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體二次圈定對采礦作業的影響

時間:2022-08-06 10:50:07

導語:礦體二次圈定對采礦作業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體二次圈定對采礦作業的影響

摘要:呷村銀多金屬礦是一個典型的黑礦型礦床,由于受成礦條件的影響,后期受地殼構造運動的改造,礦體形態、產狀有較大變化。生產探礦后一次圈定的礦體進行采礦時,上向水平充填布置的采切工程后期無法滿足回采要求,尤其是4000m中段Cu1銀鉛鋅銅礦體,回采過程中遇到很多工程浪費情況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礦體二次圈定后對采礦作業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二次圈定;采礦作業;呷村礦

1Cu1礦體現狀

1.1Cu1礦體地質特性。礦體賦存于東礦帶流紋質碎屑巖中,其上部為結晶灰巖,下伏為PZ1鉛鋅礦體,與PZ1鉛鋅礦體密切共生,呈似層狀產出。礦石多呈塊狀、稠密浸染狀、紋層狀構造。礦體總體走向近南北,向西陡傾[1]。沿走向呈弧狀,4-5勘探線向東凸起,7勘探線以南略向西轉。走向上,各主成礦元素品位呈跳躍式變化,傾向上并無明顯變化的規律。1.2回采方法。Cu1礦體在4050m中段及以上主要是三柱回收工作,4000m中段使用上向水平充填法正在回采,利用輔助斜坡道開拓,下盤布置分段沿脈,聯巷采用水平孔壓頂,水平孔鑿巖一次落礦,采礦工藝見下圖1所示:工藝設計采場塊段走向為60m,礦段高50m,采高為44m,底柱為6m,采場聯巷為36m,15%的上坡,落礦3m為一分層,采空區高為5m,充填空頂高度為2.5m,保證采礦作業空間,采4層將轉至上一分段,分段采場聯巷與采場貫通,之后重復第一分層工藝繼續回采。

2二次圈定情況

2.1二次圈定工作。主要對分段聯巷及礦房進行地質編錄及刻槽取樣進行樣品分析,按照生產探礦網度加密后圈定礦體,再與一次圈定礦體進行對比[2]。2.2礦體圈定情況。主要是4010m-4025分段Cu1礦體的圈定,0-5勘探線范圍的分段聯巷及采場編錄,顯示有不同程度的東移,偏移最大值為5.7m,整體形態有所變化,主要是傾角變陡,但品位及厚度無明顯變化。如圖2采場61105所示,生產探礦地質量為(4009m~4021m標高)19347.7噸,礦體平均厚度為4.78m,平均品位為cu1.11%,pb8.44%,zn13.57%,Ag212.64t/g,綜合品位23.13%。采礦區礦體輪廓面積4009m標高為377.6m²,4022m標高為419.38m²,高度平均按13m計算,得地質礦量為17613.26噸,平均厚度為4.42m,平均品位為cu1.71%,pb10.69%,zn17.58%,Ag90.94t/g,綜合品位29.98%。礦石量誤差為8.9%,平均品位誤差為29.6%,變化較大。二次圈定礦體后,從能5N線剖面看礦體發生向東位移,極有可能是南北走向的斷層導致的,初步斷定為逆斷層,5N線位置礦體整體向東偏移近10m,現階段未對5N線進行二次探礦驗證,不能排除上盤有礦體的可能性,有可能存在另外一條礦體的情況。5線礦體也有少量向東偏移,有水平錯動的現象,下一步要對上盤礦體進行進一步探礦驗證。

3對采礦作業帶來的影響

在生產過程中,采場聯巷的長短就尤為重要,關系到壓頂后鏟運設備出礦的效率,聯巷的坡度的大小就顯得十分重要。采礦設計是按照一次圈定礦體后編制的,目前4010m分段采礦聯巷長度為30m,回采第一層時,坡度為15%,完全可以滿足生產需要,如圖3黑色虛線條所示,但是回采至上一層時,聯巷坡度逐步加大,鏟運設備無法爬坡,不得不考慮設計其他巷道來滿足爬坡問題,如加長聯巷長度,要達到設計坡度為止,在已施工的分段沿脈中只能施工與礦體走向呈45°角的采場聯巷與采場貫通,如圖4中綠色加粗線條所示。如此一來,聯巷與采場貫通處巖石較破碎、不穩固,出礦時影響鏟車拐彎等作業,降低了出礦效率。同時,礦房內圍巖造成片幫或者垮塌,部分廢石混入,增加了貧化率,由于廢石混入,采場空體積增大,貧化率達22%,超出了設計貧化率10%;采場空區增大安全隱患也增多,需要錨網支護,還加大了采場內支護的工作量和材料等,采場通風效果也變差,需要增設通風設備加強采場通風,回采過程中其他工作量將增多,隨之成本也相應增加,總體上影響了采出充循環的周期,后續生產將陷入被動?;夭?040分段時,分段沿脈位置直接關系到聯巷的長短,二次圈定礦體,確定礦體形態,指導分段沿脈施工位置。

4結論

通過現場實際情況,說明礦體二次圈定后對采礦作業有較大影響,總結出以下結論:(1)Cu1主礦體的采場要對每分段采場聯巷進行二次編錄及圈礦工作,合理布設采切工程,適時改變采礦工藝;(2)結合礦體二次圈定,將上一層分段沿脈較原設計向東偏移適當距離,約等于礦體偏移的距離,確保采場聯巷的長度及坡度,提高出礦效率及安全,為降本增效創造條件。

5結語

為了更好達到采出充作業平衡,實現精準配礦,今后礦體二次圈定工作是必須要做的,還要提前做好此項工作,避免采切工程施工后,圈定的礦體變化較大時,造成采切工程的浪費,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影響了生產,還會對公司經營帶來較大的損失。

參考文獻:

[1]侯增謙川西呷村黑礦型多金屬礦床成礦流體化學和熱演化歷史移成礦過程礦床地質1991年第10卷.

[2]侯國富,王東明等四川省白玉縣呷村銀多金屬礦區銀礦勘探地質報告1993年.

作者:李承杰 王多福 王國洪 單位: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