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方法探索

時間:2022-04-17 09:08:32

導語: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方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方法探索

摘要:造價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識別造價風險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才能降低施工企業的建設成本,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本文首先指出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然后分析了造價風險的形成原因和控制原則,最后闡述了造價風險的管理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程造價;風險管理;形成原因;控制原則

工程造價指的是完成一項工程,在土地市場、設備、技術、人力等方面形成的建筑安裝總費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穩健發展,建筑行業面臨良好的市場環境,體現在建筑項目數量增多、規模擴大。施工期間,如何控制造價風險、降低施工成本,成為管理人員的關注重點。以下結合實踐,探討了工程造價風險的管理方法。

1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

1.1減少意外損失。工程項目具有規模大、周期長、投資高的特點,在各個施工階段均存在造價風險,因此風險管理要貫穿在整個建設生命周期。實踐表明,加強風險管理是采用最低的費用成本,來轉移潛在性的經濟損失;或者是利用精確預算、自?;?,來降低建設成本,提高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1.2避免盲目投資。針對盲目投資、投資膨脹等問題,通過風險管理可以改善社會經濟上的通貨膨脹問題。對于施工企業而言,追求的是施工項目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施工中容易出現爭投資、搶工期、比速度等現象,由于項目投資膨脹,不僅提高了工程造價水平,還導致安全事故頻發,加強風險管理勢在必行[1]。1.3科學管理決策。施工企業管理決策是否科學可行,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高低,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提出管理決策,才能更好地運用工程資金、制定施工方案。因此,風險管理能幫助管理者做出科學決策,保證項目決策的專業化、具體化,為現場施工作業提供支持和保障。

2工程造價風險的形成原因和控制原則

2.1形成原因。(1)客觀因素:①宏觀經濟。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宏觀經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企業的生存,尤其是對材料、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比較明顯。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長,隨著材料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可能導致費用增高。②產業政策。在經濟體制變革的大背景下,國家針對建筑行業的方針政策也在不斷變化,隨著工程技術要求的提高,造價也在相應提高[2]。③匯率變化。在高規格、高標準的工程項目中,使用的材料和原料需要從國外進口,此時就涉及匯率問題,因匯率變化可能帶來造價風險。(2)主觀因素:①設計方案不合理。由于設計人員沒有進行現場勘查,對地形、地貌、水文等條件的掌握不全面,在設計時就會具有盲目性,可能造成材料浪費,提高了工程造價。②施工圖紙變更。施工圖紙是施工作業的依據,如果現場出現意外情況,如不良地質、水位升高等,就必須對設計圖紙進行修改。如此一來,不僅影響施工進度,還會因窩工、返工導致造價提高。③在施工上:a.施工組織設計不當,對人力、機械、材料的配置不合理,會降低施工效率。b.不滿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部分項目建設一味趕工期,忽視了安全防護、文明管理等內容,提高了意外事故的發生風險。(3)不可抗力因素:工程項目多在室外,屬于露天作業,因此受氣候、天氣的影響明顯。施工中的不可抗力因素:①暴雨、颶風等惡劣天氣;②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③火災、戰爭等人為災害。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工程項目會承受巨大損失,在修復的過程中就會增加造價成本。2.2控制原則面對工程造價風險,遵循規避、分離、轉移、控制的原則,具體要求如下:①組織上:施工企業要具有高信譽,具備良好的服務態度,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行業規范開展施工作業。承包商要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豐富的施工經驗,確保人力、材料、設備合理配置,能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②技術上:施工技術和進度、質量、造價密切相關,根據現場環境和建設要求,采用新型工藝技術,能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盡量降低施工成本[3]。③管理上:要構建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管理團隊,將管理工作落實到施工細節,并且通過進修、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3針對工程造價風險的管理方法

3.1建立風險管理機構。工程造價風險貫穿施工全程,除了現場施工以外,還涉及勘察、設計、材料供應等環節,要想有序開展管理工作,首先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構。具體來說,機構成員由施工方、建設方、監理方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組成,明確崗位職責,提出管理流程,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保證信息及時有效溝通。此外要制定風險管理計劃,結合以往經驗識別造價風險因素,提出預防緩解計劃和應急處理方案,一方面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另一方面當風險來臨時,能減小損失和危害。3.2完善風險評估體系。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能為風險控制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結合工程造價風險的特點,常用的評估方法如下[4]:①概率分析法,分析不同條件下概率的變化,判斷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計算風險發生后的方差值、數學期望值。②蒙特卡羅模擬法,通過隨機統計和實驗,利用數學模型表示風險后果,計算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得到獨立值或完全相對值。③模糊層次分析法,是對模糊評判法、層次分析法的有機結合,首先制定評價目標,然后建立造價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最后針對風險要素開展綜合評價。3.3提高索賠意識。隨著工程承包制度的實施,承包商承接工程時具有一定難度,面對索賠時不僅會損害業主的利益,也會影響兩者的合作關系,因此索賠意識薄弱。結合實際施工情況,造價人員的經驗不足,對于索賠證據的收集不完善,因此索賠工作的開展效果差,甚至是索賠失敗。對此,承包商應該提高索賠意識,在施工過程中,因設計變更、圖紙變化、惡劣自然條件等影響,造成工期延誤、成本增加,此時承包商應該以合同為依據,收集整理資料證據,采用索賠技巧,來降低造價風險。3.4全生命周期管理?;诠こ探ㄔO的全生命周期,造價風險管理措施如下:①決策階段,施工企業要分析自身實力、經營現狀、技術管理水平,然后決定是否參與投標;并且全面分析招標文件,看是否存在合同風險、不利條款。②招投標階段,掌握招標文件的實質內容,明確評標流程和方法,研究圖紙并現場勘查,由施工企業解答投標方的疑問。③合同簽訂階段,研究合同條款是否科學合理,明確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避免出現歧義、含混不清的現象。④現場施工階段,從工程質量、驗收、索賠、支付款等方面入手,對于風險防控的重點,形成完善的施工資料,作為風險管理的依據[5]。⑤竣工結算階段,收集結算資料,及時向業主提交結算報告,促使結算審核工作順利進行。

4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工程造價風險管理,能減少意外損失、避免盲目投資、科學管理決策。分析可知,造價風險的形成主要包括客觀因素、主觀因素、不可抗力因素,只有建立風險管理機構、完善風險評估體系、提高索賠意識、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提高造價風險管理水平,促進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陳曉陽.施工階段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J].裝飾裝修天地,2017(24):200.

[2]王珂.關于施工單位工程造價的風險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6(34):237~238,239.

[3]何瀅.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J].建設監理,2017(8):57~58,75.

[4]牛曉青.施工階段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J].建筑經濟,2015(6):60~62.

[5]石彥.公路工程造價全風險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8):1086.

作者:許長輝 單位:中國建筑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