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23 03:59:00

導語: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策略研究論文

資本營運是指以價值管理為基本特征,通過對企業全部資本和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動態調整,從而實現資本最大化增值這一根本目標的經營方式。全國不少地區和部門運用資本營運的方式來搞活國有企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的基本策略

(一)并購策略

企業并購包括合并和收購兩稅方式,它是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對于任何一個要實施并購行為的企業來說,都應該選擇適當的并購策略,以保證并購行為能夠取得成功。企業并購策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1、橫向并購策略。即對生產或經營相同產品的企業實施并購,這種并購有助于擴大企業經營規?;蜾N售市場;雙方還可以在技術力量、品牌及銷售網絡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從而促使企業的經營效益大幅度增長。

2、縱向并購策略。它是指對企業原材料的供應企業或自身產品的銷售企業實施兼并行為,以獲得穩定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成本供應來源或產品銷售市場,產生綜合經濟效益。

3、混合并購策略。即對與本企業目前經營的產品沒有多大關聯的企業實施并購的一種策略。對于打算實行多角化經營的企業來說,有意識地兼并一些與目前經營業務沒有關聯、但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企業,有利于實現低成本進入其他行業或產品的目標。

(二)增資減債策略

1、股票上市。即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社會閑散資金,并通過上市股票的流動性,有效地實施資本營運。這種方式是資本營運的高級形式,有條件的企業都應積極爭取運用這種形式。

2、發行可轉換債券??赊D換債券是指發行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在一定期間內依據約定的條件,可以轉換成股份的公司債券。這一方式受制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發育程度,作用力有限。

3、外資嫁接。有企業與外商合資主要包括整體合資、特區式合資、先引進后合資、單項合資和易地新建等多種形式。

4、債務重組。目前對國有企業進行債務重組常見的方式是“債權變股權”。

(三)產權多元化策略

1、股份制改組。國有獨資企業通過吸收其他企業或個人入股的方式引入新的投資者,實施投資主體多元化,從而組建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是國有企業資本營運和改制的主要方向。一般的做法有以下幾種:(1)將經營性的凈資產折為國家股,同時吸收社會法人、自然人和企業內部職工人股;(2)將待改制企業部分凈資產出售,但由于凈資產較大末能被全部認購或片于其他考慮而保留一部分凈資產折為國家股;(3)將改制企業全部凈資產出讓給社會,不保留國有股權。

2、股份合作制。就是由企業職工出資,通過合法形式,一次性將企業凈資產全部或部分買過來,持股組建股份合作制企業。通過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將改制與籌資統一起來。這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改革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

(四)資本緊縮策略

1、分離重組。就是將原有企業的一部分資產從“母體”中分離出來,然后再進行重新組合,建立新的企業。分離重組的關鍵是重組,重組的結果是產生一個新的企業。

2、企業出售。將國有企業的產權整體或部分予以出售,使之轉變為非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徹底改變企業的產權結構,從根本上轉變企業機制。實際中可以采用內部出售、協議轉讓、竟價拍賣和招標出售等多種方式。

3、資產轉讓。企業轉讓資產(包括持股權)的目的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變現資金;二是調整產品和產業結構;三是剝離劣質資產,優化資產結構。

4、無償劃撥。江蘇無錫市將全國大型企業無錫柴油機廠無償劃撥給一汽集團,將資產總額4.4億元的石化總廠奉送給甘肅石化集團。這樣做既可以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又可以解決職工的就業問題,還為地方增加了稅收。

(五)經營權轉讓策略

1、托管經營。這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模式:(1)海南模式——把托管作為一種新型的國有產權管理方式;(2)黑龍江模式——把托管作為“能人救廠”的一種經營方式;(3)江西模式——把托管作為企業兼并的一種過渡形式。

2、租賃經營。通過租賃的形式讓渡生產資料和貨幣資金的使用權,即通過經營權的有償讓渡,讓所有權同經營權相分離。承租者通過繳納租金而獲得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權即經營權,并獲得經營報酬。

隊承包經營。在堅持產權性質和產權結構不變的情況下,依據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原則,由承包方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地經營企業。承包經營根據承包主體不同分為個人承包、合伙承包、全員承包和企業承包四種情況;根據承包收入解繳方式不同,有上繳利潤遞增包干、上繳利潤定額包干、上繳利潤超收比例分成和減虧包干等幾種形式。

(六)破產重組策略

破產重組不同于破產清算,破產重組是企業最后一次資產重組機會,如果企業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重組整頓,能夠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應當終結對該破產企業的破產程序。破產重組給那些瀕臨破產但仍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一次新生的機會,同時也避免了企業因真正破產而引起的企業解體、資產拍賣、職工失業等社會動蕩。因此,我們的政策是鼓勵“多兼并,少破產”。實踐中破產重組一般有以下幾種做法:(1)先破產后兼并;(2)先代管后兼并;(3)先承包后兼并;(4)先租后破再兼并。

二、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策略的選擇與運用

(一)非競爭領域國有企業的資本營運策略

非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一些大型項目,如公路、機場、碼頭和水利等社會公共需要上。對這些行業國家財政資金投入規模還非常有限,單靠財政投資必然制約其發展進程。這些行業的國有企業應積極走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道路,促進更新改造固定資產,引進先進的技術,改善管理水平。這類國有企業的資本營運適宜采用股份制改組、股票上市、并購聯合和外資嫁接等方式。

(二)競爭行業國有企業的資本營運策略

1、優勢企業的資本營運策略??傮w上講,優勢企業的資本營運宜采用實質性相對控制策略。目前應重點加強優勢企業跨國經營的力度。企業經營的國際化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優勢企業除采用直接出口、間接出口和補償貿易等初級形式實施企業經營的國際化外,可充分發揮實施資本營運策略,更多的采用合資經營、獨立經營、跨國并購和海外上市等國際化經營的新形式,在海外投資辦廠,成立公司,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本和生產要素,從資本營運的高度營運國際資本,以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優而無勢企業的資本營運策略。優而無勢企業是指其條件不及優勢企業,但產

品適銷對路,技術設備較好,所存在的弱勢在于規模小、負擔重、債務多、資本短缺。這類企業的資本營運宜采用參股聯合、股份合作、利用外資嫁接、二級市場產權轉讓、無形資產資本化和債務重組等形式。

3、劣勢企業資本營運策略。劣勢企業資產狀況不良,生產經營一般。但這類企業也可通過資本營運解決產品經營中難以解決的難題,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最佳經營模式。劣勢企業也可充當資本營運的主體,而且有其進行資本營運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可采用租賃、

承包、托管、投靠轉讓、轉讓閑置的廠房和設備及房地產置換等形式擺脫困境。

4、扭虧無望、嚴重資不抵債企業的資本營運策略。這類企業應采用拍賣出售、兼并破產等方式。對長期虧損、人員較多、缺乏發展創造能力的企業,應通過拍賣方式予以出售,減少虧損源。對嚴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依據《破產法》實施破產處理。這是許多地區實現國有企業整體扭虧為盈的一項重要措施。

(三)戰略資源開發行業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策略

戰略資源的開發涉及到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故該行業的國有企業資本營運總體上應以實施絕對控制為主,控制比例宜掌握在50%以上,但也可適量吸收一部分非國有資本,以加速對戰略資源的開發,提高該行業國有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經營效益。戰略資源開發行業國有企業的資本營運宜實施內聯策略,利用股票上市適量吸收非國有資本,采用并購聯合以壯大其經營規模。對規模小、經營效益較差的企業可實行折價參股聯合或債務重組。對規模小而扭虧無望的企業可實施破產重組的資本營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