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財務管理合理化研究

時間:2022-04-14 08:09:52

導語:單位財務管理合理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單位財務管理合理化研究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涵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在行使職能的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是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財務制度的規定,有計劃地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與各方面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公共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內容包括單位預算、收支、資產、負債、財務報告、分析管理,以及制定并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各項開支標準、財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工作目標是執行國家有關財經法規,厲行節約,量入為出,降低行政事業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工作任務是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編制預算,保障單位正常運轉;定期編制財務報告,如實反映預算執行情況;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控制和監督。工作特點:一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二是其財務管理過程是服務社會,使社會利益、社會效益最大化。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數量多、人員多、支出多,加強財務管理,對于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意義重大。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按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等三大核心模塊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挑戰。目前,財務管理不夠規范,財務管理程序、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力,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偏低等問題,已成為阻礙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進程的突出問題,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勢在必行,其重要性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能夠規范財務管理者的行為,便于堵塞漏洞、節約財政資金。2.通過預算核算,整體規劃資金使用方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3.通過資金使用預測和控制,對資金使用質量和使用效果進一步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為上級及有關部門提供全面系統的經濟信息,為改進資金使用提供重要依據。4.通過財務管理的監督、調控職能,對單位違規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制止,避免資金浪費與經濟犯罪。5.通過行使行政事業單位對資產的全方位管理功能,更好地發揮資產的作用和效益,預防國有資產流失。

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部門項目預算編制不規范,資金使用效率低。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預算不規范,經費相互擠占,費用支出無計劃、無定額,即使有計劃、有項目預算也是流于形式或是前幾年項目累加,而不是按當年方針政策及地方政府確定的工作重點進行預算編制。對經費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對資金使用效率進行考核,因此,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2.專項資金未單獨核算,項目管理不規范。有些單位專項資金預算方案較粗,或者未按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編制,與行政事業經費混淆使用,在一本賬上反映所有資金的收支余情況,或是干脆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特別是有些財務管理人員意識不清,認為只要到單位財務賬上的資金,都是單位資金,怎么使用,要由單位說了算的觀念。3.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是有制度但執行不力,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單位內部牽制機制弱化現象嚴重,實際工作中,基于編制有限、人手緊張等原因,許多單位存在會計、出納兼職現象;還存在審批報銷程序欠規范,有些經濟事項的流程控制過于簡單,會計監督職能執行不力等問題。固定資產不能及時建賬和核銷,特別是固定資產的變賣、報廢等沒有按國家規定的程序進行,極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4.財務支出控制不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支出控制不嚴,不按標準執行,如特殊人員補助、會議費、招待費等,隨意提高或降低標準,看人行事。尤其是用專項資金如工程項目中列支招待費、人員支出等其他費用,有的甚至還沒立項,資金沒到位就已列支了各項費用,擠占了專項資金。“折了東墻補西墻”,給財務管理造成很大被動,也使得一些專項工程因缺乏資金不能按期完成或者是偷工減料,不能保證質量。5.財務人員管理不夠規范,財務人員業務素質較低。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好壞直接影響到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專職會計人員短缺,存在會計、出納一肩挑的現象,兼職會計無證上崗;會計崗位人員變動頻繁、隨意,業務銜接不到位,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有些會計人員業務能力差,沒有經過基礎性的業務培訓與學習,缺少大局意識,財務管理隨意,只知道管理資金,不能履行財務管理的監督與調控職責,有時出現財務支出唯領導論。6.缺乏系統、科學的財務分析。受單位人員素質限制,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缺乏適合本單位的財務分析制度,財務人員往往用會計報表和年終決算編報說明來代替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分析報告,甚至有些單位就只是一個出入均衡的盤點,導致單位決策者不能統籌運用資金,讓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四、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財務管理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時代特征與時代要求。在新的條件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要與時俱進,結合實際,規范財務管理,體現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新水平。1.科學編制預算,規范預算管理。一是科學合理地編制部門預算;二是嚴格遵守財經法規,編制資金使用計劃,從嚴控制支出;三是特殊情況需調整預算或追加支出的,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報批。2.獨立核算專項金,專款專用。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從嚴控制專項資金中列支各項費用,確保??顚S茫⒇斦m椯Y金績效評價分析制度,促進專項資金進行規范核算。3.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規范財務行為。一是與時俱進,清理過時的或不合乎國家規定的內部各項開支標準或財務管理制度;二是不斷完善或建立健全各項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對財政未明確開支標準的制定實施細則,從而加強各項經濟業務開支的事前控制;三是加強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面法律法規的學習與培訓;四是明確細化授權審批的權限,對一定金額以上的單筆開支,應實行集體討論決定;五是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制度,確保預算外資金按時上繳單位,統籌使用。4.強化資產管理,確保資產保值增值。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現金及各種存款的內部管理制度,應當對存貨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盤點,保證賬實相符。對存貨盤盈、盤虧應當及時調賬。行政事業單位首先要結合本單位情況,制定完善的適合本單位資產購置、使用、保管、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其次,加強債權債務的管理,堅決制止公款私借,暫付款項不得長期掛賬,嚴禁利用暫存款隱藏收入等,及時回收、清理各種借款。5.完善財務分析。財務分析必須按照《會計法》及《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全面、詳實的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合理化建議,為財政部門和單位決策者提供資金安排使用依據。6.加強財務人員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單位領導作為會計責任第一承擔者,應加強對有關財務管理政策法規的學習,特別是《會計法》、《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和一些規范行政單位財務行為的規定,更應加強學習,以提高領導財務管理水平。對單位財會人員集中開展《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培訓,指導各行政事業單位嚴格執行《會計法》和有關財經法規,切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核算行為,切實把好財務原始憑證真實性關口。指導建立會計管理制度,做好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知識經濟時代,“學習者強,學習者勝?!毙姓聵I單位屬于非市場化部門,其固定資產、資本以及活動經費都是國家調撥的,其性質是屬于國有資產,并沒有一定意義上的商業收入。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的就是保障財政資金的安全和完整,使各項資金的使用獲取最大社會效益。作為財務人員,就必須按照時代的要求,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財務管理水平,有效解決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使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更好地真正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創造更多更好的效益。

作者:吳萍工作單位:東營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