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單位廣播電視論文
時間:2022-04-10 03:15:20
導語:基層單位廣播電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廣播電視大學基層單位轉型面臨的挑戰
毋庸置疑,廣播電視大學辦學的“特色”和“優勢”是系統。對于廣播電視大學而言,系統是在全國范圍內由中央電大、省級電大、直屬學院、地市級電大分校(工作站)、縣級電大工作站和教學點共同組成,采用“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分工協作”的運行機制。電大系統對促進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發展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然而,廣播電視大學當前必須面對遠程開放教育領域的一些新問題。比如,實施遠程高等學歷教育的網校審批權下放,無疑會深刻影響到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格局和辦學模式;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s)的持續升溫,給電大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建立繼續教育質量保障和認證制度,無疑會對電大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認知度帶來壓力。目前,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基層單位的發展極不平衡,發展實力差異性較大,辦學基本能力嚴重分化。整體來看,基層單位實體化建設滯后,信息化等遠程教育能力建設還比較薄弱,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建設、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等水平不高。另一方面,隨著我國教育領域改革深入進行,地方教育資源不斷實現整合,電大系統結構發生了變化,一些基層電大合并到其他教育機構,導致系統內各基層單位的辦學格局多元,組織模式多樣,對系統的認識和關注點不同,影響了電大系統的辦學成效。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基層單位面對轉型發展至今還無所適從。為此,本文試圖圍繞內涵建設,探索基層單位轉型升級的路徑,旨在有效地促進系統建設平衡發展,推動電大系統硬實力和軟實力同步提升。
二、廣播電視大學基層單位轉型升級的路徑
1.全面增強實體化建設能力
廣播電視大學依托系統辦學,轉型升級必須著眼于全面提升涵蓋主體資格、辦學場地、基礎設施、師資隊伍、技術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基層單位的實體化辦學承載力。廣播電視大學經過30多年發展,辦學實體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基層單位實體化建設參差不齊的現狀不容忽視。比如,有的基層單位多年沒有引進教師;有些單位沒有自己的上課和考試場所;有些單位不具有電大機構的法人資格等等。加強基層單位實體化建設刻不容緩。基層單位應規范辦學主體的資格,著眼于全面適應開放大學辦學需要,加強或改善軟硬件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教育管理和辦學水準。在省級電大統籌指導下實施“實體化建設達標”工作,各基層單位取得當地政府或行業主管機構賦予的法人資格,有依法核定的機構編制和滿足辦學需要的人員編制,有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相對固定的獨立的辦公、教學等辦學場地,有滿足遠程教學要求的計算機網絡設施,有獨立的運行正常的單位網站,有完善的用于開展教學支持服務的設施設備,形成完備的信息技術支撐體系,以此增強教學基本能力,增強辦學承載力,夯實辦學基礎,形成穩定的辦學規模。
2.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轉型升級是一項系統工程,而提高辦學質量、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是最基礎的任務。教育的本質功能是培養人,如果在辦學過程中質量意識不強,教學過程管理不嚴,教育的本質功能就會被功利化。單一的提高學歷的教育需求是較易滿足的,而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習者良好的教學體驗,滿足其多樣化學習需求,幫助其提升綜合能力,才是遠程教育者的職責所在。這就要求遠程教育必須建立系統性的質量標準,推動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實施。電大基層單位要堅持內涵式發展道路,明確“內涵發展,提高質量,強化特色,培育高顯示度”的思路,加大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建設與改革、教學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力度。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督導檢查,加強對教學質量的追蹤評價,建立內外部相結合的教育質量反饋機制。要發揮校外專家、學術委員會對教學標準和教學質量進行檢查和監控的作用,為各個教學環節質量標準把關并對執行情況進行全程評審。全面落實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樹立良好的社會聲譽。
3.打造對接區域發展戰略的特色專業
電大系統為適應區域產業發展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需要依托學校的專業體系建設。廣播電視大學向開放大學轉型的關鍵是特色,辦學特色是大學適應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準確把握大學辦學特色的內涵,才能提高整體辦學水平。特色專業是體現辦學特色的有力支撐,要根據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鏈對應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國家職業資格要求,形成一批對接區域功能定位的特色專業,開發一批職業性的特色培訓項目,更好地對接職業發展需求?;鶎訂挝灰攸c建設幾個特色或優勢專業,圍繞這樣的專業加大人財物的投入??梢詫㈥P聯專業組織為專業群進行統籌管理,逐步提高特色或優勢專業的集中度。比如,行業學院在開設的專業中,體現行業背景的專業的學生數應占到在校生人數的50%以上,而不宜隨意開設專業違背行業學院建設的初衷。對于辦學條件較好的基層單位,可以通過改造傳統專業,探索開展專業教育與職業資格的對接認證。
4.加強專兼職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基層單位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師資隊伍老齡化趨勢嚴重,部分教師素質不高,雙師型教師缺乏,用人機制不合理,競爭機制和獎勵機制不健全等。為切實保證教學質量,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育合格的人才,必須建設一支在教學研究、課程開發、教學設計、在線教學等方面結構合理、業務過硬、特色鮮明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雖然基層單位辦學實行師資專兼結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但是,專職教師也應有數量要求以保證學校正常開展專業建設?;鶎訂挝灰Y合人才培養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改革教師聘任制度和評價方法,引導教師專業化發展,支撐教育教學改革和特色專業建設。要將引進優秀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并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使教學活動充滿活力,與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5.整合優質資源加強開放合作
任何一個社會組織,內部資源都是有限的。對于基層單位而言,更是面臨教學資源適應性不強,教學資源共享不足,教學管理缺乏科學性等現實問題。廣播電視大學要在原有的基礎上轉型升級必須轉變思路,通過對原有的資源進行重新布局,以及獲取其他外部資源,實現辦學體系的多元化發展。這是因為,對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建設進行認真考察,不難得出以下結論:無論是哪一個遠程教育系統,都存在著多渠道、多層面的特征?;鶎訂挝煌ㄟ^走“開放合作”的道路,從夯實辦學基礎、構建終身教育大平臺的前提出發,注重特色培育,先行先試,探索政府主管、學校主體、社會參與、自主辦學的新體制,形成覆蓋所在區域的遠程開放教育辦學網絡,才能從終端和市場等多方面獲取發展的機會和潛力。當前,基層單位尤其應注重探索構建新型辦學體系,通過開放合作共建行業和區域緊缺的相關專業,共建共享資源,不斷增強辦學特色,形成競爭優勢。
6.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2012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描繪了未來十年我國的教育信息化藍圖?!兑巹潯吩诳傮w發展目標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這給各級各類教育指引了發展方向。對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領域而言,更應將教育信息技術作為學校核心競爭力來打造。教育信息化體系并非單純的基礎設施概念,更是有關能力體系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硬件基礎設施,還包括應用軟件系統、數字教育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人才隊伍、保障制度?;鶎訂挝皇紫缺仨毦邆渥懔康亩嗝襟w教室、計算機及網絡等信息化條件,才能將推動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落到實處。在此基礎上,需要將思路從“以硬件為中心”轉變到“以解決實際問題應用和促進人的發展為核心”上來。一是要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思想觀念、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切實轉變把信息技術僅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認識;二是要深入探索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推動新媒體、新技術的集成以及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應用,整合、建設一批特色課程資源,完善學習支持服務;三是要推進學習模式改革,探索開放靈活的線上及線下學習活動、多種學習方式綜合應用的有效途徑,營造與網絡時代相適應、與新型學習模式相匹配的數字化學習環境。
7.推動教育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的融合發展具有強大的活力,遠程開放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的融合具有廣闊前景。遠程開放教育以其靈活的傳播方式,為繼續教育的開展方式、提高各種入學機會的策略、構筑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提供便利。遠程開放教育并不是簡單地用“開放式”教育形式代替普通教育形式,而是通過“開放融合”職業教育滿足受教育者的主體需求,同時加強和改進人才培養的價值屬性建設?;鶎訂挝晦D型升級必須融合遠程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探索具有區域特色和單位自身特色的轉型發展道路。一是根據人才培養的類型、規格和質量要求,構建與普通高中教育、中等及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機銜接機制;二是整合優質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探索與中等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合作辦學機制;三是探索省級電大、基層單位共同推進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合作機制和發展模式;四是積極主動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開展合作,舉辦各類非學歷培訓項目,促進非學歷繼續教育、學歷繼續教育的溝通銜接;五是以非學歷繼續教育為切入點,合作開展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培訓等項目;六是在省級電大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的框架下,積極開展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試點。
8.努力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多年來辦學“重心下沉”,植根于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這是它與普通高?!板e位發展”的最大特色所在。在向開放大學轉型發展中,基層電大要面向區域發展戰略及定位,辦學要與產業升級相匹配,與行業企業、產業園區等合作,努力拓展辦學空間和社會服務空間。舉辦學歷教育要直接融入產業升級和區域發展;非學歷教育要以技術服務、對口支援和社會培訓為主要類型,建立適應非學歷教育發展的管理和運行機制,促進教育功能多維拓展向社會延伸;開展社區教育要盡量滿足群眾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廣泛開展科技、文化、生活等知識普及培訓活動。只有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把優質教育資源送進社區,送到邊遠山區,送到百姓身邊,才能塑造出教育品牌,贏得辦學的社會聲譽,有力促進電大教育轉型發展。
三、結語
廣播電視大學系統轉型升級,辦好開放大學,是國家推進現代遠程開放教育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的基層單位必須充分認識轉型發展的重要意義,并根據自身實際找到轉型發展的清晰路徑。值得一提的是,廣播電視大學的轉型升級是一項整體性、系統性改革,涉及面廣,工作周期長,需要考慮適應性和跨期性。為保證轉型升級成功,還必須注重完善基層單位轉型升級工作推進機制。比如,應爭取當地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要制定各基層單位轉型升級的發展規劃,營造轉型發展的內外良好氛圍,形成轉型發展的合力及動力。
作者:張培南旭光單位: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民生新聞與廣播電視論文
- 下一篇:學校安全與綜治創建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