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工程中綠色開采技術的作用

時間:2022-12-03 10:50:10

導語:采礦工程中綠色開采技術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采礦工程中綠色開采技術的作用

摘要: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促使我國經濟水平正在不斷上升,而采礦工程的建設規模與建設數量也在不斷擴張與增長,但由于采礦工程建設大多在野外地區,會給所在區域的自然生態造成一定的破壞。因此,我國相關部門針對于采礦工程的建設,提出了環保型、綠色型的要求,促使采礦工程的建設能夠達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作用,進而推動我國自然生態的發展,實現我國綠色、節能理念的推廣與執行。基于此,首先針對采礦工程中應用綠色開采技術的重要性以及采礦工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展開分析,并視為切入點,同實際狀況相結合,提出采礦工程綠色開采技術的高效應用策略,從而為相關從業人員今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采礦工程;綠色;開采技術

現如今,社會發展的腳步正在不斷加快,各行各業也在不斷開展生產活動,對于煤炭資源的需求非常大,因此,采礦工程的建設也在大力開展,促使采礦工程無論是建設規模還是建設數量,都在發生質的改變。而在建設采礦工程期間,難免會對自然生態環境中的土壤、植被、原地貌、水土造成一定的破壞。但是,隨著我國生態意識、綠色節能理念的強化,采礦工程建設期間的保護自然生態、節約能源消耗工作變得十分關鍵,是推動采礦工程長遠、穩健發展,解決資源浪費、自然生態環境破壞的核心因素,也是達成我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由此可見,對采礦工程建設過程中,綠色開采技術的高效策略展開分析,是當前相關從業人員著重需要考量的問題。

1綠色開采技術在采礦工程中應用的重要性

針對于綠色開采技術而言,具體所指的是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友好的開采技術。在現今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之中,人民群眾的經濟正在不斷上漲,生活質量、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經濟發展的追求以及礦產資源功利性的開放,導致各種煤炭資源被無節制運用,造成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人民群眾正在面臨淡水資源匱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臭氧層破壞、環境污染以及資源枯竭等眾多環境問題,人民群眾的發展與生存遭受極其嚴重的威脅[1]。在此種情況之下,探求自然、社會與經濟的和諧共處,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采礦工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針對于綠色開采技術而言,是引導技術創新,實現環境與資源保護,環境、社會與經濟系統之間的良性循環。綠色開采技術是將經濟增長作為核心,對自然生態平衡做出追求、社會生態和諧有序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做出有利幫助,要求在創新技術之中,將生態學思想充分融入其中,考量綠色開采技術對生態、環境的作用與影響,不僅要對綠色開采技術的實用性、創新性做出保障,同時,還需要對生態與環境清潔平衡做出保證[2]。在商業價值實現的同時,也要將生態價值創造放在首位。為了將我國煤炭資源的需求做出保障,將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運用綠色、高效、環保、安全的開采技術,是我國采礦工程未來的發展方向。

2采礦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2.1破壞水資源。針對于礦產開采而言,造成的水資源破壞,主要是將局部區域地下水資源的平衡分布打破。在礦產開采期間,無法避免地下巖體結構的破壞,從而對地下水徑流渠道、地下隔水層造成破壞,極有可能導致所在區域地下呈扇面漏斗。一方面,采礦需要組織設施與人力做出及時抽水與排水;另一方面,可能造成附近區域的地下水枯竭,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另外,如果地下水上覆巖層缺乏良好的個稅效果,那么此種情況會對自然力量的恢復造成影響,也會破壞所在區域地下水的結構平衡,對周圍植被的生長造成影響,導致土壤出現沙化現象,對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造成惡化[3]。同時,在開采礦山的過程中,會導致地表出現變形,也會影響到地表水體,造成地表水量與流向的改變,致使地表水出現干涸的情況,此種現象在西部干旱地區最為嚴重。2.2破壞土地資源。絕大多數的礦產資源在開采過程中,非常容易造成采空區的形成,如果沒有在后續及時采取補救對策,沒有及時進行填充,將極有可能導致地表出現塌陷的問題,對地面的建筑物造成破壞,導致四周的存在遷徙,眾多村民需要背井離鄉,對正常的生產生活早晨更影響。另外,在采礦期間,所產生的廢石、尾礦、矸石的堆積與遺棄,也容易導致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在氣象條件不利的影響之下,致使泥石流、潰壩、滑坡等采礦工程災害的發生[4]。通過對所在區域的整體地理風貌進行考慮,礦區的地形地貌、農田山林、自然景觀都會由于礦產資源的不規范開采造成嚴重破壞。2.3污染大氣。我國在大氣污染方面,存在較為嚴峻的形式。盡管政府相關部門采取了建立約談督責機制、加大空氣質量檢測力度、關停并轉小礦山、嚴懲違規排污企業、機動車限號等一系列的防治對策。但是,在人民群眾的內心,霧霾問題依然十分嚴重,溫室氣體始終會觸動人民群眾較為敏感的神經,導致PM2.5已成為流行詞匯。在此種現象之中,人民群眾對大氣環境依然存在眾多焦慮。由此可見,改造采礦工程是必須要開展的關鍵工作。以開采煤礦為例,同一企業,礦井當中所釋放的瓦斯會造成室溫效應,是正常二氧化碳的21倍,而在開采稀土的過程當中,如果依然采取以往原地浸礦技術,將會造成大氣面臨氨氮污染。

3綠色開采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應用策略

3.1矸石的處理技術。在采礦工程當中,排出量最高的當屬矸石,不僅會對地表環境造成影響,偶爾還會發生矸石自燃的情況,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加劇,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我國當前的情況為沒有及時處理堆積的矸石,而矸石的產出愈來愈多,導致污染情況非常嚴重。針對于矸石來講,通過綠色覆蓋處理技術的額應用,能夠有效覆蓋廢棄物,將風吹等作用下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污染減少。其次,將矸石的化學物理性質作為依據,從而選取相應的溶劑展開處理。另外,通過綜合運用矸石,能夠將其中存在利用價值的金屬進行提煉,從而將經濟效益提升。最后,是將矸石當作建筑工程的材料,開采所得的尾礦與被提煉以后的廢石均具備建筑材料的應用價值,特別是現如今我國市場的建筑材料成本正在不斷提高,通過矸石的運用,能夠對資源緊張的問題做出有效緩解。3.2保水開采技術。針對于保水開采技術而言,屬于一種新興的綠色開采技術,在開展煤礦開采工作期間,通過此技術的運用,不但可以更為高效的開采煤礦山資源,增加開采的數量,同時,還能夠將地表環境、地下水的破壞大幅度減少。在開采礦山的過程中,對四周環境所造成的破壞是十分嚴重的,而運用保水開采技術,能夠通過獨特的地面灌漿技術以及采礦工藝,從而有效保護地下水資源。在以往的采礦中,開采完礦山以后,由于上層巖石出現斷裂,會造成地下水以及地層表面形成漏斗倒灌,導致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而通過保水開采技術的應用,能夠避免地下水的破壞,從而全面減小自然環境的影響。3.3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在煤炭資源開采期間,會造成大量礦渣的出現,例如:矸石等固體廢棄物,這些都會對土地資源造成大量占用,同時,在堆放期間,會造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釋放,會嚴重污染到周圍的自然環境。而通過應用綠色開采技術,能夠高效處理這些廢棄物。針對于這些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而言,主要是采取在此提煉及運用。例如:合理、科學提煉矸石,從而將更具價值的資源獲取,將固體廢棄物之中的礦渣應用與道路工程或是建筑工程之中,如此,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公路與建筑行業的成本,同時,還能夠將礦石固體廢棄物對土地資源所造成的破壞減少,進而將環境的污染減少。在綜合運用固體廢棄物以后,能夠將礦場順利恢復為草地、森林或是更低,可以促使土地資源更好的開發及運用。3.4礦山與瓦斯共采技術。在礦產資源中,實際上,還存在眾多具備價值的礦產資源。通常的情況之下,由于技術等方面的制約,人民群眾只能采取一種或是幾種資源,進而導致其他資源出現浪費的情況,最為典型的案例便是在以往開采礦山期間,會造成眾多瓦斯氣體的產生,如果沒有收集與處理這些瓦斯氣體,就無法做到最大化的資源價值。由此可見,在運用綠色開采技術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綜合利用礦產資源,同時,還應該整體收集瓦斯氣體等資源,促使更多種類的資源能夠得到高效、合理運用,不但將物力、人力做出節約,同時,還能夠收獲更大的經濟效益。

4結束語

綜合上述的分析而言,我國社會的進步發展,經濟水平的增長,能夠給人民群眾帶來良好的生活條件,也能夠加快各行各業生產活動的開展,而企業與國民對于煤炭能源需求的加大,促使采礦工程建設正在大力開展。但是,由于采礦工程多數建設于野外地區,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自然生態環境中的土壤與植被、原地貌水土以及資源。隨著我國相關部門大力推廣與提出自然生態保護、綠色節能要求、理念,在采礦工程建設期間,應用綠色開采技術顯得尤為主要,是實現綠色節能、環保、自然生態發展目標的重要核心,也是推動采礦工程建設能夠長遠、穩健發展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王貴福.綠色開采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0(10):35-36.

[2]彭巨廷.基于采礦工程中的綠色開采技術應用探究[J].當代化工研究,2020(10):107-108.

[3]韓偉,朱玉峰.淺談綠色開采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2020(9):50-51.

[4]蘇海霞,李海霞,徐磊.采礦工程中綠色開采技術的應用[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3):166+168.

作者:牛曉偉 單位: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礦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