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工程頂目的成本管理缺陷思考
時間:2022-03-03 06:02:00
導語:有關工程頂目的成本管理缺陷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加人WTO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外知名工程承包集團逐步進人中國市場,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同時,由于國內建筑市場的逐步規范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工程標價日趨降低,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國內施工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必須加強管理,挖潛降耗。其中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降低生產成本,改進和加強成本管理。
近年來,國內建筑施工企業通過學習“邯鋼經驗”,推行責任成本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時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本文試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我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沒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體制。雖然制定了相應的成本管理辦法,但是缺乏運作可行性,在推行中無法落實;認識到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設立了專門的成本管理部門,但對生產的各個環節缺乏管理職權,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2.沒有形成全面的成本管理辦法。在項目內部實行了比較完善的成本管理,但是忽視了對項目外發生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管理和控制,忽視了墊資款、保證金、讓利款納人項目的成本核算。
3.沒有形成全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在項目內部,搞技術的只負責技術和質量,管工程的只負責施工生產和工程進度,搞材料的只負責材料的采購和供應,對生產沒有成本觀念和認識,造成項目成本目標無法實現。
4.沒有正確處理好工期、質且與成本的關系。為了保證工程的按期交付,盲目趕工期要進度,造成了工程成本的額外增加。為了提高工程質量,采用不必要的施工材料和方法,或因工程質量不合格,返工和停工造成了經濟效益的損失。
二、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思考
1.建立起規范、統一、標準的成本管理體制
規范的成本管理體制,應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對成本管理體系中的各個部門、各個人員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進行明確的界定,賦予相應的管理權限。成本管理部門編制合理的成本預算,建立起科學的評價體系,根據成本中心履行責任的結果,兌現經濟利益和懲罰措施。各個成本中心按照成本預算,優化施工組織,做好預測分析,采用先進的技術、工藝,限額用工、限額發料、限價采購,進行全過程控制。通過層層落實,逐級負責,使項目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責權無空白,事事有人管,責任有人擔,一切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使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個完整、規范、標準的體系,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
2.拓展成本管理范圍,實行全面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范圍從橫向要拓展到工程成本產生的所有環節。根據我國的會計規范,施工企業的工程成本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其他直接和間接費用組成。其中的間接費用在建筑安裝工程成本中是指企業內部公司本部和項目部兩層管理機構為組織和管理工程施工所發生的全部支出,而不單純是項目部為組織和管理工程施工所發生的支出。所以,要根據工程成本預算,把間接費用收人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為公司本部間接費用和項目部間接費用,明確責任和利益,使項目經濟責任指標的考核有科學依據。
目前工程款的拖欠已成為施工企業成本核算中最感棘手的問題之一,拖欠工程款意味著許多企業耗用的資金得不到及時補償,施工企業的應收款長期不能收回,變為死賬。有些施工企業由于巨額工程款被拖欠,企業資金無法正常周轉,而為了實現持續經營,不得不向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從而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負擔。如果長時間這樣惡性循環,不僅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還使企業的發展失去應有的后勁。為此,筆者認為,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合理地調整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結構,擴大成本核算的范圍。當工程項目發生墊資時,應負擔財務費用開支,計人項目的當期損益。以項目工程最終財務成果,考核項目完成經濟指標的優劣,進一步增強項目管理人員的資金、時間價值觀念,加速企業的資金周轉。
成本管理范圍縱向要延伸到工程投標、施工生產、竣工服務的所有階段。工程成本既要考慮施工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又要考慮到為取得工程所產生的各種費用,還要考慮工程交付以后進行回訪服務所產生的費用。在工程中標后,成本管理應及早介人,組織人員對項目進行經濟評估。在深人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評估出該項目的經濟效益,對項目的虧贏做到心中有數。根據項目的合同條款、施工條件、市場狀況等因素,結合企業自身的施工能力、管理水平,編制合理的成本預算,指導施工和進行成本的有效控制。工程項目完工后,要及時組織竣工決算,核實項目發生的實際成本,分析目標責任的執行情況,對照成本預算進行總結和提高。
3.正確處理質量和效益關系
對施工企業而言,產品質量并非越高越好,超過合理水平時,屬于質量過剩。無論是質量不足或過剩,都會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過質量成本管理加以調整。一般來說,為提高質量產生的成本開始較低,隨著質量要求的提高逐漸會增加,當質量達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時,該項費用就會急劇上升。質量不好造成的損失是隨著產品質量不斷改進,逐步減少。兩者的相互作用,可以找到一個成本最低的理想結合點。正確處理好質量成本中的相互關系,采用科學合理、先進實用的技術措施,在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4.正確處理工期與成本關系
如何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是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即工期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對施工企業和施工項目部來說,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過對工期的合理調整來尋求最佳結合點。工期成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項目部為了保證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費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工期拖延而導致的業主索賠成本,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施工環境及自然條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內部因素造成的,如停工、窩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費用,可稱其為工期損失。一般來說,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當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時,工期措施成本則會急劇上升。而工期損失則不然,因自然條件引起的工期損失,其損失額度相應較小,通常情況下不予賠償或賠償額度較小,該部分工期損失可不予考慮。因施工項目內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會逐漸減少。綜合工期成本的各種因素,就會找到一個工期和成本較為合理的理想點。正確處理工期成本的兩個方面的相互關系,在確保工期達到合同條件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為了提高企業信譽和市場競爭力,盲目搶工期趕進度,造成增大項目成本,導致項目虧損。
5.抓住成本管理重點,加強材料費用的管理和控制
在施工企業的工程成本中,材料費約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因此,應將控制材料費作為工程成本控制的重點。在材料管理中采用“ABc管理法”,采取不同措施,加強對不同材料的控制力度。在材料采購中,在保證材料質量的前提下,堅持從“廉”采購。在材料的采購過程中,要堅持材料采購集體決策,具備條件的采取招標方式進行,有效降低采購成本,杜絕“暗箱操作”、“吃回扣”而加大成本的現象發生。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降低材料物流費用,分期分批進行采購,防止超儲積壓,降低存儲成本。加強對生產過程中耗用材料的控制,編制生產耗用計劃,實施限額領料制度,盡可能降低物資耗用的成本。
6.強化效益觀念,樹立全員成本意識
施工企業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全員經濟意識。統一思想認識,從項目管理人員到普通施工人員都要進行成本教育。要加強對員工成本意識的宣傳教育工作,通過灌輸“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建名牌工程,創最佳效益”等意識,使每一位職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同時,要加強對員工的業務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素質,為實現成本目標提供保證。
- 上一篇:非法營運車整治方案
- 下一篇:獨立大學旅游管理類學生就業影響因子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