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20 08:57:46
導語:出版社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改制后的出版社實行公司化商業運作,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競爭主體,其財務管理也必須應時而動、順勢而為,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隨著出版行業商業化運作的加深,出版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應克服新環境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擺脫舊體制的沉疴,讓轉制后的出版企業盡快步入經營正軌。
【關鍵詞】出版企業;轉企改制;財務管理;出版社
自我國出版行業實行轉企改制以來,發展態勢良好,市場整體繁榮,產業快速發展,體制改革激發了出版產業的內在活力,促進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和變化。改制后的出版社實行公司化運作,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競爭主體,其財務管理也必須應時而動、順勢而為,緊跟時代步伐,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然而,目前的出版社財務管理還存在五大問題,需要我們找到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
一、出版社轉企改制后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目標不清。財務管理目標是評價企業財務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它為出版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指明了方向。出版社的主要業務是編校、出版和發行,因此,有的出版社便將財務管理的目標定位為執行和服務,保障上述主要業務的順利開展,將財務管理簡單地等同于會計核算,這樣就極大地影響了財務管理應有作用的發揮。有的民族文化出版社則將利益最大化設定成財務管理目標,卻沒有將依法合規、風險管控、貨幣時間價值等方面的內容納為財務管理的目標,這樣的直接后果是弱化其社會責任。2.財務管理基礎薄弱。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轉企改制之前,出版社一直采用事業單位的方式來進行管理,財務管理流于形式、執行力較差、信息不暢通,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管理技術和分析方法。作為財務管理核心的資金管理,多數出版社尚未樹立資金管理意識,沒有制定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資金使用效率低,表現為應收賬款回款慢、資金周轉率低、存貨資金占用多,以至于出版社的流動資金緊張。尤其是一些主要依賴于財政撥款的出版社,資金管理意識缺乏,管理方式落后。3.財務風險意識淡薄。出版社實行商業運作必然面臨著財務風險。一方面,財務管理中存在著大量的主觀判斷,企業進行財務預測、決策以及控制依據的信息不全,僅僅依靠會計報表和財務分析難以反映客觀事實。另一方面,財務管理人員財務風險意識淡薄,片面地認為管好用好現有的資金就不會有財務風險,實則不然,財務風險多潛存于投資、擔保、經濟合同等經濟活動中。另外,出版社的成本管控不到位,財務報表數據準確度不夠,使得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和規范化難以保證,影響了出版社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4.財務管理信息不對稱。數字化時代,多數出版社建立了集編校、出版和發行于一體的數字化信息系統,出于安全、保密等因素的考慮,該系統未將財務部門納入其中,導致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信息不對稱、不同步,財務部門不能共享業務部門的數據,導致財務信息管理不全面。出版社的數字化信息系統與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也不能實現有效對接,這既不利于財務部門及時、全面、有效地進行財務分析、財務預警,也不利于業務資金的及時回收和安全流轉。5.財務監管考核不力。財務監管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財務工作中出現違法亂紀現象,有利于實現財務的公正化。出版社雖然形式上建立了一些財務監督制度,但實行的卻是“社長一支筆”審批制度,以至于財務人員怕得罪領導或影響單位內部的利益沒有將財務監管工作落實到實處,只停留在了形式上和制度上,僅是進行財務賬目核對、審核等簡單工作,既沒有參與業務活動的全過程,也沒有進行全方位的監管,造成了財務工作中的違規甚至是違法現象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版社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出版社轉企改制后財務管理的完善對策
1.合理選擇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開展財務活動希望實現的結果,因此出版企業必須根據本企業的行業特點及自身的實際情況設定財務管理目標,并以此為方向優化出版企業的各種財務行為,實現良性循環。從長遠來看,出版企業應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而不是單純的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亦或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以民族文化出版社為例,應將出版社的社會責任和義務與財務管理的市場經營理論有機結合以確定財務管理目標,既要擔負起文化出版企業所應擔負的社會責任,又要確保企業利潤最大化,如此才能實現出版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加強資金管理,優化資源配置。資金管理包括資金的籌集、安排使用和管理。第一,拓寬籌資渠道,加強籌資管理,優化資本結構。一方面,出版企業要客觀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科學地籌集資本。另一方面,出版企業可以通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方式籌集更多的資金。需要注意的是股權融資是讓渡企業的所有權,因此在籌資時要注意稀釋投資者對企業的控制權;債權融資是對債權人支付利息取得資本在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雖然報酬高但會加大企業的風險;針對這兩種籌資方式在資本結構上的不同,在籌資時要合理地選擇籌資方式,以免影響出版企業的資本結構。第二,建立和完善資金預算管理體系,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資金。一方面要建立多層多級預算管理體制,科學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資金;另一方面要加強現金流的管理,管理和防范資金風險,全面衡量資金預算指標值。如此才能有效地監管資金的支出、回收、借貸以及籌集等全過程,確保企業的資金支付和回收能力,減少企業的資金風險。第三,加強資金安全防范和管理。這包括嚴格管理資金支付的授權,加強資金管理崗位的內部監管,加強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配合,時時檢查資金收支業務等。3.完善財務制度,加強風險管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出版企業的財務管理還需要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約束,不斷規范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保障財務狀況的良好運轉。因此出版企業要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大框架下,結合出版行業的特點制定和完善本單位的規章制度,保證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具體措施如下:首先,要梳理編校、出版和發行工作中與財務有關的制度、規范和流程,完善制度體系,健全企業內部監管體系,規范工作行為;其次,通過監督考核狠抓制度落實工作,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嚴格做到有法必依,以“硬性約束”推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4.加強部門之間信息資源共享。信息不對稱的解決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出版企業應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囊括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業務部門數字化信息系統和財務部門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有效對接。出版社的整個業務流程中的各項數據要匯總成信息流,匯入財務數據庫,從而及時反映各業務環節財務狀況的變化情況,提高財務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各業務部門可以通過數據庫獲取自己所需的數據,了解本部門業務的經營情況,最終確保企業目標的實現。在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的基礎上,還要逐步建立起貫穿選題策劃、編校、出版與發行各業務環節的目標管理責任制,讓財務人員滲透到出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全方位的核算和監督管理制度,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控制職能。5.完善績效管理體制,加強財務監管??冃Ч芾眢w制的制定主要是通過科學合理地設定組織目標、部門目標以及個人目標為員工指明發展方向。首先,要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制定績效計劃;其次,要根據不同崗位設定不同的績效考核項目,在績效考核結束后,及時向各部門、各員工反饋考核結果,讓他們在分析結果的同時找出問題和不足并加以改進;最后,制定各部門、各員工的改進方案,促進工作績效的提高和業務技能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組織目標、部門目標以及個人目標設定時要保證一致性,讓組織績效、個人績效得到同步提升,因此在整個績效考核的過程中要多與被考核對象溝通,通過相應的激勵和懲處舉措引導他們實現更好的發展。
總而言之,轉企改制后,各出版企業必須認清財務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且重要的系統工程。隨著出版行業商業化運作的加深,出版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應克服新環境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擺脫舊體制的沉疴,讓轉制后的出版企業盡快步入經營正軌。
參考文獻:
[1]陳建民:《A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轉企改制后財務管理研究》,云南大學2014年學位論文。
[2]蘇淑敏:《出版社轉企改制后財務管理初探》,《中國農業會計》2013年第3期。
[3]冷斌,李慧:《后改制時代高校出版社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財會學習》2017年第23期。
作者:蔣三梅 單位:長江少年兒童出版
- 上一篇:電力行業財務管理研究
- 下一篇:邊防部隊財務管理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