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與改進

時間:2022-04-07 11:24:36

導語: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與改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與改進

摘要:廣播電視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迎來了諸多機遇,同時也直面嚴峻挑戰。與以往傳統單一媒介相比,移動傳媒技術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步趨于成熟,多媒體互動合作進一步加深,資訊信息實現了高速化發展,廣播電視編導工作也面臨更為嚴格的要求。編導應高度重視節目內容與素材的甄選,保障節目制作水平,打造囊括音樂、咨詢以及服務等元素在內的精品節目。同時還應對現代傳媒技術加以充分利用,認清傳統媒體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明確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的發展優勢,正確看待新媒體帶給傳統廣播電視媒介的沖擊和影響,基于不同媒體媒介的優勢互補來做出創新改進,更好地推介節目,以贏取廣大受眾和市場。

關鍵詞: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新媒體;優勢;創新;改進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以及平面媒體等傳統媒體不再處于壟斷地位,以3D影像技術、重視受眾情感體驗以及立體音效為特點的新媒體給觀看者帶來極富吸引力的獨特觀感,媒體表現形式變得越來越豐富。新型媒介一方面與傳統媒介相互融合,彼此借鑒,大大激發了媒體工作者創新動力,推動媒介平臺不斷發展進步,同時又給傳統媒體帶來嚴峻的挑戰和影響,而廣播電視媒介則是傳統媒體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必須做到以受眾為根本,不斷創新改進,推動電視編導工作不斷發展,取得更滿意的成績。

1廣播電視媒體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不足

1.1運行機制較為僵硬,不夠靈活。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表現出諸多缺點,其中不僅存在技術落后的問題,運行機制缺乏靈活性也是一個顯著的體現。首先表現在傳統媒體無法及時調整自身運行方式,導致其發展受到制約和影響;其次表現在發展過程中,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對于節目質量營銷關注度不足,導致節目質量參差不齊,對受眾選擇產生不良影響。由此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廣播電視傳統媒體,并對后者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和壓力。

1.2理念與內容過于陳舊。與時俱進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在當前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背景下,民眾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而傳統媒體節目內容以及發展理念卻未及時做出革新,導致與大眾欣賞需求不符。正所謂“恒者行遠,思者常新”,新媒體時代下的新媒體顯然與民眾文化需求更為契合,因此傳統媒體必須創新自身發展理念與內容,不斷將新鮮血液融入節目制作中,著眼于民眾多元化、多層次需求來打造精品節目,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1.3廣播電視媒體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廣播電視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素質自不必贅言,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則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作為廣播電視工作人員不僅應具備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還應熟悉各類基本操作技能。傳統媒體通過形象展示或聲音傳遞的方式直接賦予受眾情感體驗。所以,不斷提升從業人員工作素質,以受眾認可的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內,形成獨特的風格,為廣播電視媒體樹立品牌效應,是推動廣播電視媒體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2廣播電視媒體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發展優勢

2.1互聯網絡為多媒體合作提供了有利平臺。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應用的逐步成熟和發展,現代傳媒史也迎來了一次巨大變革,以廣播電視媒體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也承受著巨大沖擊。現代傳媒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以互聯網絡為發展平臺,具有速度快、互動性強、可選擇性高以及信息量巨大等優勢,民眾通過現代傳媒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其獲取的方式與途徑更為豐富,選擇性更突出。所以將廣播電視媒體與互聯網平臺融合,實現多種媒體合作與共同發展,推動媒體資源的有效整合,更有利于打造精品節目,提高節目收視率,為廣播電視媒體贏來更多受眾。

2.2移動傳媒促進了廣播電視媒體的革新與完善。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革新是移動傳媒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而移動傳媒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智能手機的應用與發展領域。移動手機具備豐富的使用功能,其具備基本通話交流功能,同時也具有相對突出的咨詢服務平臺功能。用戶通過手機能夠實時實地觀看視頻,查詢想要了解的咨詢。換而言之,智能手機作為移動傳媒的載體和平臺積聚了互聯網絡以及廣播電視等多種技術優點,是一種極為快捷的新型服務平臺。隨著移動傳媒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編導也應審時度勢,革新節目創作理念,著眼于節目內容與形式做出多方面、多角度的革新和完善,不斷拓展媒體經營與發展空間。

2.3微資訊時代的發展。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民眾生活節奏逐漸加快,日常生活中對于外部事物的信息需求量也隨之增加。廣播電視編導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為民眾提供專業性更強、功能更健全的信息咨詢與服務平臺,這不僅是當前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表現,同時也是對傳統媒體以及從業人員提出的更為嚴格的要求。隨著微資訊時代的發展,投入資源以打造囊括了音樂信息以及咨詢服務等多種功能的服務平臺,通過最新發展平臺將高品質節目推介給受眾群體,是當前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所以廣播電視媒體編導應高度關注微資訊時代對傳統媒體帶來的影響,并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改進和調整。

2.4新媒體的發展推動了廣播電視媒體的升級。廣播電視臺作為傳統媒體雖然具有廣闊的受眾面,但相較于新媒體而言依然有欠缺之處。在新媒體的不斷推動和影響下,廣播電視臺也開始開通官方網站,以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和趨勢。現階段媒體發展轉播的方式大多以網站為主,通過網站在互聯網平臺上為廣播電視提供主要支撐。將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站相互結合,使得觀眾能夠在線收看、收聽節目;瀏覽網頁時也能夠鏈接到廣播電視媒體官方網站,以搜尋即時信息以及新的節目等內容。與傳統廣播電視相比,網站收聽或收看的方式有效解決了外界信號干擾這一傳統方式下難以避免的問題,因為網絡對于廣播電視信號的接收和傳輸穩定性較強,且觀看不受播出時間限制,有效解決了以往廣播電視節目播出時間固定、“過期不候”的問題,觀眾能夠通過網絡點播結合節目分類、標題以及簡介內容來選擇自己喜愛的廣播電視節目,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偠灾?,新媒體的發展促使廣播電視媒體做出變革和升級,使得觀眾在觀看或收聽節目時跳出了播出時間以及被動接受播出內容的諸多限制,進而獲取更多、更優質的信息資訊。

3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的創新與改進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化,電視編導必須對媒體傳播規律有切實的把握,并善于突破常規,跳出傳統思維方式,認真分析受眾對于媒體傳播的需求并準確把握,對節目表現方式以及素材內容加以創新,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廣播電視節目,進而獲取滿意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3.1電視編導應重視新媒體的固有優勢,并加以吸收和借鑒,以豐富廣播電視媒體節目。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多種媒體介質彼此融合并共同繁榮發展,而不同媒介表現出不同的特色,唯有積極借鑒,取長補短,方可獲取更好的發展。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受眾基礎極為廣泛,且表現出極強的真實性以及強烈的現場感等優異特質。廣播電視編導應著眼于此點,將廣播電視媒體固有優勢加以充分發揮,并借鑒新媒體的特點,將新鮮血液注入廣播電視媒體中,使之釋放出更強的活力。以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了》、《我是歌手》、《偶像來了》以及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等電視節目為例,這些真人秀節目通過邀請電視電影明星、知名歌手等現場互動的方式將節目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受眾群體對于明星人物的熟悉也使得彼此之間的情感距離更為貼近。更重要的是,活潑、愉悅、輕松的現場氛圍是對以往“言傳說教、一本正經”的媒體節目的一種顛覆,其劇情安排極富特色,既給受眾群體帶來新鮮刺激的感覺,又勾起了受眾欲望。同時,受眾觀看節目時往往沉浸于電視情境中,這樣一來粉絲粘度明顯提升。除此之外,此類節目還表現出設置懸念、推理邏輯等特點,充分體現了新媒體的互動性特點,這也是新媒體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即由以往的單向傳播逐步發展為現代的雙向傳播與互動,將節目受眾群體變為節目的參與和傳播者,并且卓有成效。

3.2對現代科技善加利用,打造更富有感染力以及沖擊力的廣播電視節目。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促進了影像畫面和數字信息技術的完美交融,色彩表現更為炫酷,顯得更為五彩繽紛;各類特效技術營造出宏大壯闊、令人震撼的視覺沖擊場面,而節目創意也在新科技的支持下變得別出心裁甚至呈現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場景,受眾群體多樣化的需求得以滿足,而廣播電視編導工作難度也隨之提升。編導工作人員需要了解新的節目制作技術并切實掌握,通過3D數字技術以及立體音效等手段打造更富有吸引力的廣播電視節目。以北京電視臺創辦的《檔案》這一紀實欄目為例,其選擇國內外首次披露的懸疑案件以及重大歷史事件作為節目內容素材,表現出極強的吸引力,而主持人作為事件的特定講解者,通過事件發展時間這一基本軸線,利用情景再現以及現場模擬的形式將事件發展情節以及邏輯展示給觀眾,節目的現場感以及立體感油然而生,節目框架也顯得更為全面,事件原貌得到真實地還原。同時,節目內容顯得更為鮮活,即便事件內容原本顯得平淡無奇,經過處理加工后的素材也變得較為豐富,具有吸引力。以受眾群體關注焦點作為切入點,加大節目內容素材轉化率,媒體感染力以及影響力隨之提升。

3.3重視節目的深度發掘,切忌只作淺層解說,確保廣播電視節目具有豐富的內涵。以互聯網絡為基礎的新媒體具有獨特的優勢,其能夠及時傳播資訊報道并與受眾群體展開互動,但報道深度性不足則是缺陷所在。與廣播電視媒體相比,新媒體對于事件持續發展的影響以及關注度較低。因此廣播電視編導應明確此點,對廣播電視媒體的固有優勢加以充分利用,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使電視節目增值,使之為受眾群體帶來更豐富的資訊。首先應合理選題選材,設計策劃話題時應以貼近日常生活、富有社會價值以及民眾普遍關心的素材為準,通過系列報道對某一特定主題進行解讀,可以從不同角度入手,也可以利用不同人物進行表達,確保淺閱讀時代以及碎片化生活環境下的受眾群體并能夠享受真正有文化營養、有價值意義的廣播電視節目。其次,電視編導應做到深入生活,積極體驗生活,利用親身實踐搜集整理富有生命力的真實素材,將互動問答、觀眾參與以及嘉賓點評等方式引入廣播電視節目中,確保受眾群體能夠體驗到個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節目感觀,提高節目轉化率以及收視率。

3.4廣播電視編導應重視自身審美素質的提升,著力于精品節目的打造,切忌庸俗。在市場經濟日漸發達的今天,經濟效益成為企事業單位追逐的目標,而不少廣播電視編導也過于強調收視率以及節目經濟效益,采用各種手段瘋狂賺取眼球經濟。這種方法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利用前期炒作贏得少數受眾群體的追捧,也取得了相應的經濟效益,然而就其長遠而言,廣播電視節目過于庸俗和低俗往往會對電視節目形象造成不良影響,也無異于受眾粘度的提升,甚至會對其他節目乃至其他頻道產生負面影響。以重慶衛視制作的電視節目《第一次心動》為例,廣電總局因其內容格調低下而予以叫停;貴州衛視制作的電視節目《人生》因過于渲染苦難、傳播負面情緒以及對未成年人不夠尊重而被叫停;廣東衛視甚至在《美麗新約》中向大眾直播手術整容現場,石家莊電視臺雇傭臨時演員參加《情感密碼》錄制虛假節目,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凡此種種均流于低俗媚俗,單純追求經濟利益以及收視率而罔顧事實,其不僅格調低下,給社會受眾群體造成不良觀感,同時也對廣播電視媒體固有影響力以及權威性造成較大傷害。

4結束語

廣播電視編導應著眼于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特點,積極做出創新與改進,在此過程中應始終以專業理念以及專業的服務態度來制作廣播電視節目,始終跟隨時展潮流,基于新媒體時代的網絡平臺拓寬發展空間。在信息資訊日漸發展的今天,廣播電視媒體也應與新媒體結合,積極借鑒后者的優勢,以提高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水平??偟膩碚f,廣播電視編導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創新改進對于節目創作而言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囊括了網絡技術等多種元素。廣播電視節目既要重視自身傳統優勢,又要引入互聯網絡等新媒體技術,不斷拓展創新思維,積極挑戰機遇,推動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不斷進步。

作者:劉雨松 單位:渤海大學

參考文獻:

[1]張新剛,周世群.地方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方向建設思考———以播音主持方向為例[J].新聞界,2010,(1):170-171.

[2]楊尚鴻.傳播學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定位再思考[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3):160-164.

[3]陳卓威,張亞偉.多科性大學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研究———以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為例[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1,(2):92-95.

[4]楊璟,周英靜.民辦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困境與策略———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原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為例[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4,31(1):51-54.

[5]張芳.廣播電視編導在現實環境下的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5,(1):69-69.

[6]邢麗梅.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多元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10-114.

[7]王美兮,劉向東.淺談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必備的藝術修養[J].大觀,2015,(3):96-96.

[8]殷晴.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職業素質培養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22):101-101,133.

[9]郭云英.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局限性與開放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5,(1):78-78.

[10]趙任.關于新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的重點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4,(2):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