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輿論引導提升策略

時間:2022-06-28 04:08:50

導語:廣播電視輿論引導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輿論引導提升策略

對媒介融合的認識

媒介融合指的是音頻媒介、視頻媒介、印刷品媒介以及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在可操作性戰略原則的引導下,更好地實現以傳播文化為目的聯盟。媒介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種動態化的發展過程。媒介融合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文化傳播方式,有助于各種信息在一個共同平臺上實現有效整合,在整合的基礎上實現信息的有效傳播。媒介融合能夠促進不同媒體交互性提升,這種融合對新媒體信息的生產與傳播產生重大影響。媒介融合是一種技術性融合,其信息整合功用突出。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既有豐富的文字圖像,又有音頻視頻,可以將信息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得各種信息的傳播更加生動形象。

廣播電視輿論引導現狀分析

各種媒體都具有輿論引導功能,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是各種媒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信息傳播媒介進行信息傳播、輿論引導具有特定的模式。一般而言,媒介需要先從現實社會中選取信息素材,然后根據社會意識形態需要,依據一定的價值導向,對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進行加工,對信息素材進行重新包裝,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價值導向的、有一定社會針對性的、能夠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的信息內容。最后通過媒體途徑把信息傳播出去,以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廣播電視通過不斷包裝各種信息媒介,提升其信息傳播質量,保證傳播內容的可讀性和娛樂功能,以形成一定的輿論導向,提升市場競爭力。目前,廣播電視等主流媒體地位受到各種挑戰,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新媒體不斷出現,新媒體傳播信息的時效性強。廣播電視傳播的時效性不及新媒體,體現出明顯的劣勢。新媒體能夠憑借先進的技術手段,對社會突發性事件進行快速傳播;廣播電視則不具有這種優勢,其輿論導向的主體地位受到沖擊。在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提升輿論導向能力,成為廣播電視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趨勢。媒介融合對廣播電視發展的影響分析廣播電視主要發揮輿論導向作用,使人們自覺服從集體意識,自覺遵從多數人的共同意見,使社會成員遵從主流意識、集體意識、大眾意識,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輿論主體地位下降,觀眾不斷減少隨著信息科技手段的發展,新媒介不斷產生并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當前,青少年群體更喜歡通過新媒介方式接受信息,因為新媒介信息傳播內容更加生動、時效性更強。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受到年輕人的冷落,這是造成廣播電視觀眾驟減的主要原因。如果這種現象不能得到改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發展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其輿論引導主體地位將會受到挑戰,新媒介的輿論影響力將會得到提升。媒介融合出現多樣化的信息客戶端,使媒體輿論引導的平臺更加廣闊,單一的輿論導向方式已變成歷史,信息科技的深入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環境下,信息技術更為直接更為原始,這種信息對觀眾的沖擊力更大,帶給觀眾不同的情感體驗。數字傳媒的出現,有力地改變了廣播電視時效性差的缺陷,能夠實現信息的有效傳播,打破傳統媒介的舊格局。

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在媒介融合時代,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要生存發展,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傳播能力,實現信息傳播方式的創新突破,探尋鞏固其輿論引導地位的方式途徑。

1.實現廣播電視傳媒轉型發展

媒介融合適應社會發展趨勢,廣播電視輿論引導主體地位受到挑戰,主要是因為廣播電視不能實現傳播方式的轉變,不能立足現實積極創新??萍嫉陌l展使得媒介融合發展更為深入,在這種情況下,由政府主導的廣播電視控制力不斷減弱。網絡輿論平臺是開放的,交互性很強,這種平臺的發展動力很足。如今政府部門也認識到網絡輿論平臺的重要作用,開始重視網絡輿論的建設發展工作。目前社會發展還不夠完善,各種矛盾問題客觀存在且比較突出,化解矛盾必須要有宣泄平臺,在沒有更好的傾訴渠道的情況下,人們會通過網絡平臺表達自己的訴求,宣泄不良情緒,這也是網絡輿論平臺受到人們追捧的重要原因。廣播電視媒體要想很好地發展,必須適應形勢的變化,積極與新媒體融合,參與信息網絡、數字化傳播,積極重視、關注社會問題,做深入的調查和采訪,調動各種能力,通過數字化的途徑,為觀眾提供能夠充分表達自己思想情緒、認識態度的合理化平臺,實現與觀眾的交流互動,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2.廣播電視要不斷提升公信力

公信力是傳媒發展的無形資產,公信力是媒體長期積累起來的誠信力量,公信力能夠有效地體現媒體的權威性、社會信譽度、在公眾心中的影響力等。如果媒體沒有公信力,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公信力對媒體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與新媒體相比,廣播電視的公信力較強,廣播電視是正規的信息傳播平臺,其傳播信息的可信度與可靠性相對較強,這也是社會公認的。隨著社會的變化,媒介融合不斷發展,各種新媒體不斷產生,廣播電視雖然能夠保障信息傳播的準確性,但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信息傳播,這使得輿論引導作用力大大降低。因此,廣播電視要想獲得發展,必須不斷提升其公信力,要積極關注社會輿論民情,對于民眾所關心的問題做全面深入客觀的報道,及時反映民生訴求,反映百姓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公信力。

3.廣播電視要努力提升輿論引導能力

廣播電視要通過各種措施,不斷提升自身的輿論引導能力,獲得更好的發展。具體而言,廣播電視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樹立全媒體戰略思想,積極實現轉型發展。目前廣播電視觀眾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節目內容不夠豐富,吸引力不足。因此,廣播電視要在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積極了解觀眾的需求,樹立媒體戰略思想,努力豐富節目內容,不斷實現轉型發展。這樣才能創作出觀眾滿意的節目,滿足觀眾的內在要求。第二,對受眾進行媒介素質教育,廣播電視就要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對受眾進行媒體素質教育,不斷提升受眾的媒體素質,使受眾具有信息辨別能力,自覺接受有益的信息。當前受眾媒介素質低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受眾不能對各種媒介信息進行獨立的辨別,認識不到廣播電視的重要價值。這樣影響到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強受眾的媒介素質教育很有必要。第三,與新媒體聯動。廣播電視要積極與新媒體進行聯動,取長補短,實現自身的發展。與新媒體相比,廣播電視信息傳播時效性較差,如果與新媒體實現聯動,則可以改變信息傳播方式,可以借助先進的移動終端,不斷豐富節目,提升輿論引導能力。第四,改善傳播方式,廣播電視要積極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不斷改善傳播方式,適應不同層次受眾的需要,更好地進行輿論引導。第五,加強各方面人才的引進培養。廣播電視要結合自身需要,加強各方面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讓媒體更好地進行融合。作為從事媒體行業的專業人才,不僅要具有良好的專業能力,能夠適應媒介融合的客觀需要;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品德,熱心服務媒體發展事業,熱心服務受眾的各種需求。

總之,廣播電視媒體要充分認識媒介融合的發展趨勢,不斷創新內容,制作出具有時代感和創新性的節目內容,保證內容貼近群眾,時刻與群眾利益保持一致,辦出百姓滿意的廣播電視節目,提升廣播電視的輿論引導能力。

作者:胡桐 單位:河南大學廣播電視專業

參考文獻

王成亮.再論媒介融合時代廣播電視輿論引導力的提升[J].視聽,2015(12).

郭昱妍.媒介融合時代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的提升[J].西部廣播電視,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