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新技術在地質工程測量的應用

時間:2022-10-29 04:12:31

導語:測繪新技術在地質工程測量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測繪新技術在地質工程測量的應用

摘要:文章針對測繪新技術應用過程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包括做好測量精準度控制、與區域地形情況相適應、降低測繪事故發生概率等。通過研究實時動態差分測量技術、全站儀測量技術等新技術在地工程測量中的具體應用,目的在于提高地質工程測量結果的精準度,為后續施工活動的開展提供科學性數據支持。

關鍵詞:地質工程測量;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區域地形

目前在測量技術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測繪新技術加入到了建筑市場中,通過將測繪新技術應用到地質工程測量過程中,對于提高測繪結果準確度,提升數據信息利用價值有積極的意義。

1測繪新技術應用過程的注意事項

1.1做好測量精準度控制。與其他類型的工程項目類似,地質工程測量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最為基礎的要求便是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將數據測量誤差控制在容許誤差范圍內。地質工程測量所需要采集的數據總量較大,對此在檢測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能夠按照要求把控好每一個細節方面的工作。同時需要對測量過程持有足夠的耐心,嚴格約束自身的操作行為,減少人為操作失誤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為了確保檢測工作的順利推進,測量人員還需要結合實際應用情況來布設控制測量網,提高控制網覆蓋范圍的全面性,進而提高測繪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1.2與區域地形情況相適應。工程規模、深度、高度的擴大,增加了地質工程測量的工作總量,并且在可利用土地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作業區域的復雜性也在提高。對此在選擇測量技術時,需要結合前期踏勘得到的相關數據信息,以區域地形為基礎,開展相應的測繪工作。要求測繪單位在測量之前,應耗費一定的時間成本,對區域地形環境、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等內容進行提前整理。以此來選擇對應的測繪新技術,做好測繪任務的分配工作,從而保證測繪工作的順利推進,提高測繪數據的有效性。建筑工程作業區域情況存在著較大的可變性,對前期勘察內容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較高要求,進而提升了數據信息本身的實用性。1.3降低測繪事故發生概率。目前我國的測繪技術體系完善度得到了顯著提升,不僅減少了測繪過程中的信息采集量,而且能夠顯著加快測繪工作的開展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依舊存在一些應用風險,偶爾會發生測繪過程中的安全事故,威脅測繪人員的生命安全。大部分事故的發生原因都與人為因素有著直接聯系,對此,為了避免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需要做好檢測人員操作水平的培訓工作,從而提高檢測人員綜合能力,降低此類事故的發生概率。另外,在測繪前期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對于建筑工程勘察內容進行細致分析,以此來擬定合理的作業計劃,提前規避潛在隱患問題,從而提高勘察結果的準確性。1.4擬定好合理的作業計劃。在建筑工程施工測量階段,涉及許多的作業區域,不同作業區域所使用到的新測繪技術種類也存在不同。例如,在視野比較開闊的地區,此時可以采用GPS測繪技術來完成數據信息的采集。而視野內障礙物較多,如樹林、山坡等區域,對其展開測量時,可以借助數字化攝影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來完成測量工作,以此來提升測量結果的可靠性。而這一切應用的前提在于,需要提前擬定好處理措施,制定合理的作業計劃。現階段,很多企業都開始推行“先內業后外業”的作業模式,在前期先做好分析工作,對于項目已經完成的情況、完成的大致情況進行了解,將一些可用數據進行記錄,需要采集的新數據也會進行明確,據此制定合理的作業計劃,在計劃中明確需要完成的具體內容,以此為基礎來進行數據采集,減少測繪時的工作總量,提高測繪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2測繪新技術在建筑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研究

2.1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測繪新技術中,數字化測繪技術屬于綜合性非常強的應用技術,在開展地質工程測量工作時,可以將現有數據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構建目前待測區域的立體模型,從而提升測繪數據的直觀性,加快問題的發現速度。數字化測繪技術屬于綜合應用體系,其包含的內容相對較多,如原圖數字化技術、地面數字測繪技術、數字地球測繪技術等。以數字地球測繪技術為例,該技術在地質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思路為:首先,利用全站儀、GPS、棱鏡等設備對區域進行測繪,將地質區域已經采集的相關數據信息傳輸到處理系統中,借助GIS技術對所有數據信息的坐標位置進行定位,并建立該區域的空間直角坐標系系統。其次,依托該系統對數據信息內容進行處理,技術本身與互聯網技術相關聯,能夠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多組數據的應用處理,完成計算平均值、消除誤差等工作后,得到有效的數據信息。最后,在對地質工程測量數據進行處理時,數據上載過程不會中斷,使系統一直處于數據處理狀態,并利用云存儲系統進行處理數據整理,便于后續信息查詢時的應用。2.2GPS測繪技術。相比于其他類型的測繪技術,GPS測繪技術具備較多的應用優勢,如測量效率高、測量數據準確性高等,目前已經在許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首先,對于地質工程測量區域的邊界進行確定,在邊界拐點處設置控制點,確保檢測數據結果的準確性。其次,對于檢測儀器的測繪精準度進行調整,同時調整儀器狀態,使其可以與控制點保持垂直狀態,降低由于人為原因導致的測繪誤差。最后,開啟測量后,數據會在短時間內完成測量,同時以電磁波的形式傳輸到接收器中,隨后借助CAD、GIS來完成數據信息的處理工作,構建空間直角坐標系。如果發現了異常數據或遺漏數據,需要及時進行補測,同時對于補測數據的誤差情況進行客觀分析,以提高測繪數據結果的可靠性,為施工計劃的擬定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2.3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化技術得到了非常好的應用發展,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是在傳統攝影測量技術應用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測繪新技術。在具體的測量過程中,第一,在無人機設備上固定好傳感器設備、攝像機、定位設備等,同時規劃好無人機的起飛路線和終止路線。結合以往的測量經驗,會適當偏離待測區域的邊界線,以此提高測繪數據采集的完整性和科學性。第二,對于采集的影像信息,借助數字化技術對其進行提取,同時還可以借助該技術來進行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建立,根據計算方法找出其中測繪偏差較大的控制點數據[1]。第三,對于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進行評估,如之前提及的差異性較大的數據信息,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補測,將補測結果添加到整體的測繪結果,同時整理出數字化信息,錄入系統中,為后續數據信息的提取提供便利條件,提高采集數據的實用價值。2.4激光掃描技術。不同于其他測繪技術,激光掃描技術的出現時間相對較短,其作用原理是借助特定測量設備,對待測區域進行掃描,隨后利用光學轉化原理與計算機技術完成數據信息處理,從而得出利用價值較高的測繪數據。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利用CAD軟件將地質工程中的待測位置進行關聯,隨后對工程基礎曲線進行勾勒,修正特征位置的相應信息,最后借助CAD來創建3D應用模型,對模型中的內容進行細節優化處理,隨后進行模型審視工作,進而提高模型本身的利用價值。在激光掃描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對數據采集最大允許誤差進行合理管控,結合建筑工程的質量要求,將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及時作出錯誤數據的修正,從而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2.5實時動態差分測量技術。該方法與GPS測繪技術相類似,具備測繪便利性高、測繪速度快等應用優勢。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在待測區域內提前設置好定向基準站,該站點的主要作用是進行數據信息的傳遞和接收。同時在待測區域內還需要設置好流動基站,流動基站會在既定的控制測量點進行數據采集,隨后通過電磁波信號的方式將測量數據傳遞到定向基準站中,由基準站進行下一階段的處理。為了提高數據信息采集結果的完整性,流動基站會按照提前標注好的控制點編號開展測量工作,提升整個測繪過程的有序。另外,對于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進行評估,如之前提及的差異性較大的數據信息,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補測,將補測結果添加到整體的測繪結果,同時整理出數字化信息,錄入系統中,為后續數據信息的提取提供便利條件,提高采集數據的實用價值。2.6全站儀檢測技術。全站儀檢測技術的出現時間較長,目前結合互聯網技術已經形成了全新的測繪技術體系。該檢測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首先,做好待測區域地形情況的勘察工作,結合勘察所得參數信息布置合理的控制測量網,目前在工程測量中經常用到的控制測量網有導線控制網、三角控制網等。其次,對于控制網中的測量點進行編號,建立統一的數據采集表格,確保采集數據的完整度。在控制點編號的過程中,可以將縱向上的引導點使用1、2、3...來進行編號,而橫向上的引導點使用①、②、③...來進行標注,提高數據信息的整理便利。最后,為了提升測繪結果的準確性,在實際測繪過程中,在同一控制點位置會進行2~3次測回,計算測回平均值,得到可靠的計算數據,將得到的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可以導入CAD軟件展開進一步處理,生成三維模型,以便后續施工活動進行時的調整。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地質工程測量工作中,如何提高測繪結果準確性,是測繪單位需要重點考量的問題。測繪技術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測繪新技術應用到了工程測量中,通過梳理測繪新技術在地質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流程,明確測繪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相關性問題,對于加快工程測量工作推進速度、提升測繪數據結果可靠性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璇璣.測繪新技術在地質測繪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9(23):192-193.

作者:普布曲珍 單位: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第二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