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效果

時間:2022-11-19 09:52:10

導語:護理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實踐中運用護理風險管理的具體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選取射陽縣人民醫院采用手術室常規護理的550例患者為對照組,選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射陽縣人民醫院行護理風險管理550例患者為觀察組。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實施風險管理后,手術室管理評分為23.38±1.50分、服務規范評分為23.48±1.43分、儀器設備管理評分為22.43±1.04分、消毒隔離評分為23.47±1.03分、急救藥械評分為24.83±0.87分、護理文書評分為24.17±0.75分、護理安全評分為23.87±0.69分,高于管理前的手術室管理評分22.03±1.96分、服務規范評分22.17±1.75分、儀器設備管理評分21.22±1.58分、消毒隔離評分22.22±1.28分、急救藥械評分23.80±1.45分、護理文書評分23.10±1.39分、護理安全評分22.40±1.22分(P<0.05);觀察組手術準備正確率為98.73%、護理滿意度為99.64%,高于對照組的手術準備正確率96.00%、護理滿意度97.82%(P<0.05);觀察組護理缺陷為0.73%、護理投訴為0.18%,低于對照組的護理缺陷2.55%、護理投訴1.45%(P<0.05)。結論護理風險管理對于手術室護理而言,可顯著提升手術室護理質量。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

手術室是醫院進行復雜性有創治療的專用空間,手術是多學科、多部門醫務工作者協同工作的領域[1],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會直接間接影響手術質量及患者生命健康[2],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力度,以盡可能的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確保手術安全性,護理風險管理是通過針對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進而達到降低護理工作風險的目的,是護理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護理質量的重要標志。本研究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手術室,取得較好效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6月—2020年6月射陽縣人民醫院手術室常規護理患者55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82例,女268例;年齡15~89歲,平均年齡為45.39±20.08歲;手術類型為急診79例,擇期471例;接受教育時間0~18年,平均10.44±3.56年。選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手術室開展護理風險管理的550例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287例,女263例;年齡14~91歲,平均年齡為45.46±19.76歲;手術類型為急診85例,擇期465例;接受教育時間0~17年,平均10.22±3.71年。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手術室護理人員22名,年齡21~55歲,平均年齡33.62±6.71歲;工作年限3~33年,平均年限11.97±6.80年。

1.2護理風險管理護理方法

(1)加大手術室風險管理制度建設與執行力度:建立手術室安全核查、手術物品清點、手術患者交接、術前訪視、手術室輸血安全等管理制度,確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實的全面性。嚴格執行護理工作核心制度,規范各項護理工作流程,落實規范化訪視制度,核對患者各項臨床病歷資料,確認患者身份信息和手術部位標識等基礎內容正確。(2)提升手術室護士技能水平:在外科手術醫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進程中,護理人員整體素質也應有大幅度提升,對手術室護理危險因素防控的重點在于提升護理人員整體素質。擇優選派護理骨干到上級醫院完成不低于3個月的進修學習,每年安排護理人員參加省級、國家級學術交流會議,有計劃培養手術室??谱o士,成立手術室護理??菩〗M,??平M長牽頭負責本??祁I域的新技術、新知識的培訓學習,不斷提升手術室護理專業內涵;科室每月制定落實分層級培訓計劃,內容涵蓋??评碚摗嵺`操作、器械管理,設備維護保養、藥品知識、安全知識、工作流程、應急預案等,每月組織科內閉卷理論考試與臨床實踐技能考核,將考核成績與護士評優、能級晉升掛鉤,多措并舉提高護士業務水平。(3)加強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進行安全教育,學習護理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制定手術室各種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置流程,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開展應急演練;鼓勵護士主動上報護理不良事件,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近3個月內要對此事件重點跟蹤督查,保障安全措施落實到位;每月召開手術室護理安全會議,通報討論當月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隱患,鼓勵護理人員參與發言,強調人人都是科室安全管理員,不斷增強護士的風險管理意識。(4)優化手術器械設備的配置與維護:醫療器械是手術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直接與患者接觸的中介,為減少手術護理事故,必須優化醫療器械配置,為滿足手術需要應配齊相應儀器設備,由專責人員定期檢修保養,確保其處于待用狀態;制定各類儀器的操作流程與常見故障排除方法,并配置簡易操作流程圖和使用保養手冊,由責任人、護士長定期檢查;每周由??平M長輪流負責示范培訓儀器的操作方法;制定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制度,遇到使用中設備故障,護士掌握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法,并及時聯系專責工程師維修,對特殊器械與設備的故障與報修,科室內部、外科醫生之間需做好信息溝通。(5)合理優化護理人員配置:在確保護理安全的基礎上,給予合適的人員配置,高低年資搭配,注意護士工作能力與手術級別相匹配,確保勝任相應的手術配合要求,保障手術順利安全完成;在排班時要讓護理人員能夠勞逸結合,避免疲勞作戰;科室制定緊急狀態下人力資源調配預案,在應對突發事件時能及時將人員調配到位。(6)完善圍手術期風險管理措施:①術前風險管理。新開展手術及特殊重大手術進行術前訪視,了解病情、體內有無植入物,術前準備情況,到患者床邊宣教術前及術中配合事項,做好心理護理;與手術醫生了解手術特殊需求;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評估,對手術壓力性損傷、深靜脈血栓等手術相關風險進行評估并做好訪視記錄。②術中風險管理。根據手術類型準備手術用品,包括器械和藥物,檢查其性能、規格、效期;幫助患者選擇舒適體位,避免肢體過度牽拉而導致肌肉和神經的損傷,對體位所屬工具設施保證完好性,固定松緊適當,受壓部位可預防性使用泡沫敷貼,避免由于壓力而產生損傷;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采取合適的保暖措施,預防手術低體溫的發生;手術過程中注意病情觀察,關注非全麻患者主訴,對全身麻醉患者注意眼角膜保護,準確記錄出入量等;巡回護士要監督手術臺上人員的無菌操作,防止因醫務人員的違規操作導致院內感染發生;嚴格執行手術物品清點制度;在整個手術配合過程中,護士必須做到在崗在位在狀態,隨時做好術中意外情況的搶救配合,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③術后風險管理。手術完成后配合麻醉醫生做好復蘇,落實安全固定措施,防止患者意外拔管、墜床、導管意外滑脫等;患者出手術間前,再次測量生命體征,確認患者實際手術方式、患者去向等信息,與復蘇室護士、病房護士做好全面的交接;與手術醫生再次確認手術標本信息,正確固定標本并登記簽字,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送到病理科。(7)完善質控機制:強化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監督,建立科內質控小組、科護士長、護理部三級護理質控管理網絡,定期督查、及時反饋、落實整改,重點跟蹤回查,運用PDCA循環法達到質量持續改進,保障護理安全。

1.3觀察指標

(1)手術室護理質量:應用本院護理部護理質量考核指標,包括手術室管理、服務規范、儀器設備、消毒隔離、急救藥械、護理文書、護理安全等,每項0~25分,分數越高質量越好。(2)護理效果:包括手術準備正確率、護理缺陷、護理投訴、護理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管理前后均數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百分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人員手術室護理質量比較管理后手術室管理評分、服務規范評分、儀器設備管理評分、消毒隔離評分、急救藥械評分、護理文書評分、護理安全評分均高于管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手術準備正確率、護理滿意度等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準備正確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缺陷、護理投訴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通過對各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后得出,手術室護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護理安全隱患:(1)護理人員因素:近年來考核制度不斷完善、醫護人員培訓制度不斷發展的情形下,雖然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得到有效提高[3],但仍有小部分人員專業水平、操作技能達不到要求[4],導致其無法在手術時給予患者全面護理,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5],部分護理人員對于護理不當造成的不良事件的法律后果缺乏清晰的認知,使其在進行相關護理操作時自律性低[6],嚴重影響了患者手術安全性。(2)醫院管理制度因素:護理工作要求規范嚴謹,大多流程是有章可循的,但隨著醫療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傳統的手術室管理規章和管理制度開始不能適應臨床護理要求[7],陳舊不合理的制度極易給護理工作的進行造成障礙,增加患者護理風險[8]。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是護理安全,通過對護理工作過程中的缺陷及安全隱患進行不斷排查,積極采取相關舉措不斷完善手術室安全管理工作,使其具有操作性與合理性[8-9],護理風險管理是保證護理安全,規避護患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的重要途徑之一[10-11]。觀察組實施下列風險管理:加大風險管理制度建設與執行力度、提升手術室護士技能水平、加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和服務意識、優化手術器械的配置與維護、合理優化護理人員配置、完善圍手術期風險管理措施、完善質控機制,結果顯示管理后手術室管理評分為23.38±1.50分、服務規范評分為23.48±1.43分、儀器設備管理評分為22.43±1.04分、消毒隔離評分為23.47±1.03分、急救藥械評分為24.83±0.87分、護理文書評分為24.17±0.75分、護理安全評分為23.87±0.69分,高于管理前的手術室管理評分22.03±1.96分、服務規范評分22.17±1.75分、儀器設備管理評分21.22±1.58分、消毒隔離評分22.22±1.28分、急救藥械評分23.80±1.45分、護理文書評分23.10±1.39分、護理安全評分22.40±1.22分(P<0.05);同時觀察組手術準備正確、護理滿意高于對照組,而護理缺陷及投訴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是多種因素導致的,針對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對護理風險護理措施進行改進,能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滿意度,降低護理缺陷及投訴。

4參考文獻

[1]紀翠.強化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6):37-38.

[2]龍娟,吳紹芳.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2):86-88.

[3]金燕,吳燕燕.流程風險評估在手術室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9,4(5):157-158.

[4]王依娜.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浙江醫學,2019,42(12):1337-1340.

[5]黃米娜.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8):2298-2300.

[6]徐培英.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對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5):109-111.

[7]王敏,吳靜,趙艷春.手術室風險管理在腔鏡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0):112-114.

[8]張蓮芳.手術室風險管理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4):501-504.

[9]ParkerSarahHenrickson,YuleStevenJ,ArriagaAlexanderF,etal.Surgeons'leadershipstylesandteambehaviorintheoperatingroom[J].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2016,222(1):41-51.

[10]趙紅梅.精細化流程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護理工作效率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0):1740-1743.

[11]劉永寧,王一曉.質量控制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30(9):84-85.

作者:尤麗麗