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質量控制研究
時間:2022-09-25 10:37:28
導語: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質量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現代科技的發展勢頭迅猛,大量高端前沿的新技術在實踐應用中被行業和公眾所認可和接受。在建筑工程領域,技術層面的升級讓高支模施工在應用過程中持續進化和完善。考慮到高支模施工技術及工藝本身存在著應用過程的不確定性,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及效率,應針對具體的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在充分發揮高支模施工優勢的基礎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結合實際,從高支模施工的技術應用、施工流程及期間存在的問題等角度入手,根據行業內現行的高支模施工技術相關的標準和規范要求,從客觀角度探討高支模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并給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質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領域,高支模施工是一種應用頻率較高且整體穩定性較好的現代施工方式。在制定施工方案之前,要結合項目的實際需求以及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支模方案。為了全面保證高支模施工的質量及施工過程的安全性,不但要形成整體性的科學管理理念,對施工的全過程及各個環節進行統一掌控,更要從前期準備、方案的設計到后續的落實施工等流程深入地貫徹和執行相應的規范和制度。各施工環節和工序要充分參照施工要求并重點落實各個環節的施工質量監督管理措施。全面保證施工質量,規避因人為疏漏而造成的施工質量問題,進而充分發揮支模施工的優勢。
1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總體技術要求
用于高支模施工的建筑材料及核心構件,要根據其結構的大小和形狀提前確定選型。并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對其剛度,牢固度,結構強度等參數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比評價。使構造物的整體建設標準能夠符合建筑規范和施工要求。同時,工程施工所需要的荷載也能在高支模施工方案中得到充分保證。支模定位過程要確保精準,對于各類支架和立柱等嚴禁盲目混搭架設。需要提前確定架設的位置和使用構件的數量,保證高支模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及施工環節的穩定性。支模架構的設計應該本著簡潔高效的原則。其結構需要滿足施工的基本需要,鋼筋的捆扎和固定等均要為后續的混凝土澆筑等施工環節預留施工條件。在使支模整體結構能夠達到一定穩固程度的基礎上,保證支模架構的較高利用率。一個完整的建筑工程項目大多需要多次支模施工。不同批次和階段的支模施工要充分保持上下支模位點的一致性,使其在豎直方向位于同一垂直線內。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基礎的保護,依次在基礎層安裝底座和墊板。另外,澆筑的梁和板跨度應該控制在4米左右的范圍。如果超出這一距離則需要使用模板起拱。模板起拱時的高度設置標準通常選用全跨度距離的1‰作為基準。支模施工中梁設置的合理性會影響整個支模施工期間的效果。為此,要保證梁的絕對豎直,并且在水平方向控制合理的間距。梁與梁之間的距離通常應該與板相對應,或者可根據建筑工程的需求選擇整數倍的距離進行設定。高支模工程的施工關鍵很大程度上受到支撐區之間銜接效果的影響。高支撐區和非高支撐區之間的銜接以及銜接區域的物理結構強度會在水平方向影響整個支撐區的結構穩定性。高支撐區的水平桿應連接到非高支撐區的立柱內部。二者之間的連接關系必須建立在穩固的整體結構框架上。只有保證高支撐區和非高支撐區之間的緊密連接才能使高支模系統整體的穩定性和牢固程度得到保障。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如果高支撐區采用的是中空方案,則必須在邊梁處設置水平拉桿來維持整個支撐區的穩定。在澆筑完成后,要按照操作規范有序拆模,拆除過程要留意環節的先后順序。除了工程本身有特殊要求外,都應該按照支模時的先后順序來依次完成模板的拆除。一些非標準模板構件受到工程特殊要求的影響,可能需要采取特異性的拆除方案。這里以非承重模板為例,這類模板可以先行拆除,進而為后續承重模板的拆卸提供方便。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及效果來看,模板的拆除順序應按照從外向內,自上而下的原則進行。涉及到不同部位銜接的區域,要根據具體情況小心的拆卸。并且在拆卸過程中注意將模板輕拿輕放,避免不規范的堆放對其造成損壞,產生經濟損失。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與對策
2.1支模方案設計與審核。在建筑工程的前期準備階段,應確保一定次數的項目現場環境實勘。相關技術人員需要結合工程建設要求和現場實際環境,設計編制出一套高效安全的高支模施工方案并按照既定的審核流程進行合理性評估,為后續施工開始后的關鍵技術應用和落實提供支持。常規應用方式中,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即高支模的整體高度可達8m以上,水平跨度一般也在18-20m。這種規模較大的支模施工具有較高的施工荷載,對施工技術要求很高且在施工期間伴有高風險、高難度等特性。為此,在施工開始前的支模方案編制階段就要充分考慮到后續實際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技術難點。必要時,施工單位需要聯合權威設計機構,業內專家等針對施工要求、施工流程及項目關鍵節點開展方案的論證。通過數理模型的分析和推算確定支模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在某一具體方案經歷了專業人士的分析論證后,還需要施工單位技術人員和監理人員共同審核,確認無誤并通過后即可進入下一階段工作。2.2分析和解讀工程設計圖紙。對于已經完成的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圖紙,在投入施工之前還要進行多重分析,并在相關技術人員的配合下完成施工細節的商定。所有參與決策和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的人員都需要參與到分析討論的過程中,除了按照圖紙的標準尺寸、規格確定構件選型或與之對應的技術等級之外,還要保證施工方式符合標準規定和與技術等級對應的法律規范。工程承建方要及時,充分的與第三方監理單位展開溝通。并提前落實好各項準備工作,為后者的施工過程監督管理提供便利。2.3嚴格落實施工材料和工具質檢。考慮到高支模施工對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操作規范性和裝置設備的使用合理性都有著較高要求,為了全面保證工程進展中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應在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實現的管理對象-施工材料和工具上下足功夫。在建筑材料進場時就需要開始詳細的檢查,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類別、型號、規格、材質、質檢合格證等。對于高支模施工期間大量、頻繁使用到的鋼管、腳手架、扣件等建筑材料要嚴格落實質檢程序。比如,檢查鋼管的力學性能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其表面是否平整,有無凹陷變形等異常情況;扣件是否有生銹痕跡,是否存在裂紋、孔洞、毛刺等影響其正常使用的缺陷。在鋼管和扣件安裝固定完畢后,需再次檢查其連接位置的結合情況,判斷是否存在較大空隙以及開口處預留距離等項目,同時要對扣件及時進行防銹處理。2.4模板安裝與關鍵節點質檢。模板的組裝必須根據配板圖先行定位,在確定了各部分模板的尺寸和規格后,參照圖示順序依次拼接。這一過程的難點在于模板之間縫隙的控制,尺寸合適且安裝規范的模板之間的縫隙基本可以忽略。過大的縫隙會導致漏漿,嚴重影響澆筑一體性。待拼接完成后要用鋼絲固定模板和鋼管,各固定件的安裝完成后要及時檢驗。此外,柱模在裝配前要做好表面的清潔工作,去除雜質和臟污,保證模板的貼合效果。進行模板定位時要首先檢驗前序施工的混凝土澆筑效果。對支模工程的底板和頂板混凝土進行強度測定,達到施工要求后方可開始軸線定位。以樓面主軸為基準測出工程主軸控制線的長度,之后以此控制線作為新的起點延伸其余軸線,再根據軸線劃定各部位輪廓尺寸線和控制線,以此為模板裝配提供參照標準。另外,作為主要結構工程之一,梁模板的質量檢測也需要有所側重,重點關注支架和柱頭模板的連接效果。
3結語
高支模施工的優點在以往的工程實踐中被充分證實,關于其施工各環節中的要點和關鍵施工工藝等具有較高的研討價值。高質量的高支模施工和高效的項目管理都需要依賴于規范化的管理流程和施工階段的嚴格監管。除了從技術層面持續提高以外,還要善于總結施工經驗并結合理論分析創新和優化支模施工的方案設計,切實保證高支模施工的實際效果。同時,建設單位要重視與參與設計和施工過程的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
【參考文獻】
[1]羅建文.淺談工程監理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質量安全控制的影響[J].建筑與裝飾,2020(1):58-59.
[2]張建東.淺議工程監理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質量安全控制[J].科技風,2019(33):119.
[3]劉寧寧.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簡述[J].中國房地產業,2018(12):158.
[4]鄒淵,鄧年春,陸建飛.高落差傾斜勁性型鋼混凝土剪力墻高支模施工技術[J].廣西科技大學學報,2017,28(1):46-52.
[5]陳建東.高支模施工的安全風險分析與安全控制措施[J].廣東建材,2014,30(5):26-27.
[6]劉杰.扣件式鋼管高支撐模板系統的設計與施工[J].山西建筑,2010(6):146-148.
[7]唐翊東.淺述超高支模搭設要求及控制要點[J].工程技術(文摘版)•建筑,2016(7):11.
作者:謝鑫 單位: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市政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 下一篇:砂卵石礫巖地層土建工程綜合技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