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內部控制及改善措施

時間:2022-11-13 03:27:50

導語:電力企業內部控制及改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企業內部控制及改善措施

全球經濟不斷發展,現代企業制度越來越完善,宏觀經濟、環保政策、電力市場化改革等新形勢都給電力企業發展帶來影響。作為重點能源企業,電力企業為求發展需要革新自身管理體制。近年來,企業管理實踐發展中不斷加強內控規制,內控越來越受到管理者的關注,健全的內控是解決潛在經營問題的有效方法,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的管理工作。隨著去產能政策效果的顯現,煤電市場變化巨大,電力企業經營危機出現,企業內部急需有效的內控管理措施應對各種經營問題,使企業未來的發展找到新出路。對電力企業內控研究,為其建立健全的企業制度,才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推動企業持續發展,而這一過程需要不斷的反思與探索。

一、內部控制及內控要素概述

內控是經營方為達到其經營目標而實施的一系列措施。內控對象是全體員工,需要全員的參與。全體員工需要不斷的更新現代化管理理念,樹立風險意識,主動參與各層級管制,對于企業的控制目標給予多重匹配。內控的內容主要包括:制度設計、執行及監督評價。內控的目標在于完成企業的經營目標、財報目標、資產安全目標及戰略目標。內控的要素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

二、電力企業內控問題

1.治理結構不健全,內控觀念淡薄。當下許多電力企業,電力體制改革后,并沒有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依然延續了經理負責制,由經理負責公司工作,行使企業賦予的職權。許多重大決策由總經理決定,導致決策風險較高。目前,電力企業管理者,對于內控理念認識不足、不夠重視,常常忽視內控實施,內控觀念缺失影響內控體系建立,致使內控制度很難發揮作用。多數電力企業的內控制度只是為了應付檢查,盡管制定了內控制度,但相應規制的實施流于形式,使內控失去了應有的約束力。盡管電力企業管理者逐漸認識到內控的必要性,但在內控制度的執行中,難以針對問題提出完善策略,忽視控制方法的強化,使內控效果不理想。2.風險應對不足。隨著電力體制改革深化,電力企業面臨市場化風險日益明顯。電力企業戰略風險包括:體制改革、投資決策、監管風險等。當下電力企業針對這些戰略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應對不足。由于電力企業的風險應對機制不完善,自身風險意識淡薄,缺乏市場化應對機制。電力企業在售電、配電側市場化后,市場經營中面臨競爭風險,企業的風險應對機制卻并沒有過多的考慮對市場化風險,內控機構設置缺少市場化風險應對體系。企業針對市場化風險評估依據非電力市場改革環境進行,忽略了市場化風險的評估。3.控制活動缺陷。電力企業內控過程存在缺陷,工程項目管理不到位。供電工程設計方案的調整,會造成工程造價存在不確定因素,同時,項目結束后欠款情況時有發生,成為電力企業內控活動中存在的難點。內部各部門配合不足,部門審計滯后、決算拖延情況存在普遍性。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由于電力企業資產密集,固定資產比重較大,且資產涉及部門多、類別細雜,對其管理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下電力企業對于固定資產的管控執行力不強,執行覆蓋面窄,執行不到位且存在形式主義,致使電力企業內控迎檢工作疲態化。增加了電力企業經營失控風險,起不到內控的實質控制作用,導致企業內部環境惡化,阻礙了內控有效性。4.信息與溝通問題。有效的信息溝通與傳遞,可以提高企業業務管理水平。當下許多電力企業內部建立了信息系統,但其下屬部門多,管理鏈長、內容繁瑣,造成信息在部門間的傳遞效率較低。企業管理結構中下屬單位多,各部門間沒有進行有效的關聯,且部門間溝通缺乏完善的溝通平臺,下屬部門間溝通平臺不關聯,不能實現信息實時集成,影響信息在部門間的有效傳遞,造成電力企業內部信息傳遞延遲,不能在內部各部門間形成實時共享的信息,造成電力企業內部產生信息與溝通問題。5.缺乏內部有效監督。電力企業經濟監控存在復雜性,而當下企業監控力度薄弱,沒有做到全面監控。企業的內審監督不足,并不能成為風險管控手段。由于電力企業內審實施監督存在缺陷,造成內審缺乏執行力度。盡管電力企業審計制度較完善,但執行力不足,在進行業務處理時,業務關聯各方更加傾向于靈活處理事件,對于存在的問題不能有效解決,無法達到審計效果。同時,電力企業的內審缺乏獨立性,內審由所屬單位負責管控,相關人員的任命、考核由公司確定,盡管在電力企業內部設置了內審部門,但由于內控人員的工作受制于管理層,致使其工作獨立性受到制約,造成內部的監管并不到位。

三、電力企業內控問題完善措施

1.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優化電力企業管理層成員結構,有效制約管理層權力。在增強管理層決策力的同時提高管理層科學決策水平,降低經營決策風險,以便于更好的保護電力企業資產,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企業內控團隊的培養,強化全員的風控意識,促進內控可以在企業內部被有效的執行。同時,電力企業內控過程中需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利用優秀人力資源使內控履行健康的管理得以保障。電力企業需要高度重視人力管理機制,提升員工素質為改善企業的內控環境提供基礎。2.完善風險評估體系。電力體制改革發展中,企業風險評估體系的建立歷程短,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電力企業需要加強風險意識,加強管理層對風險的重視度,在全員范圍滲透風險理念。在企業的內部建立系統風險衡量標準,建立風險數據庫,使現有風險可以被有效量化。同時,企業需要制定風險應對措施,電力企業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對于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風險源制定應對方案。對發現的不可控風險,及時建立應急機制,且將風險責任落實到各部門,同時企業需要制定動態風險評價,重點關注企業對風險承受度建立預警線,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3.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制度。電力企業為高效完成工作,且發揮員工積極性,需要結合系統所收集的數據,設計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明晰各部門崗位職責,對相關人員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對于相關人員給予獎懲,利用獎懲機制對于各部門相關責任人給予約束。改進電力企業全面預算機制,從崗位職責角度,分解預算各指標,落實相關部門、相關責任人的考核結果。另外,電力企業需要充分關注市場需求,制定與之匹配運營方案。內控需要對電力企業項目可行性、質量、預算給予嚴格把控,對重點物資供應及時跟進,強化項目的管理。4.加快信息化溝通機制建設。電力企業需要在提高信息系統性能加大技術投入,對于現有信息系統予以改善,使內控信息數據更全面、更客觀。企業需要優化信息系統操作,在內部建立多元化溝通渠道,為企業營造開放的交流環境,增加系統操作便利性的同時徹底打破工作屏障。加強電力企業信息系統培訓,在全員規范內接觸、推廣現代化信息系統,使信息系統應用深度得以拓寬,全面收集內部重要信息,使其成為電力企業重要的管理手段。5.強化內部監督。改進電力企業內控評價機制,完善自我評價制度。以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評價內控實施效果,發現問題且及時改進問題。同時,電力企業需要開展評價檢查工作,對于企業內控設計、執行情況進行評價,確認內控制度及執行中存在的缺陷。同時,強化內審監督職能,深入推進電力企業審計創新。將依法治企理念落到審計全程,全員樹立監督意識,推動解決問題,為電力企業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總結當前電力企業內控現代化進程尚未完善,由于其本身的電力體制改革尚沒有到位,導致電力企業內控存在薄弱環節。企業治理結構沒有達到現代企業的最優狀態,電力企業內部員工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內部環境隱藏風險,造成電力企業控制活動執行力不足,監督力不強。在進行內控有效性評價時,需要電力企業將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降低人為主觀因素產生的偏差,提高內控評價客觀性、可靠性,進而使內控評價結果更加清晰、更有說服力。當下電力企業需要借助內控理論,引入可操作性強的信息技術,針對內控現狀設計出整改方案,以提升電力企業內控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紅梅.電力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

[2]丁秀穎,高翠麗,王彥幗.電力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時代金融,2018,(30).

[3]史建民.電力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建設[J].科技經濟導刊,2018,(28).

作者:任琳娜 單位:1.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沁陽市供電公司 2.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建設南路電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