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融媒體平臺建設分析
時間:2022-11-14 04:12:50
導語:廣播電視融媒體平臺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融媒體是廣播電視未來的發展需求
近年來,新媒體發展一日千里,對傳統媒體帶來很大沖擊。新媒體的市場產值已經占領傳媒的半壁江山,基于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各種新興媒體形態層出不窮,以嶄新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完備的功能、便捷的服務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日益成為人們信息消費的第一選擇;另一方面,傳統媒體則受困于技術、體制和人員素質等原因而頹勢日顯。傳統媒體已經到了一個革新圖存的重要關口。媒體融合的出現,是有其自身的演進邏輯,是時代潮流沖擊下的必然結果。黨中央看到了傳媒領域的迅猛變革,提出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正是應對傳統媒體的下滑態勢,主流輿論向互聯網傾斜的不良現象。這條媒體融合之路有著政策力量的強力推動,必將重塑媒體格局,把傳統媒體重新推回主流思想輿論陣地的制高點。廣電總局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了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應堅持的總體要求、需要完成的重點任務和亟待完備的實施保障。
2我臺融媒體發展現狀
在上述系列政策的引領下,全國各級廣電機構積極探索、奮力開拓,在與新興媒體的合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臺順應時展,積極與新興媒體合作共贏,我臺也陸續開辦了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每日進行大量的新聞綜合信息更新,配備強勁的搜索引擎,有豐富的文字圖片可供搜索,網站提供11個頻道,8個頻率的音視頻節目直播點播服務,還有一百多個自辦欄目可供點播,已是國內背靠傳統媒體建立的綜合性新聞媒體網站之一;各類自辦電視綜藝欄目采取電視、網絡和移動終端APP同步直播,極大的增加了欄目的收視率,增加了受眾群體,擴大了傳播范圍;同時在電視和廣播的直播中開通了微博,微信平臺,與觀眾和聽眾實時互動,并通過篩選程序到直播中,讓觀眾和聽眾切實參與到直播過程中,增加了對受眾的吸引力;山西衛視率先開通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平臺,新聞資訊和節目預告,節目背后的故事更是吸引了大量的網友轉發和留言,提高了頻道的關注度和公眾影響力;在頻道的帶動下衛視各欄目也紛紛嘗試開通網絡公眾號與網友互動。這些先行嘗試對未來我臺媒體融合發展具有很強的探索意義和實用價值。我臺這些初期的實踐探索相對于媒體融合的概念來說顯然還相距甚遠。媒體融合并不是開幾個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APP客戶端那樣簡單,它涉及思維創新、資產重組、資源整合、平臺再造、渠道開拓、形態創新等系統性的改革。只有將廣播電視網站,兩微一端,采、編、播徹底打通,從體制機制改革重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媒體融合。以下是我對于建設融媒體生產平臺和融媒體運行機制的一些粗淺認識。
3廣播電視融媒體平臺的建設
融媒體平臺是構建于一體化存儲和混合云平臺基礎上的綜合編輯平臺,可以支持互聯網用戶的訪問。融媒體平臺在統一的指揮調度中心管理下支持跨平臺信息匯聚管理,一站式采編發、可視化編輯、在線互動、全文檢索、實現一站多平臺(新聞網、制作網、播出網等等)展示,支持信息到網絡、微信、微博、手機APP、或其它新媒體等。廣播電視融媒體平臺各系統功能模塊相對獨立、結構清晰。構成見圖1。融媒體平臺分為四個部分:全媒體信息匯聚系統、融媒體指揮調度中心、混合云及存儲中心和多平臺系統。通過不同的接口接入各種媒體的信息資源,以不同的格式統一存放在全媒體信息匯聚系統中,各渠道的信息資源相互融通,方便整合和利用;在融媒體指揮調度中心的統一管理下,挑選可用信息進入生產環節,記者和編輯可以在混合云支持下使用手機、電腦、云非編等編輯方式,面向互聯網和電視播出不同平臺,對各種融媒體信息進行分級分類編輯,制作成需要的融媒體新聞;并可通過不同接口同步推送到新聞網、微博微信、手機APP等不同媒體平臺。因為有融媒體匯聚中心和混合云的存在,需要連通外網,辦公網和生產網,所以生產出網絡信息元素必須進行有效的隔離,所有交換的數據都要在高安全區內完成。高安全區內設專門的防病毒措施和網閘,有效防御網絡上的不安全因素,保證融媒體新聞的安全制作和存儲。
4廣播電視融媒體運行機制的建設
面對廣播電視融媒體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必須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的原則,大力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通過建立相關規章和合理的組織架構,使新聞產品在融媒體平臺上得到合理分配,根據各自特點采用不同的出口編輯使用。4.1建設融媒體節目體系。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進一步提高新聞的權威性和節目內容的豐富性,把握輿論引導主動權。樹立精品意識,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節目品質,創新節目模式和內容,加大對文化,教育,生活服務,公益活動的內容投入,將節目做大做強。增加受眾互動參與,提升節目吸引力,為播出和各個平臺的需求設計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呈現方式,最大化的增加用戶范圍和參與熱情。4.2建設融媒體經營體系。充分利用互聯網經營模式,依托優質內容和融媒體平臺,樹立一體化營銷理念,創新廣告經營模式,推動各類經營性業務協同發展。借助互聯網和移動社交網絡的傳播力,經營節目和新聞產品的產業價值,開發線上線下的各<<上接11頁類新型服務,爭取獲取收益最大化。4.3培養融媒體人才隊伍。要建立一個強大的融媒體記者編輯隊伍,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消除各頻道頻率記者編輯各自指揮,各自為戰的局面,所有融媒體記者全部進入融媒體平臺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考核。對融媒體編輯記者進行培訓,使他們從單一的編輯,攝影,采訪記者向融媒體記者轉變,使他們掌握從不同傳播載體和終端的角度進行采訪報道的能力。通過崗位培訓、院校學習等方式,推動人才在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平臺之間合理流動,培養全媒型、融合型、專家型融媒體人才隊伍。
5總結
整合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進宣傳文化領域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適應媒體格局深刻變化、提升主流媒體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舉措。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形勢和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的現實情況,我們廣電人更應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牢牢的把握政治導向,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并發揮好新興媒體的作用,運用好網絡傳播手段,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馮海青.推進媒體融合機制創新[J].傳媒觀察,2014(09):13-14.
[2]黃韜偉.媒體融合的關鍵點[J].新聞前哨,2015(06):75-76.
[3]顏兆祥.搭建三大平臺推進媒體融合[J].傳媒評論,2016(04):68-70.
[4]宋建武.以服務構建用戶平臺是媒體融合的關鍵[J].新聞與寫作,2015(02):5-9.
作者:田仁輝
- 上一篇:新媒體下網絡電影敘事特征探究
- 下一篇:電視播控系統網絡安全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