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電視劇敘事美學匠心

時間:2022-08-20 09:04:54

導語:現實題材電視劇敘事美學匠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實題材電視劇敘事美學匠心

【提要】大眾文化的發展促使現實題材電視劇迅速崛起,同時也以其“平民化”的風格豐富了當代美學研究領域,在虛構的敘事文本與藝術真實結合下訴說生活故事成為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美學訴求?,F實題材電視劇敘事以“貼近生活”為落腳點更加細致的描述普通大眾的生活和家國變遷,具有十分強大的美學召喚力。

【關鍵詞】敘事;電視劇本體;平民化;審美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繁榮,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眾文化迅速崛起并與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起形成多元的文化格局。反映在電視市場上的現象就是現實題材電視劇以其平民化的敘事風格開啟了大眾審美文化的大門。電視劇是敘事的藝術,中國的電視連續劇形如傳統的章回體小說,通過文字語言視覺化來拉近藝術和平常百姓的距離,使審美成為一種覆蓋率廣、影響力大的群眾性活動。①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更是以其平民化的敘事風格講述日常生活的故事使觀眾產生認同,接受電視劇傳達的思想情感和價值理念。從上世紀90年代的《渴望》《北京人在紐約》等電視劇開始刮起了現實主義的東風以來,現實題材就開始以藝術審美的方式入駐電視劇大軍。近年來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平凡的世界》《雞毛飛上天》《大江大河》《都挺好》等都是以小見大,在講述平凡的生活背后展現社會、歷史和家國的變遷,給予人深刻的思考。

一、現實題材電視劇敘事的故事性

(一)生活化與真實寫照。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美是生活”,在主要以視覺感觀接受信息的社會里,電視劇成為重要的故事敘述者,而現實主義題材就是講述生活,將生活融入藝術,賦予審美感受,同時也是最值得從審美層面作藝術關照的題材。②現實題材電視劇要符合日常邏輯,在貼合大眾生活的前提下展現藝術和審美,那就要求電視劇敘事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說服力,因為若“真”之不存,那“美”尚何求?平民化敘事是藝術和人民的紐帶,現實題材電視劇就是講述人民的故事,它拋開宏大敘事,以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生活為落腳點,探討人生意義社會現象,顯得更有信服力,也更容易使觀眾產生共鳴而接受電視劇傳達的思想。電視劇《情滿四合院》中鋼廠食堂的廚師傻柱為人正直善良,為了避免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在第一集中因為“報復”誣陷他偷雞又毀掉他相親的許大茂,論當代現實題材電視劇敘事的美學匠心何瑋他將喝醉后的許大茂綁起來脫下了他的褲子,在四合院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這時候電視劇塑造的傻柱是我們身邊一個普通的人物,事情敗漏后,傻柱被罰掃一個月的院子的情節處理,也讓整個故事走向合理化。“平民敘事并不必然排斥將人放在社會歷史的背景中考察,但它看待事件和問題的視角傾向于從個體導向社會歷史,尋求的是與宏大敘事相對的路徑。因此它更看重生命個體的現實存在狀態”。③電視劇《雞毛飛上天》通過描述陳江河一生的顛簸和波折,折射出義烏小商品市場成長的艱辛和整個中國社會的變遷。平民化敘事就是平凡美學的集中體現,在大眾文化盛行的當今社會,通過描寫小人物的故事以平凡美學來折服人心是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敘事的一大亮點。將日常生活搬上熒幕的敘述方式,使得現實題材電視劇更加貼合群眾心理。在這一敘事過程中,運用生活細節潤色使得整部電視劇充滿了與觀眾交流與對話的感染力。沙汀說“故事好編,零件難找”,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通過設置“撥浪鼓”這一物象貫穿整個電視劇情節發展。陳江河跟隨金水叔學習敲糖幫的謀生技巧,在一聲聲撥浪鼓配合下的吆喝聲中奠定了他的經商原則——“進四出六”以及開闊的胸襟。撥浪鼓是義烏堅忍不拔的精神的寫照,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門口,依舊樹立著手拿撥浪鼓的挑貨郎銅像,撥浪鼓作為義烏文化符號的象征在電視劇中得到了充分地呈現。細節使得現實題材電視劇在敘事過程中有更堅厚的證據支撐,也只有對普通生活細致入微的描寫才會有極佳的作品呈現。(二)現實題材的戲劇性呈現。影視藝術的美是藝術家在假定性中實現了“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④現實題材電視劇有著求真求實的本能,但也不是完全展現客觀的世界,而是對生活的藝術加工,所以在電視劇文本中如何處理虛構的故事情節與真實之間的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沖突是電視劇敘事中非常具有表現力的手段之一,通過沖突體現電視劇的戲劇性,使合理的藝術夸張和假定性一起起到修飾文本的作用?!渡隊N爛的日子》中的老三是所有沖突產生的根源,老三小時候受到范家兒子的欺負,老大為了給老三“報仇”,誤殺了老范家的兒子,使得老三與范家女兒的愛情幾經波折。在一系列大沖突和小沖突之后,最終以兩家結緣解怨實現了情節的完整性和故事的連貫性。在電視劇中通過藝術的假定性喚起人們對真實的想象,所以影像與現實本身的關系也是影視美學基本的問題。在解決這個美學問題的的過程中,電視劇的戲劇性敘事使得故事的發展得到了精雕細琢地展現。

二、視聽語言與敘事的潛文本表達

(一)電視劇的視像表達。影像是影視藝術的基礎,以視覺審美為要素的視覺敘事是電視劇呈現的重要元素,現實題材電視劇用質樸的視聽手段實現再現真實生活的逼真生動,是電視劇的美學匠心所在。同時電視媒介的美學可能性,也在于其視覺化的形象手段。⑤在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第一集中首先通過旁白介紹孫少平的家境極差,隨后特寫他在雪地里穿著破鞋行走、懷里夾著打著補丁的碗以及迅速的拿走筐里象征貧窮的黑面饅頭。這時候屋檐上的冰墜落滴在冰冷的湯水中,濺起的水花激到少平的臉頰上,他咬緊牙關閉上了眼睛,止住留下了淚,這是自尊的淚水也是心酸的淚水。這一段對孫少平視聽語言的描寫精準地刻畫了因為貧窮自卑又有著強大自尊心而堅忍不拔的青年形象,為后文的敘事奠定了堅實的基調,也給與了觀眾強大的心靈震撼。(二)電視劇的蒙太奇處理。蒙太奇是在移動攝影和剪輯的基礎上形成的,相較于電影來說,電視劇更少談及蒙太奇,而是以一種更加平實的處理方式,使得敘事平易近人。然而電視也是一門藝術,并且是一門說故事的藝術,意義是故事的決定力量,在電視劇中通過生成意義的蒙太奇來講述故事,使其更富有藝術的張力。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找了駱玉珠八年的陳江河在背道而馳的火車上看見了她,12秒的固定近景鏡頭體現了陳江河在看見苦尋的愛人后激動的心情。這一段中沒有語言對白,留白的出現通過背景音樂的烘托使情緒達到了高潮。這一段的蒙太奇處理增加了以敘事為主的電視劇的感染力,以情動人,超越了一般的時空敘事而上升到藝術和美學的空間。

三、現實題材電視劇敘事與中國美學的回歸

(一)現實題材電視劇審美的文化屬性。電視劇在中國具有特殊的文化身份和藝術地位,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學的熏陶,以連續的形式體現電視劇藝術特質,也是電視劇的本體審美特征與傳統美學形式的回歸。以儒道為中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對大眾的心理建設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也是“文道合一”“文以載道”傳統主旨的體現?!栋茁乖分胁还苁倾∈貍鹘y倫理道德的朱先生,還是對封建倫理道德反抗的田小娥,都是在特殊時代和地域背景下,對亂世中人性的坦誠與回歸的歌頌。倫理綱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在田小娥之死這一敘事情節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栋茁乖芳群霌P了中國傳統美德,又批判了封建禮教吃人的一面,也體現了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可塑性和審美意味。藝術的本質是人類情感符號形式的創造,大眾文化的崛起使得大眾審美成為電視劇追求的目標,在創作過程中,把百姓關心的問題與日常生活相聯系,傳達出一定的價值情懷是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精神內核?,F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在敘述平凡的小事的同時,也絕不會僅僅拘泥于絕對客觀化的描述,任何一部電視劇都有自己的敘事調性,其中體現的思想內涵也是更值得尋味的存在。(二)超越敘事的家國情懷?,F實題材電視劇與時代生活及其歷史進程有著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系,并以其影像表意系統和社會發展歷史敘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中國社會的發展與實踐作為電視劇審美與價值“潛文本”,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實題材的敘事與美學構建?,F實題材電視劇慣用“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從平民視角出發,體現社會和家國的歷史變遷,將個人情感上升到家國情懷?!洞蠼蠛印吠ㄟ^宋運輝、雷東寶和楊巡不同的創業歷程折射了我國改革開放數十年國營、集體和個體的奮斗沉浮。以小見大,個人與家國在這里得到了很好地融合,使整部電視劇具有史詩的意味?,F實題材電視劇是在大眾文化興盛的時展起來的類型,它打破原有的精英主義意識和政治意識,促進大眾與藝術的對話和交流,在平凡的敘事之中給人以感懷和反思,這也是中國一貫有之的“寓教于樂”思想的集中體現,在滿足大眾娛樂的同時,引導和教育也是電視劇作為大眾傳媒不可推卸的責任。以工匠精神打造的文藝精品不僅是用戶至上、精益求精的理念生成,也是迎合時展的要求。作為大眾文化的傳播者,電視劇制作團隊應秉持匠心,在滿足受眾審美的同時堅持一個高于大眾的文化水準和視野去創作。而現實題材電視劇獨特的魅力就在于敘事過程中關注普通大眾與社會歷史的同構性,以求真求善的美學訴求打動人心,所以在文本敘事中堅守中國特色和工匠精神是電視劇藝術與審美不懈的追求。

參考文獻

金丹元2001《影視美學導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作者:何瑋 單位: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