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匯率變動風險管理措施
時間:2022-04-22 09:53:37
導語:外貿企業匯率變動風險管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對外貿易賴以生存的固定匯率制度退出了歷史舞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開始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外貿企業不得不面對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防范和利用匯率變動風險成為各外貿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本文就外貿企業面對的匯率變動風險進行分析,針對目前外貿企業匯率變動風險防范的手段以及帶來的問題進行了探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外貿企業;匯率變動;遠期外匯;外匯期貨
2020年4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受疫情的影響,世界經濟2020年預計將下降3.0%。據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2020年-2022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降幅將達到30%-40%。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下滑將增加匯率變動的頻率和幅度,直接影響外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與其他許多國家特別是西歐國家相比,中國經濟整體局勢保持穩定。但我們依然要清晰地認識到國際經濟局勢的嚴峻性,在強化自身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積極探索對外貿易活動中有效規避匯率變動風險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外貿企業在經濟下滑的大環境中應對匯率變動風險的能力,確保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
一、匯率變動給外貿企業帶來的風險分析
1.匯率變動給外貿企業帶來業務盈虧風險增加目前,人民幣還不是可以自由兌換的世界貨幣,我國的外貿企業在簽訂外貿合同時多數以美元等世界貨幣來給商品進行標價。外貿合同從簽訂到回款一般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這段時間內本幣相對于計價貨幣的匯率變動直接影響到外貿企業的盈利水平。以出口業務為例:外貿企業與交易對手簽訂100萬美元的出口合同,合同簽訂時匯率為1美元兌換6.4555元人民幣(意味著100萬美元可以兌換645.55萬元人民幣),如果進行貿易結算時美元升值到1美元兌換6.5555元人民幣(意味著結算時100萬美元可以兌換655.55萬人民幣),也就是說由于匯率變動(美元升值)給出口企業帶來10萬元人民幣的額外盈利,企業的最終利潤就會比預期增加10萬元人民幣。相反如果美元貶值,匯率變動就會帶來額外的虧損,影響企業的盈利水平。我們發現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對于外貿企業來講是一種風險與機遇共存的狀態,而不是一種傳統意義上單純的風險。外貿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風險管理的手段來規避匯率變動所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匯率變動趨勢的精準預測利用匯率變動來獲利。2.匯率變動給外貿企業帶來市場容量變動風險增加按照市場需求定理,一般情況下市場需求量隨著商品的價格上升而減少,隨著商品價格的下降而增加。匯率變動直接影響商品的價格,進而影響商品需求量。以本國貨幣升值為例:本國貨幣升值,意味著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增強,在商品國際市場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降低了以進口為主的外貿企業的采購成本,進而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銷售價格。降低銷售價格有利于擴大產品市場容量,產品的市場需求彈性越大,這種降價所帶來的市場容量增加得就越多。在我國,像造紙類企業(原材料紙漿依賴進口)、鋼鐵生產企業(原材料鐵礦石依賴進口)、航空公司(大型運輸飛機多數為進口)等都是受益于本幣升值的。然而,本幣的升值,造成用外幣表示的價格上升,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下降,降低出口商品的市場容量。對于出口型外貿企業而言,出口數量會隨著本幣的升值而減少。所以本幣升值會抑制出口增加進口。我國是世界貿易大國,按照2021年1月14日我國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2020年全年我國出口量為25906.46億美元(以離岸價計算),進口量為20556.12億美元(以到岸價計算),對外貿易略有順差。匯率變動會對外貿企業的市場容量產生影響甚至改變目前的貿易狀況。3.匯率變動帶來外貿企業估值變動風險企業的估值一般采用凈現值法,對于上市企業還會采用市盈率法、市凈率法、市銷率法等。而這些估值方法都取決于企業的盈利水平或市場情況。對于外貿企業而言,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與銷售額。眾所周知,外貿企業是國際貿易活動的經營主體,更是承擔匯率變動風險的主體,而外匯匯率的變動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影響。對于出口型外貿企業,本幣相對于國際貨幣的升值,一方面會造成出口數量的下降,同時還會因為本幣升值造成相同數量的計價貨幣所能兌換的本幣減少。在雙重力量的影響下,外貿企業的經營利潤會相應減少,企業未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減少,以凈現值法計算的企業估值降低。同時由于企業利潤的減少,用市盈率法計算的企業估值同樣也會降低。相反,對于進口為主的外貿企業,會充分享受本國貨幣升值帶來的福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加,用凈現值法計算的企業估值增加。利潤和銷售數量的增加,會使用市盈率法、市銷率法計算的估值增加。對于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貿公司,不但要受這種雙重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股民利潤預期的影響,更進一步推動了股價的波動。
二、目前外貿企業防范匯率變動風險常用的手段和措施
外貿企業的規模不同、業務范圍不同,采用的防范匯率變動風險的手段和措施也有所不同。但常用的手段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通過縮短結匯期限規避匯率變動的風險結匯時間的長短與匯率變動風險的大小成正比,結匯時間越長,企業面臨匯率變動風險越大,外貿企業可以通過縮短結匯時間的方式降低匯率變動風險。匯付、托收、信用證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三種結算方式,這三種結算方式除了面臨的信用風險不同以外,結匯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一般認為匯付是純粹的商業信用,并且銀行不處理單據,對于外貿企業而言面臨的信用風險很大,但其好處在于結匯的時間最短,可以很好地規避匯率變動風險。如果外貿合同雙方在充分信任的前提下,采用匯付是最合適的。信用證對于外貿合同雙方是相對最安全的收匯方式,可以很好地規避信用風險,出口企業可以在發貨以后,向銀行進行交單議付,實現結匯。外貿企業習慣在防范信用風險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能縮短結匯時間的方式以減小匯率變動風險。縮短結匯期限是非常有效的防范匯率變動風險的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外貿企業只能盡量地縮短結匯時間,但不能完全沒有結匯的時間差,所以只能盡量規避而不能完全避免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2.通過匯率變動趨勢預測的方式防范匯率變動風險小型外貿企業由于規模的限制往往不會通過完善的金融市場來規避匯率變動風險,更多的是根據企業經營經驗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規避匯率變動的風險(可以說是風險自擔的一種方式)。最常用的就是通過對計價貨幣的選擇和商品價格的靈活確定兩種方式。對于計價貨幣的選擇,需要外貿企業經營者對國際匯率變動趨勢有精準的把握。目前,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貨幣,在簽訂國際貿易合同時一般不會采用,而是采用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自由兌換貨幣來計價,國際金融市場比較完善的情況下,選擇任何一種自由兌換貨幣都是可行的。自由兌換貨幣之間的比價也是處在不同的變化之中的,外貿企業會根據對匯率變動趨勢的判斷,進口選擇相對貶值的貨幣對商品進行計價,出口選擇相對升值的貨幣對商品進行計價。一些外貿企業在簽訂外貿合同時,習慣性地采用美元對商品進行計價,但會根據美元相對于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對合同標的物的價格作出調整。預計美元相對于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出口商品在定價時適當降低價格,進口商品適當提高價格。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無論是采用付匯使用軟幣、收匯使用硬幣的方法,還是通過對匯率變化趨勢的預期修改商品價格的方法都需要對外匯市場常用貨幣的未來變化趨勢有準確的判斷,這對于外貿企業而言有時候很困難。3.通過金融市場的金融衍生商品來規避匯率變動的風險對于大型外貿企業,往往通過在完善的金融市場中尋找相匹配的衍生產品的方式來規避匯率變動的風險,常用的金融衍生產品有以下幾類:(1)遠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是指在外匯市場上進行遠期外匯買賣的一種交易行為,是相對于即期外匯交易而言的。外貿企業通過選擇與外貿合同相反的外匯流向來規避匯率變動的風險。外貿企業通常以經營即期外匯交易的外匯銀行與外匯經紀人為交易對手,簽訂與外貿合同中商品的結算貨幣幣種相同、期限相同、數量相同、貨幣流向相反的外匯買賣合同,等合同到期時進行交割。利用外匯現貨交易與遠期交易的相關性,實現外貿合同中外匯盈虧與遠期交易合同的外匯盈虧相互抵消,進而實現規避匯率變動風險的目的。遠期外匯交易的特點在于,遠期外匯交易合約中的幣種、期限、數量,買賣方向是可以根據外貿企業的需要量身定制的,可以實現最大限度的匹配,盡可能地規避匯率變動風險。(2)外匯期貨外匯期貨交易是在集中形式的期貨交易所內,交易雙方公開叫價,買進某種非本國貨幣或賣出某種非本國貨幣,并簽訂一個在未來的某一日期根據協議價格交割標準數量外匯的合約。相對于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合約有固定的交易場所、標準化的交易單位、期限等,所以外貿企業只能在交易市場上找到盡可能匹配的合約,但很難實現完全匹配。(3)外匯期權交易外匯期權交易指外匯期權合約的購買方在支付一定的期權費以后,所獲得的在未來約定日期或一定時間內,按照規定匯率買進或者賣出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選擇權。外貿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外匯期權合約。相對于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而言,外匯期權合約的買賣雙方權利是不對等的,外匯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期權費以后只享受交割的權利,不承擔必須交割的義務。外貿企業往往通過在外匯期權市場支付期權費的方式,鎖定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而不放棄匯率變動所帶來的收益。一些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的外貿企業也會成為外匯期權交易的賣方,往往希望通過期權費收入平滑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通過金融市場的外匯衍生產品規避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是絕大多數大型外貿企業的選擇。利用外匯遠期與即期的變動趨勢的一致性,通過一個市場的盈利來彌補在另一個市場的虧損。利用金融市場規避外匯市場的風險,需要企業有專門的、熟悉外匯市場的人才,同時控制風險頭寸,這是許多中小型外貿企業所不具備的。
三、外貿企業匯率變動風險防范的建議
1.樹立匯率變動風險防范意識一方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塑造企業文化就是塑造一個企業的靈魂。對于外貿企業而言,匯率變動風險防范不是某一個員工、某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關系到每個員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企業必須將匯率變動風險防范塑造成企業的靈魂。企業可以通過培訓、講座、案例分享等方式,讓每一個員工都參與進來,都掌握匯率變動風險防范的基礎知識,樹立防范匯率變動風險的意識,并將所學的知識融入到工作過程之中,確保匯率變動風險防范制度的順利執行。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獎懲機制。對于在外貿業務中能根據業務特點做好匯率變動風險防范的部門和個人適時給予獎勵,并做好宣傳工作。對于沒有做好匯率變動風險防范的部門和個人進行批評教育,對于由此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的部門和個人進行嚴肅處理。以此促進外貿企業內部匯率變動風險防范意識的形成。2.合理配置企業人才管理隊伍匯率變動風險管理人才隊伍是企業構建匯率風險防控管理體系的基石。因此,企業需要從根本上意識到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外貿工作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要求外貿業務人員具有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國際金融等多方面的知識。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需要注重人員的綜合素質,側重其學習的能力。在平時的培訓過程中,加強對于員工匯率變動風險防范知識的培訓與相關案例的分享。大型外貿企業應該建立匯率變動風險防控部門,建立相應的匯率風險防控機制,注重匯率變動風險防控的高水平人才引進與培養。3.提高外貿業務結算過程中人民幣的比重匯率變動會給外貿企業帶來風險,但是如果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就可以完全避免這種風險。2009年啟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其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得到鞏固。200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后與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等38個國家央行或地區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與這些國家或地區進行貿易時,可以直接和對方協商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可以完全規避匯率變動的風險。
四、結語
隨著世界范圍內疫情的持續,經濟與貿易存在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也會更為嚴峻,外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同時,更需要防范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外貿企業需要根據規模以及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規避匯率變動風險的方法。金融市場有多種多樣的金融衍生工具,外貿企業需要合理選擇適合的工具,避免過于復雜和與外貿企業本身外幣種類、流向或時間跨度不匹配的工具。
參考文獻:
[1]樓奕鋒.新時期外貿企業財務管理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2):41-42.
[2]沈靜.如何應用衍生工具規避企業外幣負債風險[J].時代金融,2020(35):66-68.
[3]周燁.外匯風險的識別與規避策略[J].財經界,2020(33):25-26.
[4]李嘉輝,黃超.進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方法分析[J].中外企業文化,2020(10):21-22.
[5]孫亞杰,閆明,方瑜仁.量身定制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評價標準[J].中國外匯,2020(18):26-27
[6]趙東旭.人民幣國際化的回顧與探索[J].中國市場,2021(04):1-3.
作者:李穎 單位: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圖書出版企業營銷風險管理方法
- 下一篇:證券法域外管轄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