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管理內涵解析

時間:2022-08-27 02:59:21

導語:電子政務管理內涵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政務管理內涵解析

1電子政務管理內涵

1.1電子政務戰略管理

電子政務戰略管理是一個以政府信息化為目標的動態管理的過程。為保證此目標的成功實現和政務進度的正確謀劃,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對各信息主管部門進行控制,使得各級信息主管部門能夠將這種謀劃和決策順利實施,從而快速準確的實現政府信息化。電子政務戰略管理主要包含一下四方面內容:(1)戰略分析:根據政府各個部門的不同職能,分析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分析內部條件,明確各部門具有的資源情況以及實施能力。通過對電子政務進行戰略分析,對政府各部門的職能進行整體把握。(2)戰略選擇:在前述分析的基礎之上,根據實際情況,信息化主管部門提出與之對應的電子政務建設思路,并運用國外先進技術選擇正確的戰略,選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符合我國政務發展目標的電子政務戰略,從而制定出相關政策和計劃保證政務發展所需的資本和人力資源。(3)戰略實施:戰略實施就是指按照制定的戰略進行實際行動,將戰略轉化為現實的關鍵步驟,其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內容:合理設置組織結構,對人力財力物力進行合理規劃,文化制度建設和處理戰略實施中的各項矛盾,確保這幾項內容的正確實施,從而以保證戰略實施的成功。(4)戰略評價:戰略制定的優劣,戰略執行的好壞都必須通過戰略評價得出,只有對制定的戰略進行全面評價,才能體現出電子政務戰略實施的真實效果。如過評價效果不好,說明指定的策略有偏差,應根據評價結果并參考實際情況及時對調整電子政務戰略。戰略評價結果往往會成為新戰略制定的依據,通過對其不斷的改進,從而形成一套完善的電子政務戰略。

1.2電子政務項目管理

加強電子政務建設項目的管理,可以對有限政府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地控制,保證項目順利完成。電子政務的項目管理主要由五個階段組成:項目規劃、項目立項、項目建設、項目驗收和系統運維。電子政務的項目管理所涉及的業務主體眾多,管理量巨大,合理管理存在難度。電子政務的項目管理所涉及的業務主體主要有:電子政務項目的審核者、組織者、審核者、申請者、建設者、第三方監督者等。對這些業務主體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制定電子政務項目管理的規則和標準,建立一整套項目運行的標準規范,使得項目的建設、管理、監理等工作可以順利實施。高度重視電子政務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總體規劃,對項目需求進行合理分析,保證電子政務項目的投資預算得當。在電子政務項目執行前進行評估,所有電子政務項目主體都必須通過信息主管部門的技術審查,才能撥發電子政務項目資金。加強項目執行后的評估,評估結果可作為項目驗收的參考依據。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可通過外包、托管等方式,充分利用社會現有資源,使項目順利完成。

1.3電子政務服務管理

發展電子政務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為社會提供服務,更好的為民眾提供便利。電子政務服務不僅指政府向社會民眾提供服務,而且也包括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服務。電子政務服務可使社會和政府內部各部門通過互聯網直接提獲取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內容。與之對應的,電子政務的主要服務形式也有兩種:一是面向社會的,二是面向政府內部各部門的。。電子政務服務管理主要有協同管理、質量管理、保障管理和客戶管理四方面內容。業務協同管理實現政府部門之間的服務流管理;服務質量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電子行政監管制度,保證電子政務服務正常運行;基于互聯網的服務管理是服務保障管理的最主要的保證形式,互聯網服務管理的方法是一種十分快捷的方法,圍繞著客戶需求對互聯網的服務進行優化服務;客戶關系管理是為了保證政府能夠順利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務。

1.4電子政務組織管理

電子政務組織管理由三部分組成:1、組織機構;2、管理職能;3、運行機制。為保證政府管理職能的正常執行,電子政務管理機構主要由領導機構、管理機構、技術支持機構和執行機構四部分組成。電子政務管理機構必須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必須擁有一整套完整的執行機構,才能保證電子政務的持續發展。電子政務的管理職能主要有五種,五種職能分別為:計劃職能、協調職能、建設職能、立法與執法職能、監督與評價職能。在滿足政府的基本要求之下,電子政務管理職能應明確規定其內容和性質,進而形成一套完整全面的職能體系。電子政務管理機構的運行機制有四方面內容,彼此之間相互聯系,它們分別是:規劃預算機制、項目管理機制、業務協調機制和監督評價機制。良好的電子政務管理機構運行機制是保證電子政務正常運行的關鍵。

1.5電子政務的運行環境管理

電子政務的運行環境管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電子政務法律建設、建立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建立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電子政務法律建設涉及電子政務管理中每一個環節,其影響之廣,嚴重制約了電子政務發展,因此為保障電子政務的正常運轉,保證電子政務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遵所建立的電子政務法律保障體系必須遵循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根據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的實際需要修訂與電子政務發展和管理不相適應的規章制度,保證政府機構的信息資源能夠合理利用,同時保證服務系統建設、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安全建設的正常執行。建立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可以有效地解決電子政務運行環境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建立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主要包括建立信息系統備份中心、建立安全監控系統、統一信任體系等。切實做到防御工作與防范工作相結合,按保密管理的具體要求嚴格實施,建立合理的等級保護制度,采用合理的技術和管理手段,對不同的部門采取分級、分層、分域的保護,實現電子政務全面安全,從而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是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充分發揮了行業標準在電子政務建設中的作用,是一個擁有標準化機構和大量技術專家的標準服務體系。應加大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的實施力度,并積極將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應用到現實工作中來,使得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在電子政務建設中能發揮出它的最大作用。

2結語

要使電子政務正常運轉,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對電子政務進行管理。在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我們必須不斷總結不斷創新,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構建出完整的電子政務管理體系,確定不同管理維度,不同管理層次下的政府職能和發展方向。盡管我們已經對電子政務管理的內涵進行了相應的探討,但是還不夠深入,提出的觀點還都停留在理論階段,如何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電子政務管理體系是目前電子政務管理的重中之重。今后,我們必須著眼于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先進的理論和技術分析方法,進一步探討電子政務管理的內涵,提出一種可操作性強和前瞻性好的電子政務管理體系。

本文作者:張建輝工作單位:西安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