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書市場現狀與未來思索

時間:2022-05-30 05:07:00

導語:日本電子書市場現狀與未來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日本電子書市場現狀與未來思索

2011年日本電子書產業活動泛濫,但市場推廣進展卻不大,東京電機大學YashioUemura感嘆:時下電子書熱潮,實為電子書研討會的熱潮,行業沮喪與年收入也不一致。有報告顯示,日本電子書2011年收入600萬美元,增長超過20%??墒聦嵤?,數字掩蓋事實,因漫畫收入占了75%,除去漫畫和雜志,電子書客戶增量并不多。

2002年受傳送手機漫畫成功的鼓舞,日本許多企業盯上電子書市場,2003年,日本成立了電子書商業聯盟(EBBC),30多家企業15個出版商參加,參與程度大都來自小說方面的電子書,但沒有出售或出租。因此行動失敗,松下、東芝和索尼閱讀器從市場撤回。美國Kindle的成功,則促使日本企業形成新的聯盟,日本有3000多家出版商,但有核心影響力的不到10家,合作伙伴關系培育了電子書的環境,但參與者往往在保護感知的市場份額,未積極參與競爭。2010年,日本出版商成立了兩個行業組織,年初成立的電子圖書出版商協會(EBPAJ),有43個成員出版商,旨在保護作者的利益和提升“印刷電子書之間的共存和互連”;2011年9月出版商宣布設置數字出版局(DPA),它比EBPAJ職權范圍更廣泛,DPA的六項目標之一是,確保整個出版業現在和未來的贏利能力,隨著EBPAJ和DPA開始在印刷和數字出版上獲利,多數會員出版商愿意謹慎擴大數字活動。

2011年,數字出版物因為缺少內容支撐,致使買方市場興趣索然。受電子書店誘惑,消費者欲購買不易到手的電子書,但使用PC或Mac不是專用的讀卡設備,故需要從公司供應商那里安裝閱讀器軟件。不同格式的單一店提供不同書,讀者軟件僅適用于Windows,iPad和iPhone的用戶都未能幸免這種混亂。2010年日本也出現全新的電子書消費,即出現jisui從業者,jisui就是剪輯實體書到個人網頁上,再掃描這些網頁,轉換成電子書的輸出,頁面本身廢棄。jisui直譯是準備自己的食物,簡稱自飲,這反映了一個事實,不是公司而是個人家庭行為開始這種業務。jisui行為迅速開始撞擊現實世界。但個人有權處置自己使用副本的方法,從事第三方的服務在法律上是灰色地帶,jisui的命運仍然不明朗。

人們開始期待推送,但也有人質疑,推送就能將更多日本電子書推向主流市場嗎?當然這種推送將轉入賣方體制,電子書要放棄簡單,提供實質的內容,包括當前書名目錄賬單,供應商與數百萬潛在電子書買家的信用關系。近幾年,索尼似乎失去了光澤,但在日本國內,其仍為值得信賴的品牌,索尼平板S是iPad的競爭對手并成為J•K•羅琳網站的技術合作伙伴,索尼公司具有數字圖書服務的設計和操作能力。谷歌現在沒有日本版權的電子書,因為谷歌電子書應用程序對日本的iOS和Android應用程序不適用。不過,谷歌已經宣布與日本的出版商談判。和谷歌一樣,蘋果或亞馬遜也沒定位日本的電子書產品,而是通過iTunes和amazon.co.jp與數以萬計的日本客戶建立計費關系,以電子書服務為基礎。

進入日本市場,蘋果、亞馬遜和谷歌面臨同樣的障礙,是要與當地出版商簽訂談判合同。2011年7月《產經新聞報》認為,與亞馬遜談判困難和業界同仁反感亞馬遜試圖引領行業有關。蘋果、亞馬遜和谷歌將與日本強勢談判擺明位置,最重要的是機構式協議,允許他們設置電子書的價格。蘋果亞馬遜谷歌2012年開始對日本電子書運作服務,三分之一的工作在2012年上半年展開。日本電子書市場會快速增長,雖然未來五年收入仍以漫畫為主,但行業結構會大為改觀。iPad之前,閱讀器和電子書猶如“雞和蛋”的難題困擾市場,平板設備的巨大成功,解決了“雞和蛋”難題。顯然電子書市場規模將成為消費主流,但尚不明確紙本出版商是否會主宰這個市場。2012年和2013年,這些出版商將做出決定,兩個路徑必選其一。

路徑一是繼續目前形式,但電子書分享份額越來越大,新選手亞馬遜、蘋果、谷歌和越來越多的自我出版商要分享這個行業。路徑二是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分裂之路。傳統產業重點在印刷品,發行新的作品也以印刷和數字雙向格式,但電子書發行被推遲,價格相對印刷書適度折讓;同時傳統行業從電子銷售那里得到的補償很少,所以更依賴漫畫銷售額,而這又將給支持主流印刷內容和新作者的能力帶來限制。許多數字競爭者沒有印本銷售收入的預期,這些公司是由外國出版商、國內心懷不滿的中間層出版商、自我出版商和亞馬遜的內部出版部門構成。數字出版商將實行積極的定價模式,主宰電子暢銷書的名單,大牌名作家會回避這些出版商,而年輕一代作者沒有疑慮,故首批數字競爭者將很快成為日本數字化出版的受益者,未來五年電子出版之路將逐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