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策略
時間:2022-06-27 08:40:24
導語: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我國,公立醫院普遍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是“科室分布法”,既按照科室的不同等級賦予其權重,再將醫院所消耗的總成本進行劃分,最終分配到全院各個科室的方法。這種成本管理方法粗略的按照患者數量將科室劃分出等級,在強調加強科室間合作,增強醫療服務能力的今天,不僅缺乏科學性,而且還容易降低成本管理的準確性。同時,雖然公立醫院在國家推動醫療制度改革的大環境下,各項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是因為相關理論制度的落后或缺乏,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能力較差,極容易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醫療資源的收費標準較高,患者看病壓力大等。
二、加強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意義
(一)增強公立醫院的運行規范性,更好的促進其發展。公立醫院是國家醫療資源投放社會的窗口,國家會定期對其進行資源補充,但是,因為國家制定公立醫院資源補充計劃時,所參考的數據均是來源于各個公立醫院,所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公立醫院在進行成本管理時,所采用的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導致其上報數據的準確性較低,這無疑加大了國家進行醫療資源分配的難度,不僅可能造成較為嚴重的醫療資源浪費,還可能會危害公立醫院,甚至整個醫療行業的發展。不僅如此,公立醫院不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還會造成其成本運行的透明度較低等問題,影響國家相關監督部門的職能發揮,使公立醫院成本控制面臨著失控的風險。為了規范公立醫院的運營,促進其更好的發展,國家在進行醫療制度改革時,明確提出要在醫療基礎設施建設、醫療科研扶持和醫療補助政策制訂三個方面加大對醫療系統的支持力度。同時,在國家號召降低人民群眾醫療成本的大環境下,公立醫院對藥品的成本管理也將更加嚴格,由國家統一的醫療部門主導,進行藥品及醫用器械的定價,規范其各項收費標準,深化公立醫院的非營利化改革,對于其急劇減少的醫療收入,國家將通過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改良資金支付方式等方法進行資金補償,保證其正常運轉。(二)降低醫療資源收費標準,減少人民群眾的看病成本。造成人民群眾看病成本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醫療資源的收費標準太高,個別藥品和器械甚至高出其市場價值十幾倍,這也是國家進行醫療制度改革的一個突出問題。對于公立醫院來說,其設立的初衷就是讓國家醫療資源能夠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但是受社會實際情況的影響,公立醫院的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各項資金的收支信息不透明、醫護人員虛開藥單、賺取藥品和器械回扣的現象仍然存在,不僅在社會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還直接危害了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所以,在國家大力推進醫療制度改革的今天,公立醫院要將道德性和公益性作為行醫用藥的基本原則,以患者為中心完善醫療服務流程,降低各項醫療資源的收費標準,合理用藥,并將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作為醫護人員的考評標準,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新醫改環境下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策略
(一)完善組織結構,構建高效的成本管理團隊。在國家大力推進醫療制度改革的新環境下,公立醫院想要響應國家的號召,加快自身發展,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組織結構改革,構建一個高效的成本管理團隊,并重視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形成一體化的醫療服務體系。同時,這個成本管理團隊的建立,一定是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的,受公立醫院領導指揮的,在工作過程中有各個科室、部門和全院醫務人員共同支持和積極參與的。對于規模較大的公立醫院來說,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辦公室,由醫院領導兼職領導,進行集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既保證了團隊的權威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透明性。(二)加強成本預算控制,提高預算準確性。一般來說,公立醫院需要進行的財務預算主要包括:水電費等基本費用、醫護人員的薪酬待遇、醫療器械更新與折舊、醫護材料等。對于公立醫院來說,成本預算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成本預算控制,不但能在全院醫務工作者中樹立成本意識,減少資源浪費的現象,還能更有效地利用醫療經費,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更是影響整個成本管理工作成敗的重要因素。加強公立醫院的成本預算控制,首先要重視基礎數據,運用科學技術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成本預算控制體系;其次,要合理分配其現有的各種醫療資源,明確責任歸屬,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最后,要根據醫院整體的運營現狀進行分析,通過成本數據采集、數據校驗、成本核算和報表生成四個自動化,從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內部結構的完善與調整。(三)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激發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目前,我國大多數公立醫院仍然以科室為基本單位開展成本管理,根據不同科室患者多少、收入情況和被投訴情況進行評比,再按照評比結果給與其成員獎勵或懲罰。這種獎懲方式的開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但是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某些醫務人員在開展醫務工作的時候,將經濟收益作為追求的第一目標,以吃回扣、開虛單等方式賺取灰色收入,置社會公德、醫生醫德和患者實際的治療效果于不顧,這無疑會增加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復雜性,更為我國的醫療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四)建立成本管理評價體系,實時評價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能力。通過建立成本管理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實現對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實時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客觀評價其成本管理能力,及時改正問題,完善不足,更好的促進公立醫院的發展。基于此,在制定成本管理評價體系時,應該將公立醫院造成的社會影響納入其中,促使其樹立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為最終目的,降低各種醫療資源的收費標準,著力于提高治病救人、服務患者的能力,打造擁有良好社會口碑的公立醫院。(五)建立醫療制度改革試點醫院。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的醫療制度改革,加強各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必須要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建立醫療制度改革的試點醫院,并通過在該醫院試行成本管理的新制度、新方法,總結實踐經驗,以提高我國醫療制度改革的質量和速度。作為醫療制度改革的先行軍,新醫改試點醫院有著極為嚴格的制度要求,上級相關部門不僅會重點檢查其工作,還要求每一項成本管理數據都有著較高的規范性和真實性。一般來說,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基礎數據可分為兩大類:一,數據字典,主要包括醫院內部各個科室的數據字典、醫療項目收費信息字典、醫護材料字典和其他會計核算費用字典等。二,業務數據,主要包括醫護人員應發工資及獎金的明細表、月患者流量統計表、固定資產折舊明細表、患者收費明細表等。
四、總結
醫療制度是我國的基本社會制度,與我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對其改革不僅是一項艱巨而龐雜的工作,更是一項惠及民生、勢在必行的使命,實現醫療制度的改革需要得到政府、醫務工作者和全體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作為國家醫療資源直接服務于人民群眾的窗口,公立醫院是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能夠提高公立醫院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必須從加強成本管理入手,提高其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能力,并監督其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目標,為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李剛.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精細化的實施策略[J].中國總會計師,2017,(01).
[2]鐘軍.新醫改政策解讀與新形勢下醫院的經營管理策略[J].中國衛生產業,2017,(09).
[3]盧虹,韓忠民.新醫改環境下對大型公立醫院管理的新挑戰[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5).
作者:胡節霞 單位:安徽省望江縣醫院
- 上一篇:用戶體驗產品創新設計研究
- 下一篇:ASP技術開發網站安全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