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11-13 03:45:50

導語: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要求的基礎上,如何以新的研究成果為起點,更好地對傳統的商科人才進行培養,這是廣大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老師所需要考慮的問題。通過將課程內容、教學過程、生產過程和職業規劃深度融合,全面構建“互聯網+”時代下的產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的培養,這是大家都需要考慮的問題。作為一個新時代背景下的產教融合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如何更好地實現“知識復合”、“能力復合”和“素質復合”的相結合,從而更好地形成一個整體,這不僅是大家在進行職業規劃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加有利于解決傳統商科人才結構性供需失衡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產教融合;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培養模式

跨境電子商務在推動經濟一體化和貿易全球化的過程中一直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溝通也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各行各業發展的情況來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短缺也成了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1]。結合當前市場對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實際需求,為生產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目前,中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54.3%,而且這種發展的速度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快。“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功能性元素,也正慢慢地融入到各行各業,并成功地成為了企業運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但在實際情況下,確實存在企業找不到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商科人才,而另外一方面學習跨境電子商務的畢業生卻找不到對口崗位的情況。而本文主要就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在之后真正培養出滿足新經濟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這本身也是一個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問題。

一、“互聯網+”背景下產教融合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意義

(一)與市場的發展相適應。目前,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多種外貿在線交易已經成為主流。而我國真正能夠通過利用互聯網參與到跨國商貿活動中的人才其實非常少。而如果能夠在推行產教融合理念的基礎上融入“互聯網+”的背景,那么自然也就能夠全面地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而這種在教學過程中的高度對接能夠使得我們本身的綜合性知識變得更加豐富。一位專業技能、綜合性知識和操作技能都非常高的跨境電商人才,本身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將會有著非常好的推動作用。(二)為提升企業的效益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采用產教融合的模式,往往能夠直接就學到與專業對口的相關理論知識,并在將來使得自己在崗位上的適應性變得更強[2]。而學生真正到今后參與到企業日常運營活動中時,那么往往也就能夠全面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更好地為企業節約一部分的經營成本,從而創造出更高的效益。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尤其可以通過先聘請優秀的畢業生加入到企業中,這會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在之后,學校本身也可以通過這種“互聯網+”的產教融合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模式更好地摸清人才培養的方向,從而有效地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最終一方面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率,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學校自身的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力。(三)有效拓寬未來高校發展的道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進行產教融合模式的發展,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大量的技能型和操作型的人才。要想在就職之前成為一名高素質的人才,那么就一定要成為一名懂管理和懂操作的高素質職業人才,只有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更好地引入產教融合的理念,并在此過程中果斷地以市場為導向,那么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對實踐教學和技能的重視與投入力度,從而更好地加強校企合作。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培養出復合市場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為拓寬企業未來發展的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互聯網+”背景下產教融合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策略

(一)與課程內容進行對接,更好地增強商科人才的復合型知識結構。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培養商科人才,那么尤其要讓專業的人才具備復合型的知識結構。不但要讓他們掌握包括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其他先進的信息技術,而且還需要更好地掌握包括外貿、零售、市場營銷、財務和運營管理等一系列的知識。例如,老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帶領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讓他們更好地能夠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進行跨境電子商務的學習,并在之后將所有的課程都能夠全方位融合成一個柔性的課程體系。在這樣的基礎上往往也能夠更好地實現核心課程精準化、限選課程模塊化和各類課程多樣化的格局,從而才能夠在最后更好地培養有關商科人才的復合知識性結構。例如,現在很多高校開設了包括運營課程群、內容營銷課程群、移動商務課程群、網站建設課程群和推廣課程群等一系列的課程群(二)通過有效結合對接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來更好地培養商科復合型人才。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跨界融合的發展是其非常明顯的一個特征。廣大高校可以通過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復合型素質,并在之后能夠通過有效地推動學生發揮本身的專業特長來進行實踐創業。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進行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時,老師尤其要通過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業和創新類的商科大賽來更好地將賽事進行課程化,從而有效地將之后的“教、訓、練、賽”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在之后更好地貫徹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3]。只有這樣學生本身的職業素養和技術能力水平才能夠在此過程中穩步得到提升。(三)通過全面提升教師素質進行雙師隊伍建設。在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廣大高校尤其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建立一支優秀的跨境電子商務教師的隊伍,才能夠在根本上提升跨境電子商務教學的質量。例如,老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開淘寶店的方式,來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先進的跨境電商技術。廣大高校的教師也要通過全面提升電子商務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來讓更多的教師更加積極地到專業的電子商務公司進行學習。(四)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之后更好地合理構建課程體系。廣大高校如果想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更好地培養電子商務人才,那么就一定要根據相關的人才目標來合理構建課程體系。包括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貿易、網絡營銷和電子報關的課程。而作為學校的相關領導,尤其需要針對人才的需求來更好地設置課程,并在整體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所有的高校都應該將所有的科目設置成為基礎文化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實際訓練課程和跨境商務平臺的實際操作課程。并在整體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而在改善課程體系的過程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學校的老師可以利用網絡媒體制作以跨境電子商務為核心的公開課和視頻。并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進行教學。此外,老師還可以有效地利用寒暑假來全面開展慕課學習,這樣不僅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還能夠隨時進行預習和復習。很多高校由此開設了包括《外貿網絡裝修店》、《國際網絡營銷》和其他各類知識,從而更好地構建完善的跨境電商課程。(五)全面應用恰好的考核方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進行產教融合的跨境案子商務模式人才的培養,最根本的還是要通過運用合適的考核方法來全面支撐。傳統的僅僅依靠考試成績來評判學生的方法過于片面[4]。例如,在整體評價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開設店鋪和創業的方法來全面進行評價學生的能力。單一的考核模式對于提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改正相應的方法。如果能夠在評價的過程中及時將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的成績相結合,那么才能夠真正發揮出能力和水平。在整體評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要將他們的動手能力得以提升。要想全面地改善這種狀況,那么尤其要通過產品數量、產品質量、銷售業績和利潤指標等數據為標準,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考核學生,這樣才最妥當。

參考文獻:

[1]何林靜.產教融合下跨境電商實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7(3):89-93

[2]郭飛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缇畴娮由虅杖瞬排囵B模式探討[J].商業時代,2017(3):28-33

[3]方豐霞,洪慧貞.論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J].中外交流,2017(7):47-53

[4]肖麗輝.產教融合模式下的高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研究[J].商情,2017(8):128-132

作者:代聯 劉群 賴玉林 單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