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編輯意識及策略

時間:2022-09-24 03:39:09

導語: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編輯意識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編輯意識及策略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接收信息和媒體的渠道變得多樣化,電視廣播等充斥著人們的休閑生活。廣播電視的收視率和節目質量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新聞記者編輯能力決定了廣播電視質量的好壞。為了提高人民群眾對廣播電視的喜愛,訓練并改善廣播記者的編輯能力和意識非常重要。本文就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提高策略進行簡要概述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新聞記者;編輯意識;新聞編輯

廣播電視等媒體作為傳播信息的主要渠道,曾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電視節目吸引人群,信息傳播廣泛。但是由于網絡的誕生,使人們的精神生活變得愈加豐富,多種媒體混雜的形式也讓電視廣播行業節目收視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廣播電視的收視率取決于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能力,提高記者的采編能力,讓廣播電視能在互聯網的大潮中繼續存活,能夠與網絡媒體進行競爭。

一、電視廣播記者提高編輯意識與編輯能力的重要性

(一)加強電視廣播新聞的時效性。新聞方面的報道與其他節目不同,新聞具有很強烈的時效性特征。新聞發生后,無法及時傳播給公眾的新聞節目都是不合格的。所以電視廣播新聞記者需要具有敏銳的新聞嗅覺,及時處理新聞內容,更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媒體記者的編輯能力在這個地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媒體記者的專業性,把一篇新聞的5W要素整理清晰,邏輯明了,并且為了吸引觀眾眼球,還要求媒體記者能夠擬定一個優質的標題,這些都需要在新聞出現后短時間內產出的內容,也是提高新聞時效性的保證。例如,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地震,在報道這件事情時,媒體記者趕到現場后應該及時想辦法獲取到最新的傷亡人數和救災情況等信息,做好采訪獲救群眾的準備,及時將第一手信息放出,再進行跟蹤報道,隨時向全國觀眾播報最新消息。(二)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水平也依賴新聞記者的采編水平和編輯能力,新聞記者首先要對新聞節目的報道的專業性和復雜性進行深入了解,新聞播報時的每一個環節看似不連續其實都有著必然的聯系。這也要求媒體新聞記者對播放一條新聞的各項環節需要具備很強的動手能力,例如前期采訪、撰稿、后期修改、剪輯等。還是以九寨溝地震事件為例,當前線記者采訪完各個相關人員之后,將剩余剪輯、編撰等工作都交給其他人的話,就會導致沒有經歷過前線的人剪輯出完全不真實的新聞報道內容,導致新聞報道的質量大大降低,更可能出現采訪與拍攝畫面不符等原則性問題。新聞記者應該遵循以節目最終播出效果為出發點,保障新聞真實性為原則,將事實經過報道后傳播給群眾。前期的報道、撰稿要和后期的剪輯處理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畫面拍攝和稿件內容要具有銜接性,通過鍛煉這種保證新聞效果的目標,使得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和編輯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媒體記者是一件新聞最重要的參與者,他們在獲取消息后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現場進行采訪和報道,對整個新聞的來龍去脈也是最了解的。所以,提高記者的編輯能力,就要求記者力圖從全局出發,在前期的采訪和撰稿階段就能夠大致了解后期的拍攝剪輯的輪廓,安排好拍攝的內容和順序,才能更好地提高新聞節目的質量。(三)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傳媒行業主要肩負著信息傳播的責任,所以能夠輕而易舉地決定人們的輿論風向,這種情況下,做出有價值的、真實客觀的報道就是檢驗一個記者職業道德的時候。一個優秀的媒體記者,需要具備合格的職業道德精神與專業的編輯能力,才能夠更好地為新聞服務,引導群眾保持正確的輿論風向。例如一些涉及社會重大爭議的事件,記者在報道時不僅要客觀中立地將事實呈現在公眾面前,還要肩負著傳遞正確輿論導向的目標,不能因為吸引眼球而有偏向地煽動公眾情緒,避免公眾產生對于真實情況的誤解。

二、提高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編輯意識與編輯能力的幾點措施

(一)提高媒體記者的思想深度。一個合格的媒體記者,不僅要在新聞采訪與撰寫上具有專業程度,更應該為了提高新聞節目的輿論導向作用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在新聞事件發生時,準確無誤、及時地傳播給人民群眾,使人民群眾快速地了解到社會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和出臺的政策。同時,對于一些有爭議的新聞內容,媒體記者應該具有群眾所沒有的前瞻的眼光,堅持中立的態度,引導群眾走向正確的輿論方向,而不是聞風而動,只顧著吸引眼球忘記了職業道德。例如,在報道王某舍己救人,最終搶救無效去世的新聞,記者們報道了王某不顧一切,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也報道了社會愛心人士為王某捐款的暖心故事。但是公眾由此也引發了不同的意見陣營,部分人認為救人是否應該量力而行?最后搭上自己的命是不是不值得?公眾開始對這種報道產生了質疑,而媒體記者在這件事情上的思想深度應該要高于群眾,在客觀事實的報道之后,運用自己的編輯意識,進一步引導群眾,使群眾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二)提高媒體記者的寫作能力。作為用筆吃飯的專業媒體記者,他的創作能力和寫作能力一定是要過關的,但是光具有基本的寫作能力也不夠,記者的編輯意識提高了也會促進其寫作能力和創作能力的提升,兩者是一種互相成長的關系。當有新聞出現時,記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采訪、挖掘新聞、最后撰稿,將5W要素簡練完整地傳達給公眾,這需要記者具有很高的寫作水平,而編輯意識的產生使記者在寫作時能夠秉持中立客觀的態度,將新聞報道完整清晰地表述出來,提高了新聞內容的感染力,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可讀性。提高媒體記者的寫作能力,一般需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記者在實戰的過程中要注意積累經驗,經常學習優秀新聞人的寫作技巧,并且將其利用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其次,記者要堅持每天閱讀的習慣,閱讀相關書籍,也可以參考現代網絡新聞稿件中優秀的寫作內容。但是要注意,現代網絡新聞稿件中經常會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一些不客觀、不真實的新聞內容,還有“標題黨”的新聞內容,這些不規范的新聞文章是無法運用在廣播電視平臺的新聞稿件中的。所以,媒體記者們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優質的文章內容,摒棄不良的寫作習慣。(三)提高媒體記者的拍攝剪輯水平。媒體記者不僅要學會寫稿,還要具有一定的攝像剪輯水平,在廣播電視平臺,一個優秀的鏡頭拍攝,可以讓新聞內容更加豐富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媒體記者在拍攝新聞現場情況時,應具有捕捉現場突發事件鏡頭的能力,并且能夠快速應對突發事件。許多新聞現場都會有突發狀況的產生,這些突發情況可能又是一個值得報道的新聞點,媒體記者要能夠及時對突發事件做出反應,快速拍攝到突發事件的鏡頭,再配合記者優質的新聞稿件,通過畫面和文字清晰地向公眾展示新聞內容,從而提高了新聞內容的吸引力。媒體記者在拍攝新聞現場時,可以更具有創造能力,運用各種拍攝技巧,目的是為了公眾能夠更加清晰完整地觀看到整個新聞畫面。另外,拍攝出來的畫面或者圖片如果足夠特別,有影響力,還能夠豐富記者的文字稿件素材,兩者互相結合,使新聞更具有可讀性。

三、結語

由于互聯網的不斷擴大,人們更加趨于在網絡上查看新聞,廣播電視新聞的平臺受眾面逐漸減弱。但是正因為如此,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能力和編輯意識更需要提高,這樣才能保證電視新聞質量的不斷提升,在互聯網的大潮中獲得一席之地。編輯意識的提高也是衡量一個媒體記者基本職業素質的關鍵,媒體記者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編輯能力和編輯意識,從而促進整個電視新聞行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陶麗娟.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8,2(04):74-75.

[2]沈媛媛.淺談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8):180-181.

[3]劉晶.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淺談[J].西部廣播電視,2016(13):171+182.

[4]孟哲.論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J].記者搖籃.2019(02).

[5]冉曉暉.淺談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J].中國高新區.2018(03).

[6]張玉雪.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8(13).

[7]譚柳梅.探究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如何提高編輯意識[J].傳播力研究.2019(08).

作者:金光磊 單位:新疆兵團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