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云”戶戶用融合應急廣播探析
時間:2022-11-17 08:45:25
導語:“廣電云”戶戶用融合應急廣播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工程,包括以下步驟:基于FTTH網絡和“廣播電視精靈”機頂盒為用戶提供直播、點播、后視視頻服務,實現家庭寬帶接入和無線網絡的全覆蓋,提供智能城市、智能農村、視頻會議和視頻監控、遠程查詢、電子商務等商業和民用新業務。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危機的情況下,應急廣播可以提供快速的信息傳輸渠道,并能將災害消息或災害造成的危害首次傳遞給人民,讓人們知道第一次發生了什么,如何疏散、避免和減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關鍵詞:“廣電云”戶戶用;應急廣播;融合;思路構想
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戶戶用工程,是貴州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的一項重要政治工程、扶貧工程、民生工程、大數據工程。2016年,在全省有關單位和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多彩的貴州“廣電云”戶戶用工程全面建成,廣播電視光纜管理村率先實現全國范圍的全面覆蓋,建成了貫通省、市、縣、鄉、村五級廣電光纖網絡。在2017年,貴州省政府決定在全省啟動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工程,打通光纜傳輸“最后一公里”即光纖進家入戶,作為省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任務和“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將新增120萬用戶和300臺新城和電視綜合服務站。2018年,將繼續實施多彩貴州“廣電云”的項目。
按照廣電總局印發的《全國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和《縣級應急廣播系統暫行技術要求》,根據高效、經濟、智能、安全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廣播電視和相關的應急基礎設施和傳輸網,大喇叭系統及其傳輸覆蓋了網絡建設和改造,實現了平戰的結合,滿足基層應急信息的需要。根據貴州省廣電局有關文件,貴州實施應急廣播應結合近幾年來實施的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戶戶用工程及推進中國(貴州)智慧廣電綜合試驗區的條件和優勢,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傳輸方式應遵循“有線為主、衛星、無線及IP并用”的原則,形成多類型、多手段、互為補充的應急廣播播發管理體系,應急廣播應充分考慮項目實施及系統建成后的長效維護服務機制,確保能持久發揮作用。
二、“廣電云”戶戶用融合應急廣播
(一)融合思路。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有關文件精神,貴州部分深度貧困縣即將利用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這個多功能平臺開展實施農村應急廣播建設,傳統的農村應急廣播大多是在電桿上安裝收擴機和高音喇叭,人口較集中的地方安裝音箱、音柱等,以滿足基層應急與宣傳需要,為當地群眾及時、有效地提供災害預警應急廣播、政務信息和政策宣講服務。但是收擴機、高音喇叭、音箱、音柱等均安裝在室外電桿以及其他房屋建筑上,收聽范圍有限,由于室外條件惡劣,很容易受到風、太陽、雨、閃電的長期破壞,且維修維護難度大,對于農村應急與宣傳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響。(二)分步實施。作為國家首個批準的中國(貴州)智慧廣電綜合試驗區,貴州廣電的春天來臨,貴州一定要以此為契機,抓住機遇,理清思路,找準亮點,充分利用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這個多功能平臺和廣大的“廣電云”戶戶用用戶,融合農村應急廣播技術,先行先試,成功加以推廣利用。結合貴州實際,可分步實施機頂盒應急廣播技術,對于原有的農村“廣電云”戶戶用機頂盒,由于數量龐大,考慮運行成本,可單獨設計應急廣播終端,采用分頻或插入的方式接入機頂盒或光貓設備,實現應急廣播功能,后面實施的機頂盒和應急廣播設計成一體機,我們把這種帶有應急廣播功能的機頂盒簡稱為新型機頂盒,廠家根據各地各自需要設計生產應急廣播終端和新型機頂盒,在今后實施的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工程中,用戶機頂盒全部采用新型機頂盒,對原有機頂盒采取逐步更換的方式,直至全部更換完畢。(三)經費制度保障。貴州全省實施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工程,與加強智慧廣電、寬帶中國、數字經濟、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統籌規劃有效銜接,解決了全省農村地區群眾聽廣播和看電視難的實際問題,有效占領農村宣傳文化思想陣地。廣播電視作為國家的宣傳工具、黨的喉舌、公共服務設施的一部分,筆者建議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將“廣電云”戶戶用基本收視服務費納入國家財政預算、納入公共服務范疇,讓廣大農村群眾免費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既宣傳了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又保障了廣大群眾基本的收視權益,廣大農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不會因欠費停機而影響應急廣播功效的發揮。
三、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應急廣播的預警時間將越來越先進,應急廣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探索貼近群眾生活,貼近農村實際的新型的農村應急廣播,同時也是當代廣播電視工作者進一步推進國家應急廣播系統建設的責任和使命,利用廣播電視、覆蓋面廣、方便快捷、抗破壞能力強等優點。
參考文獻:
[1]詹泊誠,柴立新,姜畔.數字廣播技術及其應用分析[J].通訊世界,2017(08):113.
[2]馬艷,張智軍,劉春江.應急廣播大喇叭系統測試內容與方法研究[J].電視技術,2017(03):61-65.
[3]李宏.數字廣播技術的特點及其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6(02).
[4]托尼•菲德勒.DRM數字媒體技術在廣播中的應用[J].中國廣播,2016(06).
[5]高峰.基于軟件無線電技術的數字調幅廣播系統[J].信息化建設,2016(04).
[6]欒立峰.中波發射機DRM改造的延時系統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2).
[7]萬晨.數字廣播技術及其應用現狀與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5(24).
作者:楊文勝 陳茂友 賀斌 單位:甕安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 上一篇:光纖在廣播電視中的作用
- 下一篇: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優勢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