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的應用

時間:2022-07-27 08:52:29

導語: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的應用

摘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該教學方法,可以以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為教學主線,在幫助學生完成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而在職業學校教學中,“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作為一門關鍵課程,該課程不僅教學內容豐富,而且學習難度也比較大。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效果,應在“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文章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職業學?!半娮蛹夹g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應用程序;職業

在教學中,“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是信息類、電類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與實訓進行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1“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課堂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法教學的意義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堂的實際實施過程中,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各種不同類型的任務,遵循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原則,使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也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共同進步,從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1]。

2職業學?!半娮蛹夹g基礎與技能”教學現狀分析

2.1教學難度加大

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差、缺乏學習興趣、未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教學效果也成了一線教師面臨的最大難題。雖然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但是他們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這一特點加以利用,從而尋找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突破口[2],切實提高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

2.2教學觀念有待創新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職業學校在社會中受到的重視程度比較低,還有一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尚未轉變,在課堂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講述知識,而這種教學方法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與體現,從而對教學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

3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3.1確定任務

因為“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知識點非常多,所以教師在采用任務驅動法對學生進行不同知識點教學時,應為學生設計相應的項目任務。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時,教師為學生提供一支1.5V、一只1.9V的電池、一只LED燈管、一只1N4007二極管和1K的電阻,讓學生根據電路原理圖自己搭建電路模塊,連接導線。利用不同的連接方法觀察LED燈管是否發光,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極管具有的單向導電性,通過這種實驗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有更好的感觸。如果再給學生加入一只可變電阻,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正向特性曲線,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自發地參與學習[3]。

3.2計劃任務

教師需要根據確定好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步驟和教學流程,使學生可以通過教學計劃任務書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后得到的結果。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明確教學計劃,讓學生學什么和怎么學。

3.3任務的實施

在實施任務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確定學生需要單獨完成或是分組合作完成任務,這樣就可以基本上明確整個任務實施的具體過程。教學任務的實施過程是整個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因此,在這一環節內,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也使學生可以在做中學、使教師可以在做中教,實現一種雙贏的局面[4]。

3.4教學評價

利用教學評價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力度,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可以爭先進、學先進,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與此同時通過教學評價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反思,總結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師也能夠根據教學評價結果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3.5總結與反饋

因為每一名學生的性格和基礎有所差異,所以學生完成任務的具體結果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具體情況,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可以改進自身的不足,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的提升,真正地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4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堂教學中實施的要點

4.1明確任務目標

無論是任何一個科目的教學,都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只有確立了教學目標,才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對于“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的課堂教學而言,教師應該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引導下,重新設置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可以重實訓輕理論,鼓勵學生多動腦,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消化知識點,同時也能夠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2任務內容的難易程度應合理

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選擇更好的任務驅動視角。因為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存在厭學和不愿意看到文字性東西的現象,如果長時間為學生講述理論知識,則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煩躁的情緒,所以應該盡可能地創新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做到內容有新意,并把握好難易程度使優生不倦怠、差生不厭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6]。

4.3準確把握任務時間

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時,為了發揮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作用,就必須要保證教學課堂任務所設置的內容,必須要緊緊契合教學目標,準確地把握教學時間,切勿出現不緊不慢開頭、匆匆忙忙結尾的情況。與此同時,教師也必須要保證按時完成實訓任務,需要學生在規定課時完成的實訓任務,絕不推遲一秒,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嚴謹,而且這樣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4.4及時評價與反饋

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認真的評價與反饋,這也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的關鍵環節。通過評價與反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總結與歸納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而且也可以讓教師了解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為優化和創新課堂教學流程提供第一手資料。

5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的課堂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的地位,營造更加愉悅的教學氛圍,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璐.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電工電子技術”教學中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160-161.

[2]宮晶.探究情感教育在《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20(23):169-170.

[3]孫陳英.積極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3):214-215.

[4]劉漢平,栗軍,張秀梅.新工科背景下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8):382-383.

[6]李德鑫,賈珍珍,余安喜,等.翻轉課堂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高教學刊,2020(6):86-90.

作者:冶林琴 單位:平涼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