮“把關人”的角色,進一步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建立一個科學健康的電視劇評價體系。例如,可以通過設立優秀抗日劇影視基金,鼓勵優秀抗日劇的制作,改進抗日劇的傳播質量,堅持大眾娛樂和社會文化價值的統一,保證其社會效益,為社會傳遞文化正能量。
5結語
美國學者斯坦利•J•巴倫曾言:“文化限制并約束我們,也給予我們自由。文化使我們分離,也使我們團結。它界定我們的現實,從而塑造出我們的思維、感受和行動的方式?!盵4]抗日劇作為民族抗戰記憶的重要承載方式,應該本著尊重歷史、尊重社會價值與文明進步、遵循藝術創作規律的態度,生產出高品質的影視劇,以此提升國產電視劇的藝術水準。
參考文獻:
[1]胡正榮,段鵬,張磊.傳播學總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楊力.99歲川軍老兵:抗戰劇都是瞎編日軍沖鋒不怕死[N].華西都市報,2015-08-15.
[3]邵培仁.媒介生態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4][美]斯坦利•J•巴倫.大眾傳播概論——媒介認知與文化[M].劉鴻英,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羅明皓 單位: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
- 上一篇:衛生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
- 下一篇:電視劇劇場競爭態勢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