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課程多媒體教學綜述

時間:2022-04-16 05:47:00

導語:經濟法課程多媒體教學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法課程多媒體教學綜述

中等職業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培養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在這一基本任務上,突出強調了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這就要求教學要突破傳統的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經濟法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財經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基礎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其特點是理論性強,實踐性也很強。同時中專學生與大學生不同,由于年齡原因缺乏較好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導,他們就不會主動學習。結合人才的培養目標、該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經濟法應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教學改革。關于經濟法教學改革的問題,近幾年來多有闡述。首先,對于經濟法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1)理論和實踐脫節。經濟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涉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實踐畢竟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因而,只有將理論實踐融會貫通,才能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F實中的經濟法教學卻常常偏離了上述原則。有的教師只注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認為實踐教學不重要;有的教師則正好相反,過分強調實踐教學,認為理論知識用處不大。上述兩種做法和觀點都有失偏頗,都屬于“一條腿走路”,不利于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習。

(2)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大都采取的是講述法,老“三段論”,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是主動的,學生是被動的,結果是抑制師生交流,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意識。知識的傳播往往是在講臺上完成的,學生僅能略知—二其中的理論,缺乏實踐知識和應用能力。

(3)教學手段不夠豐富。往往是教師—本教材,一塊黑板,學生一本課本、一本筆記本,教師向學生灌輸教材內容,且偏重于理論部分,學生處于一種盲目跟從的地位,缺乏自主思維和學習積極性。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偏少,最終導致培養出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知識面窄,綜合素質較低,甚至高分低能。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第一,優化教學手段。為了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可以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將每章的板書、典型案例等內容科學地融為一體,提高課堂授課效率,便于教師講解和學生理解。第二,減少板書時間。經濟法教材中幾乎每一章都有幾個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較多,在黑板上書寫浪費大量時間,而采用電子課件教學可節省黑板上寫板書的時間,有利于開展案例教學。第三,突出教學重點。選擇實用性強的內容講解,應該是教學的主基調。筆者認為,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具體可行的改革方式,因其具有以下優點:

(1)多媒體教學能增加課堂知識的容量和深度,提高教學效率。經濟法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網絡、掃描、打字等方式將法律條文和案例先輸入計算機制成課件,在課堂上直接調用。這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經濟法知識面,而且加深了學生對法律條文的理解,培養并發展了學生獲得經濟法律信息、分析經濟法律信息和處理經濟法律信息的能力。經濟法案例內容可設計在課件中,以節約時間。這種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內容納大量法律知識,無疑會大大提高經濟法教學效率。

(2)多媒體課件攜帶方便,保存持久。它可以在計算機上方便修改,減輕了教師的教案修改負擔,有利于教師身體健康,精神飽滿地投入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3)多媒體教學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提高學生對經濟法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圖、文、聲、像并茂,能將靜態呆板的經濟法課本、板書變為動態的、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使枯燥的法律條文如動畫一樣生動起來,使抽象的經濟法理論形象、活潑、有趣,使經濟法案例中的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法庭審理過程像電影一樣展現在學生面前,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變難為易,寓教于樂,大大激發、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經濟法知識的學習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經濟法的多媒體教學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法學教學質量。

(4)法律知識日新月異,發展較快,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加大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量和信息量,增加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經濟法課的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實現了從“灌輸者”向學習活動導演者的角色轉換,教師通過多媒體組織和指導學生來獲取法學知識,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多媒體教學也對教師的知識修養、教學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盡快掌握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技能,來適應這個教學改革的趨勢。(瓦房店市職業教育中心)束與限制,只要能夠正確引導、啟發兒童的感受,幫助兒童分析對象特征,激發兒童的表現欲望,增強他們大膽果斷去畫的信心,兒童就能自己畫,根本不存在什么技能的問題。技能是專業繪畫的主要特點之一,沒有技能、技法就不可能是專業繪畫。在技能方面,專業繪畫又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基礎技能,二是專業技能。

基礎技能指造型原理,一般以素描、色彩為主要練習手段,以對客觀的研究為依據。專業技能則是指不同種類的技能技法,如中國畫用線和筆墨造型,講究意境效果等。不同畫種又分為不同的科目,如中國畫又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這些不同的科目都有自己具體的技能要求,以藝術表現力為其區分依據。基礎與藝術技能,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才能掌握,同時還需要學習和借鑒一些優秀作品。只有提高技能的運用與表達,創作才會有更深的內涵與藝術效果。由此可見,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在技能上有很大區別,兩者在此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傊?,兒童繪畫的特征是兒童心智和心緒的自然表現,受技能的局限,兒童畫中所表現的藝術趣味不是兒童的有意追求,而是兒童天性的自然流露。這是兒童繪畫與專業繪畫的最根本的區別。兒童繪畫是人類參加藝術活動的初級藝術創造,因此,我們對兒童繪畫的價值應格外珍視,以平常心對待兒童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