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的醫院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19 03:59:57
導語:成本管理的醫院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基于全要素的醫院成本控制體系
所謂全要素成本控制,是指對成本和獲利能力有重要影響的相關成本費用進行控制,要素主要體現在看得到的材料和項目上,具體到醫院來說,要降低醫院全要素成本,就要從源頭抓起,以藥品、耗材、設備等源頭的成本控制為基礎,助推作為要素使用端的醫院成本控制。一是,要建立健全藥品和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制度。充分利用現代化物流手段,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流通環節成本。二是,要鼓勵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和適宜技術。鼓勵科學合理遴選國產優質藥品和器材,降低成本,如對醫院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的范圍、比例、采購配送等提出明確要求,合理降低成本。三是,嚴格大型醫療設備準入和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管理,如設備管理部門購置較大型醫療設備時,全部采用招標或議標的方式。重點加強對高風險、高成本技術的準入管理。盡量避免不合理的成本開支。四是,控制運行成本。通過加強成本核算、預算管理等,強化醫院成本控制,減少浪費,控制費用。同時,要完善要素的成本控制與管理,加強醫院設備和后勤保障,改善醫院條件,進一步加強要素采購環節成本控制。加強各種采購活動審計監督,確保經濟安全。發揮審計在經營管理,經濟合同、招標采購中的監督作用。藥品和設備供應以及后勤服務要保障臨床工作順利運行。后勤管理要立足實際,強化服務,簡化流程,高效簡便地為臨床服務。逐步探索適應醫院發展的體制機制,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進程,完善醫院后勤保障體系建設。
2基于全員的醫院成本控制體系
所謂全要素成本控制,是指從管理者到普通員工都參與到成本節約當中來,科學地使用各項費用,最大限度地開源節流。對于醫院來說,醫院成本控制的關鍵在于人,醫院是否能夠有效改變醫務人員行為,通過激勵與懲罰并重的方式,促進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自覺控制相關成本。一方面,開展教育和培訓,調動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控制成本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并將成本控制和費用控制情況納入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績效考核中,建立激勵機制;另一方面,建立管理人員成本開支情況預警監測,對無特殊情況費用超常的相關人員予以處罰。同時,醫院應建立醫院成本管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成本控制工作。在財務處設立成本核算組,設置專職成本核算員崗位,負責完成醫院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一方面,加強成本控制宣傳,把成本控制工作列為醫院的重要工作,全員參與,分級管理,統一核算和分析調控,用成本率指標來指導科室增收節支;另一方面,按照業務科室架構劃定責任成本單元,明確科室主任是成本單元第一責任人,科室護士長具體落實科室成本控制工作,并以“質量、安全、服務、科室管理、績效”綜合目標管理為基礎調整獎金分配方案,加強對科室獎金分配的監管??倓展芾聿块T注意規范物資采購程序,加強環節成本控制。藥劑管理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規定,嚴格降低相關成本。財務管理部門加強醫療價格管理,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強調按標準收費。嚴格執行住院患者費用每日清單制度。
3基于全過程的醫院成本控制體系
所謂全過程成本控制,是指從成本預算到成本的具體使用以及成本使用效果評價等各階段都注重成本節約與控制,確保醫院各階段成本的科學開支。①加強醫院財務開支的預算管理。醫院所有成本開支必須遵循預算管理原則進行,成本開支必須在預算審定的項目和額度中安排,根據醫院年度發展總體計劃和經營目標(包括經濟目標,社會效益目標,科研目標)分解,下達各科、各部門的年度預算目標。實現年度預算計劃編制,嚴格執行預算的成本定額、成本計劃,并嚴格按照醫院付款審批權限審批。②成本控制實行雙核對制。當成本支出發生時,相關職能部門按照預算權限的劃分,對成本數據進行認真核對和登統。月度末,各職能部分成本數據統一報送財務處成本核算組,由專職成本核算員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作出分析報表,反饋各成本責任中心,上報成本管理領導小組決策。當成本支出發生時,財務處預算會計依據年度預算審定結果,記錄預算開支項目和金額,季度末編制預算開支季報表,反饋各職能部門,上報預算管理委員決策。提高成本開支的過程監控和科學管理水平。③建立健全醫院固定資產、藥品、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加工材料等各項物資財產的計量、計價、驗收、領退、內部轉移、報廢、清查、盤點等制度。按照會計核算分期歸集醫院各期的成本。主要通過對醫院開展業務活動過程中的各項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進行計量和計算,從而獲得可靠的數字依據。目的是在保證醫療業務質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費用消耗,節約使用人、財、物,以減少病人經濟負擔,提高醫院競爭力。當然,在上述體系建立過程中,對于成本控制,還要合理使用各種控制的方法:一是,比較分析法,將不同的成本指標進行數據比較以確定其差異的方法,比較分析的內容有:計劃與實際對比,說明成本計劃完成情況;本期與同類型醫院對比,以促使醫院進一步挖掘潛力,趕超先進水平;本期與歷史最好水平對比,找出差距,明確方向。二是,標準成本分析法,是比較分析法的一種特殊形式,以預定的服務項目標準成本為基礎,將實際成本與其相比,提示各種成本差異,找出原因,為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提供資料。三是,因素分析法,是從數量上確定一個經濟指標所包含的各個因素的變動對該指標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四是,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既定的成本水平和結構條件下,找出醫療工作量、醫療成本、收益三者結合的最佳點,使醫院以較少的成本獲得較好的收益。
4結語
為合理安排醫院業務成本支出,保護醫院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節能降耗,提高醫院資源使用效率,實現醫院成本的科學合理控制,促進醫院的建設與發展,應依據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試行)》,嚴格執行衛生部《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財務部門管理職能規范經濟核算與分配管理規定〉的通知》(衛規財發[2004]410號)文件精神,《醫院會計制度》(財會[2010]27號)等,實行財務統管,醫院一切成本的核算納入財務處管理監督范圍。醫院還應注意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對經濟管理各環節進行有效監督,確保經濟安全。通過規范,節省開支,確保醫院經營的科學合理。
本文作者:劉靜工作單位:柳江縣人民醫院
- 上一篇:小析信息技術使學校體育工作飛速進步
- 下一篇:建筑經濟的成本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